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海波 《青年记者》2007,(22):132-134
杨刚(1905~1957),学名杨季徽,杨缤,笔名杨刚,中国现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在中国革命的洪流中,才华横溢的她被誉为"浩烈之徒"和"金箭女神"。从早年参加学生运动起,杨刚做过作家、记者、评论家、驻外记者、国际  相似文献   

2.
<正>茅盾,本名是叫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人,为了革命需要曾用过蒲牢、沈余、方璧、东方未明、刑风、郎损、刑天、微明、玄珠、止敬等笔名,但蒲牢与茅盾是最常用的笔名,是中国近现代的革命文学艺术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更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作家、社会活动家与文化活动家。  相似文献   

3.
裕德龄是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是慈禧太后的御用翻译,也是光绪的英文老师,她以"德龄公主"的笔名用英文向西方世界讲述了真实的中国和宫廷。本文将对这位传奇女子的传奇经历和历史贡献作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4.
汤力  闵小梅 《兰台世界》2014,(12):127-128
裕德龄是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是慈禧太后的御用翻译,也是光绪的英文老师,她以"德龄公主"的笔名用英文向西方世界讲述了真实的中国和宫廷。本文将对这位传奇女子的传奇经历和历史贡献作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丁玲是20世纪中国文坛最有才气的女作家之一,她早期追求个性人生,最终成为了一位革命作家。丁玲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她这一辈子有四段难忘的情感经历。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国妇女运动发展史,而近代史上的妇女报刊宣传活动,为妇女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呐喊和推动的作用。中国第一位女新闻工作者、第一张妇女报刊、第一次妇女办报刊高潮,都产生在近代中国。回眸史海,她们的女子豪气令人钦佩,她们的献身精神和优良办报传统,是值得当今的妇女报刊和我们广大女新闻工作者学习和借鉴的。我国第一位女新闻工作者中国近代妇女报刊发端于戊戌维新运动。我国第一位女新闻工作者是裘毓芳。她开我国妇女办报活动之先声,其历史功绩不可抹煞。裘毓芳,字梅侣,笔名梅侣女史,江苏无锡人。她是戊戌时期著名的才女之一,精通文史,兼懂英文,  相似文献   

7.
谈谈笔名     
当前,文献责任者的表达方式比较复杂,单就笔名而言,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顾名思义,笔名是作家写作时所使用的名字。现代作家都较多地使用笔名,有的笔名较其原来姓名更为读者所熟悉。各种笔名大都隐喻或寓以某种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闻事业在中国,有1200年左右的历史。其中,前1100多年,是男人们的天下。妇女无由问津。直到上一个世纪末页,才陆续有妇女参加。由于封建礼教和旧的思想意识的束缚,开始一段时期,参加的妇女很少,后来逐渐增多。从戊戍维新时期至五四运动前夕,全国大约先后创办过40多家妇女报刊,涌现了100名左右的妇女新闻工作者。数量虽然不多,却是我国妇女新闻事业史的重要一页。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新闻工作者是裘毓芳。她的生卒年和后半生的经历已不可考,只知道她笔名梅侣(有时署梅侣女史),是江苏无锡人。青年时代就有才女之称。1887年曾用白话演绎《格致启蒙》一书,印刷成册,分赠读者,受到社会上的称赞。她的最早的办报活动,是协助她的叔父裘廷梁主持《无锡白话  相似文献   

9.
荆州日报社晚报新闻编辑室编辑王芸,是在记者这一身份下逐渐成长、成熟起来的一位青年作家。记者与作家的双重“位格”在她身上合而为一,构成一对互动因子,共同丰富了她的人生积淀、她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0.
蒋经韬 《新闻前哨》2004,(11):78-78
荆州日报社晚报新闻编辑室编辑王芸,是在记者这一身份下逐渐成长、成熟起来的一位青年作家。记者与作家在她身上合二为一,构成一对互动因子,丰富了她的人生积淀。  相似文献   

11.
丽尼(1909~1968),原名郭安仁,湖北孝感人。有些读者"望文生义",误以为丽尼是位女性。其实他是男性。"他幼年经常和一个外国女孩一起玩耍,感情很深,不幸她早年夭折,他就以她名字的译音做了自己的笔名,这就是‘丽尼'。"  相似文献   

12.
酝酿出来的东西总是芳香的。在脑子里过滤之后,一个个音符汇成键盘的奏鸣化作屏幕上的文字,于是,她新创作的中篇小说在向后不断延伸……写着写着,竟写不下去了,她很困惑,虽心静如水,却不知如何摆脱这个困境。她请教两位先生,一是鲁院时的同学,一是同行。他们拜读有关章节后感言:少有的大气之作,以散文手法写小说很有优势。她来电说已是柳暗花明,知道该如何往下走了,并问我那二位说的是否有道理。我说当下真正的作家已不多,原因是造作,无病呻吟。她连连慨叹:说得太对了。这是新世纪第一个冬天来临时她的状态。她,就是军中作家烈娃。  相似文献   

