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既有的解释我国学校教育制度产生原因的分析视角,或淡化了世界因素的影响,或未能深入地回答"为什么晚清政府选择教育作为回应挑战的重要手段"、"为什么模仿其他国家的教育模式"等问题.它们倾向于将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理解为政治自觉的结果.然而,表面上的政治自觉,实则根源于意识不及的文化一认知因素,它与晚清时期世界观的转变深深勾连,正是新的世界观合法化了民族国家模式.而支撑民族国家模式的各种信念又使晚清士大夫相信,建立学校教育制度是造就政治人才,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冯桂芬揭示了科举教育制度的弊病,主张改革科举制度,改革学校教育与书院教育,设立西学教育机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实用人才。冯桂芬改革科举教育制度的思想具有鲜明的进步色彩,对晚清教育现代化进程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郑刚 《高教探索》2012,(1):110-114
中国学位制度是模仿、移植西方教育的产物。在中国学位制度的萌芽、确立和定型的发展进程中,教育立法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立法手段,政府履行了对学位建设的宏观管理职能,并从法律制度层面,保障和促进了学位制度的发展。学位制度的立法过程,展现了近代中国学位制度由最初学习日本,到转向模仿欧美,再到逐步和本国国情相结合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4.
自清末新政开始,中央政府启动了“国家政权建设”,传统乡村的治理结构与运作逻辑开始改变,当代乡村治理得以发生。不管是晚清的“地方自治”,还是民国时期的“新县制”,均没有完成对基层社会的整合,而是出现了所谓的“国家政权内卷化”,这一任务直到人民公社时期通过“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才真正得以完成,村庄的制度型权力也得以确立。分田到户以后,国家的体制性权力从农村部分退出,国家与村庄的关系重新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推行农民本位的改革,村组的制度型权力逐步弱化,策略型权力张扬,导致了一系列的治理性危机。由此,20世纪中国乡村治理的逻辑就是村庄制度型权力与策略型权力的双重变奏。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失序与教育制度重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教育失序的含义、导致教育失序的原因以及如何走出失序、实现教育制度重建作了分析和论述。针对教育失序的原因,本文认为,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要走出失序不仅需要改变教育制度建设的基本模式,还需要加快教育程序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关于晚清外交制度的研究便已起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随着近代中外关系史和外交史研究的进展,晚清外交制度的研究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总体而言,目前关于晚清外交制度的研究仍相当薄弱,尚有较多研究盲点和空白。因此,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转变研究取向,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晚清外交制度的研究很必要。  相似文献   

7.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民国文献阅览厅收藏晚清民国时期国内各地出版的一批代表性宗教期刊,其中以基督教新教出版的期刊占绝大部分。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新旧思想冲突和中西文化交流的特殊历史时期,也是近代出版和新闻传播迅速发展的时期,宗教期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以及民生百态,对研究发生重大变革的民国时期的社会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制度化教育体系中,学校制度成为权力运作的工具,对教师道德学习进程进行了全面的控制,并主要诉诸于学校制度对教师道德学习的主体建构、目标建构、方法建构等方面。显然,倚赖于权力的运作,学校制度正整体抹去教师在属己道德学习进程中的自主性,而其弊端无疑体现于教师道德学习等诸方面。为超越此一困境,势必应积极推进学校制度的改革等。  相似文献   

9.
立法听证权作为社会主体参与国家立法权力运作的程序性权利,有着控制国家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的宪政功能,有利于促进民主、平衡各方利益冲突。我国立法听证权的行使仍存在很多不足,应当建立有效的听证制度,保证听证意见真正得到立法主体的尊重。  相似文献   

10.
冯晓敏 《江苏教育》2014,(11):72-75
民国时期教育管理制度的变迁主要包括教育行政制度、政校关系及学校管理制度的变迁。通过对相关内容历史发展的梳理,可以看出民国时期教育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权限的划分,且注重机构的工作效率问题;大学区制的探索体现出民国政府对借鉴国外先进理念的积极态度与勇于突破自我局限性的勇气;对中小学教育管理的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了相关阶段的办学行为,也为社会关注中小学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肇始于清末民初,是移植西方近代大学制度的结果。它的发展历经了清末的萌芽期、民国前期的成型期和民国后期的完善期三个时期,也历经了研究生教育制度与学位制度相分离、相并存和相结合的三个阶段,而且它的发展与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是基本同步和互动的。  相似文献   

