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大纲中,短跑被列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改进短跑训练技术和提高短跑速度(以下简称“跑速”)则为其根本任务。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让学生提高跑速呢?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内外教科书和传统经验认为,决定跑速的重要因素是步长或步频:有的认为步长是决定速度的重要因素,有的则认为步频是决定速度的重要因素。本  相似文献   

2.
何德清 《云南教育》2001,(20):21-24
为了方便体育教师学习和使用《田径教材教法》,现就田径运动的技术分析、教材的技术要点、重点和难点,教法以及教学注意事项分别进行简要的介绍。一、田径运动技术分析一决定跑速的因素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步长是指一脚落地点到另一脚落地点之间的距离。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跑的步数。步长的大小取决于后蹬的力量,后蹬的方向、后蹬的角度、蹬摆的结合以及身体各部分协调配合等。步频取决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蹬地的速度、腾空时间的长短、脚着地阻力的大小等。如保持其步长不变而提高步频,或者保持步频不变而加…  相似文献   

3.
<正>如今短跑已经成为体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短跑能力,可采取以下的方法:提高步长;加快步频;姿势要正确。跑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技能,短距离快速跑是跑的重点教材,除跑的距离要求不同之外,技术要求可概括为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把影响步长、步频的主要因素搞清楚,重点论述影响短跑步长、步频的主要因素,以便在短跑教学训练中改进方法,采用有效的手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训练,从而尽快提高短跑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5.
邱建旺 《中学文科》2009,(9):104-104
短跑是以速度为主的运动项目,步长和步频是决定速度的两个主要因素。速度不仅取决于中枢神经的灵活性,而且还取决于正确的短跑技术,为了获得最大的速度能力,必须在身体全面训练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能力,以及肌肉的伸缩性和髋、膝、踝关节的灵活性,同时还要不断地改进跑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短跑项目是由起跑、途中跑、及终点冲刺跑这三部分动作组成的极限强度的运动项目。其运动成绩主要取决于途中跑的步频,步长及速度耐力,而取得较快的步频,较大的步长,就要掌握良好的动作技术。动作技术的形成,必须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保证。  相似文献   

7.
短跑是以速度为主的运动项目,步长和步频是决定速度的两个主要因素。速度不仅取决于中枢神经的灵活性,而且还取决于正确的短跑技术,为了获得最大的速度能力,必须在身体全面训练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能力,以及肌肉的伸缩性和髋、膝、踝关节的灵活性,同时还要不断地改进跑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短跑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运动员步频、步长.如何最大限度提高或增强这两大因素水平?本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通过采用4—10°坡度跑.从技术动作训练入手,过渡到发展力量内容,到改善提高跑的技术能力.阐述了在短跑教学中坡度跑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凯 《教育革新》2008,(3):65-65
短跑是人体运动器官在大量缺氧条件下完成的最大强度的工作,属于极限强度的运动。短跑能有效地发展速度素质,它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在其他运动项目的训练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速度很显然是影响短跑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步长和步频是决定速度的两个主要因素。速度不仅取决于中枢神经的灵活性,而且还取决于正确的跑动技术。  相似文献   

10.
邸世文 《甘肃教育》2008,(17):27-27
长期以来,我国众多教练员和科研工作者在100米短跑研究中,把运动员的加速跑过程和步长、步频指标作为训练和比赛的重点来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我国运动员步长和步频及其指数与国外运动员进行比较差距在哪;训练中把加速跑的距离固定在某一范围内是否恰当;如何提高短跑运动员最高速度水平,等等。2008年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能否在100米短跑成绩上有所突破.这是我们所有体育工作者所面对的一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影响短跑运动员步长与步频的要素及成因进行了论证与分析,结果表明步长与步频对最高速度水平的发挥和各项跑成绩产生的影响很大.训练中在考虑外部要素时必须考虑内部因素发展的可能;在发展内在要素时,外在要素则应达到相应指标;并提出了最佳的指数范围,从而为短跑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绝对力量是短跑运动的基础,力量耐力是短跑运动的保证,快速力量是短跑运动的关键。斜坡跑对发展绝对速度、快速力量和速度耐力有很好的作用。练习上坡跑,既有利于促进加大步长,又有利于发展短跑所需的“快速力量”;练习下坡跑,由于惯性的作用,既有利于促进步频的发展提高,又有利于体会短跑放松跑技术。对我校学生短跑教学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证明,在50米短跑教学中采用斜坡跑练习是提高短跑成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短跑成绩的提高,是由五个因素决定的。具体的讲:第一是反应速度;第二是起跑后加速跑能力;第三是步长和步频;第四是速度耐力;第五是技术战术。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短跑的技术战术是影响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往往使人们所忽视,运动员掌握合理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跑得轻松协调而有节奏,既能充分,又能节省使用体力物质代谢所产生最大的能量,使机体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能促进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走路时,左腿前迈,右臂必然前摆,同时左臂后摆,以达到维持身体协调平衡,这是人体的本能动作。但在短跑比赛中摆臂的作用远不只维持平衡起协调作用,它还能加强蹬地效果,有助于加快两腿摆动,提高步频和步长,而步频和步长正是影响短跑成绩的两个主要因素。所以其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要想跑得快,就必须增大步幅和加大频率。”也就是说“步频”和“步幅”是决定跑速的两大因素,而跑的协调放松能力又是影响步频与步长的主要技术因素。要想取得好的成绩,除要求运动员有坚强的意志、良好的身体素质等条件外,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技术和正确发挥技术的能力,特别是能较好地掌握和运用途中跑的协调放松能力,以便在保持较快步频的基础上发展步幅,提高速度。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影响短跑步长、步频的主要因素,以便在短跑训练中改进方法,采用有效的手段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从而尽快提高短跑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7.
短跑技术要求特别高,是一项要求全身配合,反应快,灵活性高,强度大的激烈运动项目.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与训练中,重点培养学生加速跑能力的训练,全面发展身体力量并提高肌肉的柔韧性,提高学生的步频与步长能力,从而提高短跑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肌肉放松对短跑运动员的作用 肌肉放松能提高收缩能力和收缩速度肌肉越是放松,越是容易拉长。肌肉的初长度越长,则肌肉的力量就越大。反之,肌肉越是处于紧张状态,就难拉长。肌肉的初长度越短,则肌肉的收缩力越小。因此,在所有跑的项目中,跑速是取决于步频和步长。步频快且步长大速度就快,步频的加快是依赖于大脑皮层中枢神经兴奋和抑制的快速转换,也是肌肉收缩与放松能力的快速转换。步长的增大则主要取决于下肢力量的增强。髋关节灵活性的提高及技术的改进,对抗肌的充分放松,能提高主动肌的收缩速度,使肌肉力量增大,并且能使髋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加强,进而使步长增大。  相似文献   

19.
陈获 《考试周刊》2011,(34):9-9
在体育中考项目中,50m跑在三个考试项目中所占分值最高,是一个重头项目。跑的技术的好坏是决定成绩优劣的关键。所以我们在日常训练中要特别强调技术训练,注重动作技术的细节的纠正是训练的重要环节,也是运动成绩提高的根本。影响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有步幅和步频,本文主要针对这两点进行分析。1.步幅和步频1.1概念步幅:就是指一步的距离,以脚的中心算,两脚中心的距离就是步幅;步频:即脚步的频率,  相似文献   

20.
短跑成绩的好坏取决于步长和步频。要提高短跑成绩必须使步长加长、步频加快。短跑训练中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笔者认为:短跑训练的段落为50米、100米、150米与200米较适宜,每一训练课只练一种段落,而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周计划中将各种段落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