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建武 《收藏界》2014,(11):40-46
(接上期)2、实用器:西周主要有玉簋、玉等盛食器,玉束发器、玉掏耳勺、玉、玉、玉搅拌器以及玉斧、玉铲、玉匕首等实用工具。但馆藏实用器较少。玉:《说文》释曰:"锐端可解结",西周玉形似牙角状,也用于项饰中。长安县花园村出土的长尾玉鸟当为玉。  相似文献   

2.
杨伯达 《收藏》2001,(8):24-27
和田玉有着无与伦比的自然美、材质美,又有三千余年的碾琢工艺的积淀,涌现出以陆子刚为代表的多名巧匠,为我们留下了大批珍贵作品。诸如:殷早期玉柄形器、腰佩宽柄器、玉人、玉簋、俏色玉鳖;西周玉透雕龙风人物饰;  相似文献   

3.
赵爱军 《收藏》2006,(4):89-89
山东省济阳县刘台子遗址出月大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玉器,尤为玉器精湛、量多而为世人瞩目。兹对西周早期玉器精品凤鸟纹玉板,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古代不少好玉之士,对沁色的研究确有不少精辟之处,但也有相当多的以讹传讹的说法流传下来。现代人面对这些说法,企图通过认真的科学态度加以认识。但,一些想当然的所渭专家,不借助专科知识,总以一知半解的方法,给沁色做出武断的解释。比如“寿衣沁”便是一例。图1是陕西省扶风县召陈村出土的西周双龙纹玉环,上面有古玉书中形容的微发紫色的“寿衣沁”。古人认为是“寿衣”的色沁入玉里;而现代不少专家都认为,所谓“寿衣沁”是含有高锰酸钾的锰矿物沁入玉体使然。其实自然界的天然锰矿,只以二氧化锰的  相似文献   

5.
熊建平 《收藏》2012,(3):63
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墓地是一处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人员发掘了墓地中的5座墓葬。其中的2号墓出土了一件俏色玉鱼鹰,是西周时的艺术精品。此玉鱼鹰编号M2-1 7,通长5.2厘米,宽3.6厘米,厚0.6厘米。首部有钻孔,为两面钻。鱼鹰呈青黄色,正面微鼓,背面少凹。两面用粗、细阴线相结合的雕刻  相似文献   

6.
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墓地是一处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人员发掘了墓地中的5座墓葬。其中的2号墓出土了一件俏色玉鱼鹰,是西周时的艺术精品。此玉鱼鹰编号M2-1 7,通长5.2厘米,宽3.6厘米,厚0.6厘米。首部有钻孔,为两面钻。鱼鹰呈青黄色,正面微鼓,背面少凹。  相似文献   

7.
《收藏》2007,(2):95-95
清朝乾隆时期垢玉器制作水平和规模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玉器大件不胜枚举。如“大禹治水”“秋山行旅”“南山积翠”等玉山子,还有“九龙翁”“乐寿堂玉海”双樱观鱼玉海”等,都是国之重宝,是乾隆时期玉器的巅峰之作;所耗费人力、物力不计其数,是乾隆盛世的标志性玉器。  相似文献   

8.
黄海燕 《收藏界》2013,(3):28-34
古今藏家玩玉、论者说玉,无不对汉玉“游丝工”阴线刻技法的精微、奇巧、圆熟、唯美推崇备至。然拘于早期文献记载阙疑、传世器与出土物中可比勘互校的典型器不多等原因,关于汉玉“游丝工”技法的诸多认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歧义,如界定汉代“游丝工”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黄耀全 《收藏》2006,(11):127-130
周代是中国古代礼制最兴盛的时期。所谓“礼制”,就是从王候到平民在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准则。人们平时的衣食住行,乃至婚嫁丧葬,都有严格的礼制约束,礼仪被认为能“能神明,立人伦,正情性,节万事”。这种礼制反映在用玉制度上,就是出现了一系列礼玉。这些礼玉形制不同,用途各异,名称繁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壁、圭、琮、璋、琥和璜,合称为“六端”。  相似文献   

10.
金华来 《收藏》2007,(9):160-160
那天凌晨,一个细小的声音不停地喊着:“玉格格(哥哥)、玉格格(哥哥)……”我惊梦而醒,亮灯四顾茫然。看表,正是该起床了。  相似文献   

11.
韩蔚明 《收藏》2007,(5):164-165
历代赏石名著对上乘奇石多以“玉”形容。宋代大文豪苏轼在其《怪石供》中云:“今齐安江得美百,与乇无辨。”可见玉的质色早已被奉为奇石的最高级别了。新疆和田玉以其温润细腻、滑如凝脂的特性被冠为软玉之首,其中又数五彩缤纷、自然天成的和田玉仔料中的观赏玉最为稀缺和珍贵。  相似文献   