12.
在文选式语文教科书中,文选的价值取向将直接决定教育的方向与目的,对语文教育实现其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任何一套语文教科书都十分重视范文的选编。我国近、现代初中语文教科书文选价值取向的演变先后经历清末、民国两个阶段。清末时期,选文继承经学传统、注重德育。民国初期,增选反映新思想、新文化的时文,突出反帝反封建性。  相似文献   

13.
高丽敏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3):31-33,52
近代教育改革始于晚清末年,新教育之振兴的目的是维护天朝之国威与皇权之稳;延至民国初年,国家主义的教育宗旨也延续下来,只是教育宗旨中"国家"的内涵在逐渐变化。实用主义和职业教育的兴起便是这种变化的结果之一。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最可贵之处在于职业教育之兴起虽是国家主义教育理念体现之一,但他的思想着重关注了中西教育理念的差异,并且他一直致力于倡导和发动社会底层民众自觉接受技能教育的意识和行动,以上贡献都将启发今天的职业教育实践:职业教育不应该只是差等生教育,而要面向那些没有太多经济能力但他们需要接受教育的社会大众。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教育的精神应该类似于现今的终身学习理想。  相似文献   

14.
清季民初,进化论的风行,使人们的历史观念发生了变革。新式的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仿效西人注重历史教育以拯救危亡、开启民智已成为时人的共识。此时,政府颁行新学制,对中小学历史教育的目的、内容、课时分配、教材教法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在新旧交替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虽不至尽善尽美,但它加速了历史教育的近代化进程,促使了国人的觉醒和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伴随教育学说的引入,西方课程理论在中国得到引进与传播。当时传播最广泛者当属美国课程理论,主要分为杜威代表的哲学派与博比特、查特斯代表的科学派。民国时期传播的美国课程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本质理论、课程编制理论、课程实施理论三方面。其课程理论促进了课程论学科的发轫、推动了课程理论的演变、助推了课程实践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在近代新式教育洪流的裹挟下,构成明清徽州教育资源主要内容的族学,接受新式教育思想,推广新式教育体制,教学内容与教学程式发生深刻变化,开启了近代转型的步伐。清末徽州族学的转型建立在对传统族学资源充分利用的基础之上,先前维系族学发展的各种款项被悉数移作学堂经费,从中不难看出徽州宗族兴学重教传统的一贯延续。时代局限性与乡村社会的实际运行特点,决定了清未徽州族学的转型只是一个开端,进入民国以后,新式族学依然担纲基层社会初等教育重任并继续保持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黄庭坚诗歌在清代的接受历程伴随着宗宋思潮,由逐渐兴起而至大盛:清初,承续晚明回升的宗宋思潮,推尊宋诗的呼声越来越高,开始出现是否以黄庭坚为宗的争议;清中期,宗宋派以翁方纲为首,以学问论诗,极力推崇黄庭坚诗歌;清晚期,宋诗派倡导“学人之诗”,与推尊黄庭坚的桐城诗学、经世派诗学联姻,使得宗黄诗风在道咸之际愈演愈盛;清末民初,“同光体”诗人以唐宋并举来推扬宋诗及黄庭坚,达到了移唐就宋的目的,使黄庭坚诗歌及其创作所昭示的创新精神再度辉煌于这个封建末世。  相似文献   

18.
从清朝到民国,经历了政权更迭,但清末新政中创设的许多司法制度在民国时期得以传承,民初的司法变革就是其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就司法官制度设置而言,民初司法改革强调司法官必须是新式法政人员,这导致大量旧式刑幕人员“下岗”;而在清末已经担任司法官的新式法政人员,则可在新政权中继续任职。历史变迁往往如此,新旧并存,更迭中包含传承。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私立职业学校发轫于清末新政之后,至民国时期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近代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办学者教育理念的开放性、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和实用性以及生存基础的脆弱性等基本特点。民国时期私立职业学校对于促进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结合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0.
被誉为晚清"第一通晓学务之人"的张之洞,经历了中世纪的"欧风美雨",希冀用"中体西用"的理念来挽救日薄西山的清朝。他一生除积极创办近代企业之外,其文教事业上的成就也为人所共识。特别在学前教育上,张之洞亲自参与拟定了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推动了学前教育近代化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