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的必备能力。学龄前孤独症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存在广泛发育障碍,普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学龄前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的关注重点之一。如厕作为幼儿园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之一。学龄前孤独症儿童如厕能力的培养,需要重点对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内外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如厕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重要的生活环节,它能反映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如厕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生活教育的一项内容,而生活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智力、情感、独立性、克服困难等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在幼儿园如厕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看待教育中的问题,还应从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其中。  相似文献   

3.
正生活自理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指人们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幼儿生活中的进餐、睡眠、着装、盥洗、如厕等能力都属于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范畴。这些能力的发展从幼儿有了自我概念时就已经开始了,其中3~6岁是关键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在这个时期尤为重要。让幼儿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4.
幼儿如厕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生活环节,能反映一个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在如厕排便过程中常会产生诸多问题,所以,我们把培养小班幼儿的如厕能力作为生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幼儿小便的照顾孩子入园前,在家里小便时大都是用痰盂或马桶,不管男孩女孩多数  相似文献   

5.
高春林 《教师》2012,(17):22-22
幼儿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又是能力培养的最佳期,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将使其终身受益。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幼儿教师一定要把握住幼儿三岁左右,也就是小班这个时段,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尽可能给幼儿创造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的机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的问题已越来越影响了幼儿身心发展,本文阐述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生活中自己照顾自己的劳动性能力。主要包括孩子独立进餐、自己穿脱衣服、安静午睡、独立如厕、正确洗手等几个方面。但是在当今社会,不少家长都只有养育一个孩子,对孩子的动手能力及自理能力并不十分重视,但是对孩子的分数和智力都抱有很大的期望。经调查得  相似文献   

7.
小班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幼儿,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行为可塑性大,在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方面都为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和习惯提供了需要和支撑。而绘本具有贴近孩子生活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抓住小班这一关键时期,利用绘本中的游戏情境来吸引孩子的兴趣,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获得身心成长,培养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幼儿不仅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还要应对生活方式的变化。每年小班新生入园,“如厕”都是教师热议的问题,因为幼儿如厕状况百出,有的幼儿会一直憋着不去大小便,有的会要求回家大小便,有的还不太会蹲厕,有的姿势不正确导致衣裤被尿湿,还有的直接在便池外大小便……幼儿如厕是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生活环节。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形成良好的如厕习惯和能力,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提出:“培养幼儿良好的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为此,笔者展开了相关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动手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奠定基础。但现在大部分幼儿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弱,以致很难适应新环境。因此,新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三四岁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已有了强烈要求“我自己来”的独立愿望,成人要因势利导,注重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生活自理能力和基本习惯。一、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现状通过对四个班110名幼儿的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不容乐观。进餐 大多数幼儿在家时不能独立进餐,掉饭粒、剩饭现象很普遍,只有8个小朋友在家偶尔练习过使用筷子。洗手、洗脸 部分幼儿经过家园配合教育掌握了该项要求,多数幼儿只是简单地把手放在水龙头下冲一冲,或者把洗手洗脸当成了玩水的过程。如厕 …  相似文献   

11.
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有研究表明:“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习惯就越易成功。《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就将“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和“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作为目标分别在“健康”和“社会”两大领域中提出。可见在小班阶段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很恰当的时机,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但是,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以及和同事们的交流中发现,幼儿之间的生活自理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幼儿在刚入园的时候生活已经能基本自理,但是大部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因此,细致地考察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辅导策略,提高每位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徐裕珏 《知识文库》2022,(16):40-42
<正>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理,从事简单的自我服务的能力。刚入园的幼儿年纪小,在家动手的机会少,存在很强的依赖性,他们在餐点、午睡、如厕等环节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午餐点心时,他们常常发呆,不动勺子;在穿脱衣物时,他们不能分辨前后、上下、正反;在如厕与盥洗时,有女孩子跑到男生小便池小便,对不同的小便池产生疑惑……陈鹤琴先生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那么,如何在一日活动中帮助小班幼儿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自我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我们展开了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有研究表明:“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习惯就越易成功。《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就将“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和“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作为目标分别在“健康”和“社会”两大领域中提出。可见在小班阶段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很恰当的时机,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但是,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以及和同事们的交流中发现,幼儿之间的生活自理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幼儿在刚入园的时候生活已经能基本自理,但是大部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因此,细致地考察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辅导策略,提高每位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刘淑英 《现代教育》2014,(2):110-110
幼儿时期具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因素,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由于小班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他们在学习语言时喜爱具体、形象的教育,喜爱重复与模仿。巧妙运用幼儿易接受的语言,开展幼儿园生活活动,是孩子的生活能力与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形成和培养的最佳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16.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劳动能力。在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问题上,我国家长存在意识淡漠、方法不当、耐心不够的问题,直接导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因此,家长要转变观念,避免包办代替,给幼儿创造条件和机会锻炼,与幼儿园共同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期正是孩子各方面能力迅速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家庭和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两个重要场所,这两方面的教育直接影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家庭和幼儿园应密切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采取恰当的教育手段,同步开展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只有家园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开展对幼儿的教育,有效促进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有研究表明:“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  相似文献   

19.
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有专家指出:学前期是幼  相似文献   

20.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重视培养。如何有效地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原因分析及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家园携手的方式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