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 《海外英语》2020,(6):37-38,58
《红楼梦》的回目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小说最负盛名的两个英译本分别是杨宪益版(简称杨译)和霍克斯版(简称霍译).该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从多个角度对比两译本回目翻译之异同,旨在探究杨译和霍译如何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翻译《红楼梦》的回目,却殊途同归,使译本均获得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回目翻译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被喻为中国十八世纪社会百科全书。多年来,中外译者都不遗余力地通过翻译将其介绍给西方读者。其中的优秀作品首推杨宪益与霍克思(Hawkes)两位翻译家的《红楼梦》英译本。他们的译文各有特色与侧重点,充分为我们展示了翻译的艺术。本文选取《红楼梦》回目翻译作为对比研究的切入点是由于其别具特色,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通过对这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对两位译者的翻译风格与翻译方法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这对于提高我们对翻译作品的鉴赏能力,加深我们对翻译理论的认识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苏艳 《培训与研究》2008,25(6):117-119
本文试图依据对《西游记》余译本的研读并结合余国藩本人对翻译理论的阐释,概括出余国藩翻译思想的几个要点。研究发现,他是个坚定的可译论者,并且其可译论思想直接转化为异化和全译的翻译策略,异化策略是深层次上对可译性的捍卫和证明。翻译过程中译、研、评相结合也赋予其译作深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依据对《西游记》余译本的研读并结合余国藩本人对翻译理论的阐释,概括出余国藩翻译思想的几个要点。研究发现,他是个坚定的可译论者,并且其可译论思想直接转化为异化和全译的翻译策略,异化策略是深层次上对可译性的捍卫和证明。翻译过程中译、研、评相结合也赋予其译作深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是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也充满着佛教和道教文化意识及其有关的语汇。对这些宗教词语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处理,不仅体现了译者的文化取向、价值观念,而且也关系到其译作的成败。以杨宪益与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英译本为例,从互文性视角就《红楼梦》两译本宗教文化翻译策略及其宗教渊源进行阐释与解读,可看出,《红楼梦》英译本对宗教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反映了译者在其所属元文本影响下所形成的宗教文化取向和翻译观,从而使其译作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生态翻译学是通过与自然生态的隐喻类比,对翻译生态进行的相关研究。翻译生态环境是生态翻译学中的核心概念,它涉及到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译者能成功完成译作的重要衡量因素就在于其能否达到平衡协调的翻译生态环境,这关系着译作的成败以及其生命力的长存。结合生态翻译学中的翻译生态环境研究《红楼梦》霍克斯英译本有助于展示这一理论的强大解释力以及霍克斯译本在国外广受欢迎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图里的翻译规范论看来,翻译受三个规范的制约─预备规范、起始规范、操作规范。这三个规范分别制约着译者的译本选择、翻译策略和实际翻译中的抉择。从理雅各《论语》的英译本观之,译者英译《论语》的目的、翻译策略以及具体的翻译操作等方面都有图里的翻译规范论打下的烙印。其译本在目的语中广为流行足以说明其译作的价值。传统的翻译研究主要从文本入手,在微观的层面对译作进行解读,而图里的翻译规范论不仅包括微观层面,同时也打开了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的视野,使翻译研究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8.
基于原作的不可再现性和译作的不可终极性,摆脱翻译的传统规定性约束,转向文化翻译的新视角,解读和对比《红楼梦》中《五美吟》两个英译本的差异,提倡重视译本的“来世生命”和译者的地位,以期获得新的共鸣和互动.  相似文献   

9.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享誉海内外。在其众多英译本中,闵福德的译本在英语世界中影响广泛,但迄今为止对闵译本的研究却为数不多,以目的论为视角进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探究更是一片空白。以闵福德的《聊斋志异》英译本为例,运用具体的文本分析,从目的论的视角分析闵译本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对于深化中国古典名著的英译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并且能够借此引起更多学者对此版本的关注,拓展《聊斋志异》英译本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0.
