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闻 《中国钓鱼》2021,(2):73-73
古今名人多喜欢垂钓,描述垂钓的诗歌丰富多彩,闲暇细品冬季垂钓诗,从中可窥见垂钓的怡情学问和养生情趣。冬钓雪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诗写的是冬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寥寥20个字.  相似文献   

2.
垂钓诗话     
连召波 《钓鱼》2008,(13):65-65
垂钓是一种高雅的休闲娱乐活动。临碧水,执长竿,沐阳光,赏烟波,不仅可以陶治情操,品味生活,还能丰富知识。难怪有人说垂钓兼有“赏画的情趣,吟诗的雅致,弈棋的睿智,游览的旷达”,实在是钓趣无穷啊。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把垂钓当成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乐此不疲,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垂钓诗。  相似文献   

3.
平安是福     
候增福 《钓鱼》2011,(4):1-1
垂钓使人快乐。垂钓使人心胸开阔,垂钓使人生变得富有情趣,充满欢乐和健康,垂钓还使人生过得愉快,垂钓的日子真好啊!然而,人的一生平安更加重要,平安第一,平安更是福;只有一生平安,才能快乐垂钓。垂钓快乐。  相似文献   

4.
前几日教孩子念柳宗元的一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伴随孩子稚嫩的声音,我不禁对诗中的老翁肃然起敬,再想起童叟皆知的姜子牙的故事以及现在正流行的“非典”,我顿时对钓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闲暇无事之时,翻箱倒柜,找出一大堆有关中医和养生的书籍,细细查看,慢慢思索,竟然也品出了垂钓的些许乐趣,原来钓鱼不仅是一项好的休闲娱乐活动,更是一条好的养生之道。垂钓有利于调精养神但凡钓鱼人都明白钓鱼并非为了吃,而享受钓之乐才是最为重要的,垂钓有三步曲:第一步是选址,或池塘、或小溪、或河流、或水库…  相似文献   

5.
垂钓是一项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户外运动。野草的阵阵芬芳,沁人肺腑的清新空气,柔和的阳光,微风吹拂将会使你心旷神怡,陶醉在自然的怀抱。诗仙李白有“闲来垂钓碧溪上,勿复乘舟梦日边”的妙句。储光羲《钓鱼湾》诗中写道:“垂钓绿湾春,春深古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鱼知散。”对钓鱼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也对钓鱼技术和经验作了生动的写照。在古人诗文中有不少描写春夏秋冬的钓鱼情景。杜甫的《渡江》是描绘春钓的,诗云:“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风涛。舟楫款斜疾,鱼龙偃卧高。渚光张素锦,汀草乱青泡。戏问垂纶客,悠悠见汝曹。”和凝的《渔父》中说的“…  相似文献   

6.
刁余仁 《垂钓》2002,2(12):8-9
钓鱼人形形色色,有人豪爽、有人闲逸,有人以钓养性、有人以鱼怡情,原来垂钓也可以分出“三教九流”。  相似文献   

7.
戴述初 《钓鱼》2011,(21):61-62
垂钓是人们休闲养生的最佳方法之一。若能把亲临江湖垂纶与欣赏垂钓诗词结合起来,那将是享受人生、品味养生美感的悠悠快事!古往今来,呤咏垂钓的诗词,可谓花团锦簇,满目琳琅。其美感与意境,耐人寻味。在此仅择凤毛麟角,以供朋友钓友们欣赏。  相似文献   

8.
书画养生法     
《武当》2001,(9):59-59
历代道德家都强调养生,养生莫过于养心,而养心最注重的是一个“静”字。其实,写字也是一种养生之道,就是静心怡情,修身养性。  相似文献   

9.
张怀彬 《垂钓》2002,2(9):10-12
闰大的水面泛着黑色的浪花,形单影只的钓鱼人茫然地站在河边这情号并非臆想的,如果再不珍惜保护我们的鱼水资源,这样的场面又何止一处两处?垂钓是钓鱼人生活中最大的乐事,特别是在自然水域野钓,怡情怡性,魅力无穷让垂钓的乐趣继续,我们就必须真正地行动起来,保护鱼水资源,保护环境资源。  相似文献   

10.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以凝炼的笔墨描写了在漫天白雪的寒江之上,一个老翁独自垂钓的冷峻场景。诗中的意境和禅宗的悟道意境有某种契合。诗中整个画面是白色的,不论是高山,大路还是江面,都是在白雪的覆盖之中。诗中用了两个句子来突出这一点,一是空中没有飞鸟,二是地上没有行人。诗中这种洁白、光明、空旷、寂静的意境,正是禅家所推崇的混然无别、澄澈透底的心境。诗的后两句,写在漫天皆白的大地上,有一个渔翁独自在寒江上垂钓,仿佛融化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这垂钓的…  相似文献   