13.
(一) 新闻发布会之后,记者们相互介绍:这是著名记者某某,这老兄便是大手笔某某,等等。知道知道,久闻大名——绝无瞎捧之意,确实在报上、广播里经常看到和听到他们的名子。然而,面前这一位,介绍人称“中央台的杨青”的女士,我却不曾读到或听到过她的名子。看介绍人对她极其敬重的神情,可以认为老杨是被列入“著名”之列了,但我翻遍了脑袋的所有角落,终无法调出关于“本台记者杨青”的声音记忆。也许她习惯用笔名吧——不少  相似文献   

14.
钦鸿 《出版史料》2005,(4):76-77
早就想写写诗人叶平林,原因有二。一是胡风对他的笔名有误解,二是多年前我曾与他有过一段交往,十余年过去,仍时有怀念。胡风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作家司马文森时,有这样一句话:“说实在话,他于三十年代在左联时,用日本女人的笔名‘平林杏子’发表诗,就使我感到他太轻薄……”(见《胡风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一月版,第二八二页)这里有绝大的误解。据我所知,司马文森从未用过“平林杏子”的笔名,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左联时期,署用“平林杏子”的笔名发表诗歌的,却是一位严肃的进步诗人叶平林。叶平林,一九一四年冬月初三(阳历十二…  相似文献   

15.
许鞍华的电影从来都更愿意把镜头对准烟火人间。即使拍摄大时代的流转,她也更愿意聚焦于平实而具体的人与事。这一次,她选择了传奇作家萧红,一个已经不为大众所知的主角。她身世所折射的思乡、流浪和悲剧性的主题,许鞍华一直心心念念。某种程度上说,许鞍华在萧红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某种情结。  相似文献   

16.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序章已在,开启未来.2015年10月8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问题是,阿列克谢耶维奇是一位女记者,她是以"口述实录"的新闻兼文学的模式,赢得了诺奖殊荣.她把沧海装进杯子,她把历史收进一页;她记录过去,她开启未来. 都说美国记者的崇高理想就是"写着写着变成了作家",而白俄罗斯的阿列克谢耶维奇,则顺利地登上了这个理想之巅.此前,有一批陆续有过记者经历的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超过了迄今获奖者总数112名的十分之一,比如:  相似文献   

17.
当代艺术创作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这就是作家、艺术家们纷纷换笔,使用了电脑这一新的创作工具。这一现实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手稿的消失。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作家就体验了一次换笔经历,那时是用钢笔取代毛笔。20世纪末的作家,又体验了一次新的换笔经历,这次是用电脑键盘取代钢笔。电脑的普及与推广,将导致人类历史上延续了数千年的“手稿”方式逐渐消亡。人们可以轻易抹去或修改屏幕上的东西,使创作过程逐渐变得模糊,没有个性,没有思考的痕迹。在历史上,人们往往从手稿中看到一位作家的真性情、真个性,手稿中渗透着作者的聪明才知…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3,(21):71-74
埃德加·斯诺是20世纪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他于1928年来到中国,在中国居留了13年,用勇敢、诚实而又敏锐的笔触记录下了20世纪上半叶有关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真实报道。其报道,给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人民、中国革命的窗口。本文从"埃德加·斯诺与鲁迅、埃德加·斯诺与进步学生、埃德加·斯诺与抗战、埃德加·斯诺与《红星照耀中国》、不灭的中国情结"等方面进行阐释,以展示斯诺与中国的深厚情结。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参考》2008,(3):M0002-M0002
许地山是中国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  相似文献   

20.
李中法 《出版史料》2006,(4):101-103
在我国现代出版史上,曾经有过一位人物:当他作为北新书店创办人和自始至终的实际负责人时,人们会记起他为出版史写下的闪光一页;而当他作为鲁迅先生与北新书局的“版税事件”中的一方时,他又常常受到人们的贬责。他———就是李小峰。在30年代,北新书局曾经最早地把鲁迅、郁达夫、冰心、苏雪林(笔名绿漪)、柳亚子、蒋光慈、周作人等重要作家的许多作品推向读者,使它们成为中国新文化的宝贵财富。这诚然应该归功于作者们,但作为北新书局编辑部的负责人,李小峰也为它们倾注了自己的心血。这证明李小峰不仅仅是一位出版家,还曾经是脚踏实地而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