12.
西周玉蚕     
刘明科 《收藏》2014,(10):88-90
20世纪70年代,陕西考古工作者在宝鸡茹家庄发掘了一处西周(?)国墓地,不仅发现了成套青铜礼器以及包裹器物的丝织品和刺绣品,还发现了比殷商时期造型更加逼真的玉蚕。这是一处没有被盗、保存完好的西周贵族墓地,馗国不见史料记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考古发现。  相似文献   

13.
西周玉蚕     
刘明科 《收藏》2014,(19):88-90
20世纪70年代,陕西考古工作者在宝鸡茹家庄发掘了一处西周(?)国墓地,不仅发现了成套青铜礼器以及包裹器物的丝织品和刺绣品,还发现了比殷商时期造型更加逼真的玉蚕。这是一处没有被盗、保存完好的西周贵族墓地,馗国不见史料记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考古发现。后来  相似文献   

14.
刘明科 《收藏》2011,(3):94-96
玉戈等兵器在商周时期较为常见,虽器形和装饰都较为简单,但其精美,神秘远非今人所能想象。本文介绍的具有兵器性质的玉戈,包括玉戚、玉簇,部是上世纪70年代从陕西宝鸡西周时期竹园沟、茹家庄强国墓地出土的。这两处墓地是西周考古中很难遇到的保存完好的墓葬。竹园沟墓地的时代为西周早期;茹家庄墓地的时代在西周穆王前后,比前者要晚,而且出土的青铜器铭文表明,其墓主就是失载了的强国国君。  相似文献   

15.
功利的围棋观儒家与围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中国围棋自然也与儒家结下不解之缘。儒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这时正是中国历史上奴隶制衰落和封建制兴起的时期。诸侯争霸,天下大乱导致“礼崩乐坏”,殷商西周时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变而为“道术将为天下裂”,由此形成一个文化多元、私学大兴、百家争鸣的时代。各家纷纷立言立说,先后出现了儒、道、法、墨、名、阴阳、农、纵横、杂、小说十家。特别是儒家,一方面承袭了殷商以降的巫史文化,同时又发展了西周的礼乐传统,形成了一个重视血亲人伦、追求现实事功的学派。当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  相似文献   

16.
张懋镕 《收藏》2006,(7):64-65
2005年9月,上海崇源艺术拍卖有限公司和诚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海外回流青铜器观摩会,展示了从国外购回的16件商周青铜器。其中一组器主名为“xi”青铜器(包括1件鼎、3件簋、1件盉、1件盘)尤为引人注目。近日陈全方先生东著文(《新见商周青铜器瑰宝》,《收藏》2006年4期),作了详细而富有见解的介绍。陈先生认为铭文中的“xi”,就是西周早期鲁国国君鲁侯熙,并且断定这是一组鲁国国君的铜器,它们“提供了西周早期至中期的青铜标准器,是研究周公家族史及鲁世家的重要实物资料”。在对“xi”组铜器形态、铭文作了详细观察之后,我们认为这一看法尚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7.
梁育军  陈汾霞 《收藏》2007,(10):38-43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山西南部,古称“河东”,是传说中的尧,舜,禹长期活动的地方,西周初年,周成五册封同母弟叔虞到古唐国做诸侯,这也就是著名的“桐叶封弟”传说。后来,叔虞的儿子燮父将国号“唐”改成了“晋”,晋国逐渐强盛,称霸中原上百年,春秋战国之际,韩,赵,魏三家分晋,号称“三晋”,位列“战国七雄”。  相似文献   

18.
吕耀文 《收藏》2006,(10):121-121
灵璧石是中国四大名石之一,因产于安徽灵璧县而得名。灵璧石有着悠久的观赏历史,它“石理嶙峻,青润而坚,叩之铿然有声”(宋人杜绾《云林石谱》),又“色如漆,间有白文如玉,叩之声如玉”(明代文震亨《长物志》),其名贵之处在于诸美皆备,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0,(6):182-185
岫岩玉以产于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而得名。岫岩地处辽东半岛北部,自古就以盛产美玉而闻名于世,是名扬世界的“中国毛都”。岫岩玉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华夏瑰宝。据考古发现证明,距今1.2万多年前,远古先民利用岫岩玉打制成工具使用。在距今5000~6000年之前的红山文化时期,岫岩玉被先民大量采集使用,并琢制了“中华第一玉龙”等精美神奇的史前玉器。历代以来岫岩玉流传有绪,世代传承,在玉文化史上成为中国三大古玉源头之一,也跻身四大传统名玉之列。  相似文献   

20.
祁生林 《收藏》2010,(5):146-147
在青海,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游寺要游塔尔寺,玩玉要玩丹麻玉。”丹麻玉是指出产于该省湟中县丹麻乡的一种七彩异石,因丹麻乡地处昆仑山支脉地区,故这种彩石在20世纪80年代被青海省有关部门正式定名为“昆仑彩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