11.
扫地     
一帚常在傍,有暇即扫地;既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法,延年直差易。简析:南宋大诗人陆游,为历代文豪诗圣中的寿星,写过不少论养生的诗文,这首《扫地》诗总结了他躬身洒扫庭厨的养生经验。诗人认为,有空就扫扫地,即能节省人力,又能活动身体,行气活血,一举多得。按摩、导引等养生术,虽然有很好的疗效,但也稍嫌麻烦,不如扫地之法,既能延年益寿,又简易可行。陆游以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养生观念,即经常活动是最有效的养生之法。在另一首养生诗《书几戏诗》中,陆游更用『故故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的诗句,明确地…  相似文献   

12.
王洪彩 《钓鱼》2007,(3S):42-42
垂钓虽是一种怡情健体的休闲活动,但利用不好、操作不当也会损伤身心。对这一点,垂钓者必须增强自觉性,克服盲目性,扬长避短,兴利除弊,使这项活动的正面功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垂钓诗与爱情诗所反映的内容,相差是很远的。然而,我国古代诗歌中,却有几首既写垂钓,又叙爱情的,也就是说,它们既可以当垂钓诗读,又可作爱情诗看。 这种诗,可以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找到。 《诗经》“国风·召南”中有一首题为《何彼(衣农)矣》的歌谣: 阿彼(衣农)矣?唐棣之华。 曷不肃?王姬之车。 何彼(衣农)矣?华如桃李。  相似文献   

14.
古人垂钓的方式很多,但尤喜船钓,像“钓艇去悠悠,烟波春变秋。”(张乔《夜泊》),“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茅屋深湾里,钓船横竹门。”(杜苟鹤《钓叟》。诸诗写的都是船钓,可见船钓是古人垂钓生活的一种主要方式,而钓船也就成为古人垂钓的一个重要工具了。历代诗人除了把钓船作为垂钓工具来描写外,更重要的是从审美情趣上来审视钓船,把钓船作为点睛之景,来创造幽美动人的意境。如: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的船归。杜牧《汉江》这首诗是描写汉江春日之景的。春日的…  相似文献   

15.
胡逢掖 《钓鱼》2012,(3):64-65
垂钓作为渔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修身养性、强身健体,这是合符科学养生理论的。但是,垂钓作为体育运动的比赛项目,无论是中青年的比赛还是老年的比赛都具有竞技性质。  相似文献   

16.
雨中女钓迷     
垂钓使人健康这个道理是钓鱼爱好者的共识,而在雨中垂钓,不仅情趣大,更能锤炼人的意志,抵御病毒的侵蚀。 那是1991年8月一个夏日的雨天,我去郑州市西南30多公里的庙竹水库垂钓。走到一个湾叉口时,看见一钓者身穿雨衣,站在没入膝盖的水中忙于垂钓,我也就在不远处撒饵抛竿。一个小时过去了,十几条小鲫鱼进了我的鱼护,可是我的衣服  相似文献   

17.
严阳 《钓鱼》2013,(20):64-65
蓬头稚子学垂纶,路人借问遥招手,侧坐莓苔草映身。怕得鱼惊不应人。这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一首七言绝句。题目“小儿垂钓”也就是这首诗所反映的中心事件——一个蓬头小孩是如何学钓鱼。在诗中,诗人截取了孩子垂钓中的一个特定的镜头加以描状:一位蓬头小孩侧身坐在莓苔之上,青葱的草儿掩映着他的身体。正当他专心致志地垂钓的时候,出现了一位路人,想问路或者是想打听其他一些事情。  相似文献   

18.
龙江景象影依依, 十里长堤柳絮飞。 绿水穿城横古渡, 青山沿岸着新衣。 寻春伴侣思幽径, 觅趣渔翁恋钓矶。 最喜浮漂转动处, 千般悬念扣心扉。春江垂钓乐忘归@廖文焕!广西罗城  相似文献   

19.
垂钓五大益     
海洋 《钓鱼》2006,(11):29-29
垂钓是一项情趣高雅的体育活动,集运动于娱乐为一体。古今中外,凡是参加过垂钓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在身心上得到无穷的乐趣和有效的锻炼。概括起来,垂钓活动有以下五大益处。  相似文献   

20.
在垂钓活动中,常听人这样说:“他刚来不久就钓那么多鱼,我来了许久,浮标动也不动,唉!……”这种羡慕他人、抱怨自己的话语常回荡在钓点的上空。究其原因可能有四:一是此处确实无鱼;二是饵料不对鱼的胃口;三是钓组不匹配;四是钓手缺乏耐心。现实中确有少数钓友由于缺乏耐心,在钓场或钓点“嘭、嘭、嘭”抛投几团窝料后,接着就伸竿垂钓。刚过不一会儿,见没有什么反应,于是就弃旧窝选新点……再按此前同样方法又做了几个窝点。试想,如此急躁心理会有好的鱼获吗?耐心是垂钓的基础众所周知,垂钓是一项集休闲娱乐和竞技技巧于一身的情趣高雅的户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