根据翻译美学原理,文章从美学视角分析和阐释《红楼梦》及其英译本,对原作与译作的审美要素进行了比较和研究,从而认识作者与译者的审美情趣,评介译者再现原作丰姿的手法与功力,探索文学翻译中审美再现的规律,试图从《红楼梦》研究的困窘中体现其美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98):15-16
《红楼梦》原著结构设计精巧,人物众多,个性鲜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真实反映。英国著名汉学家霍克思和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对其进行了全译,作为两种代表不同风格的英译全译本,对他们的研究显得意义重大。霍克斯和杨宪益的《红楼梦》英译本各有千秋,单从回目上看就能比较两者在翻译上的某些特点,从修辞、炼字方面对回目进行比较研究就能揭示两者的翻译风格及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李琦 《海外英语》2013,(8X):136-138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具有巨大的文学价值。其中红楼人物"衣着"百态,人物服饰极具特色,各式服饰折射出了丰富的民族、社会文化内涵。该文以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人物服饰的翻译为例,从文化层面探讨《红楼梦》人物服饰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并提出了翻译的补偿策略,以期使原作的内容和精神最大限度地在译作中再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封建君主自称词是文化负载词的一种,对其的汉英翻译不只是汉英词汇的一一对应,更体现了译者对特有文化元素的处理方法及其原因。《西游记》中分布着大量的诸如"朕、寡人和孤"这样词,Jenner和Anthony的《西游记》英译本中,对其进行了一一翻译。但是二者的翻译却不尽相同。Halliday的语境理论可以揭示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并为其提供理论支持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女性主义翻译观下的译者主体性为基础,探讨了香港女翻译家孔慧怡博士的译作《荒山之恋》在单词、句法和文本层面所体现出来的译者主体性.正是译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其英译本彰显了鲜明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立场.  相似文献   

15.
安琦 《海外英语》2011,(6):195-196
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语义翻译重在传达原文的语义内容,交际翻译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反应。《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宝,陆续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流传海内外。中外翻译学家关于其书名的翻译可谓仁者见仁。该文试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理论,尝试在翻译方法上对几种《西游记》书名英译的差异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以探讨纽马克翻译理论对其文化内容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论是翻译理论一个重要部分。其出现为译者提供了翻译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本文根据目的论的三原则,对《阿Q正传》杨、戴英译本的翻译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通过举例论证,说明杨、戴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是符合其目的原则、连贯原则以及忠实原则。其译作的风格以通顺,贯通为主。通过采用注释法、归化法、形合法以及直译等,杨、戴《阿Q正传》的英译本将中国的特有文化、风俗以及宗教信仰传递给英文读者,让英文读者感受到原作的写作风格和宗旨、感受原作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赵丹萌 《现代英语》2023,(11):98-100
随着翻译活动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翻译作品流入文学市场,而市场对高质量译作的追求已势不可挡。翻译批评作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环节,在推动翻译活动的过程中必然肩负着重要使命。文章基于彼得·纽马克的翻译批评理论,对张培基《螃蟹》英译本进行“五步走”赏析。张培基先生的译文措辞精良,技巧丰富,再现了原作风格及精神风貌,是极具指导意义的典范译作。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翻译从性别视角出发,对原文进行创造性叛逆改写。旨在提倡译者主体性彰显、鼓励译者通过文本干预来体现其女性主义意识及身份。此研究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出发,对《黄金时代》英译本进行分析,进而指出《黄金时代》原作与译作都有着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原文用词保守,译文用词大胆,译者主要通过添加引言、增补及劫持三种干预策略,再现原文女性主义意识。此研究对中国今后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对今后男性作品中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边城》两种译文翻译策略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是以中国湘西为背景的一部中篇小说。本文对《边城》两种英译本从翻译策略方面进行比较,并由此得出结论:一部好的译作应在语言层面上运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而在文化层而上应保留原作的文化背景,即运用异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陈爱倩  陈青 《英语广场》2022,(25):20-22
《三体》一举斩获“雨果奖”,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其英译本译者刘宇昆功不可没。现今国内研究《三体》刘宇昆英译本的文献很少,且鲜有文献以生态翻译学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研究视角。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解读《三体》刘宇昆英译本,有助于理解刘宇昆翻译策略所创造的“熟悉感与陌生感”,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分析刘宇昆英译本在语言维和交际维上的适应与选择,以期对中国文学“走出去”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