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钱绍昌教授提出的电影语言的五个特点,在考虑电影翻译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译者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即电影翻译应该以译语观众为中心和译者要考虑电影翻译的技术因素制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来看待电影中文化意象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电影艺术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又分为高校电影艺术教育、中小学电影艺术教育两个层次和培养电影制作者的专业教育、培养电影欣赏者的普及教育两个目标。高校电影艺术普及教育应当处于主导地位,成为一门文化学科,应该立足中国结合外国、立足电影文本的鉴赏结合电影常识的了解、立足电影文学性的探究结合文化阐释,在电影文本鉴赏的过程中,要注重选择性、类型性、现代性。  相似文献   

3.
作为电影的"眼睛"的电影片名的翻译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从Lolita两个中译本入手,先分析了指导电影翻译的电影片名的功能,再从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角度来比较两种译本的差异与优劣,对电影片名的汉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 在今日的电影理论界,有人以为“电影是用特殊手段完成的文学”,有人以为“电影决不是文学,而是独立的艺术样式”。实际上,歧义所在并不是观点的对立,而是在对概念的理解上。因此仔细研究一下概念的实际内涵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文学和艺术这两个概念,历来就存在着使用的差别。因而,在对电影文学与电影艺术两个概念內涵的理解上,也出现了差异。一曰:电影文学是指电影剧本的创作,一曰;电影文学=电影艺术=银幕形式。显然,存在差异性的原因在于对“文学”和“艺术”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上。现在使用的文学和艺术这两个概念之间大致有三种关系。一是相等的关系——人  相似文献   

5.
写实主义美学和电影语言分析是巴赞电影思想的核心,也是西方电影理论的两块重要基石。巴赞的电影写实主义美学根源于西方理性主义,也影响了巴赞对早期电影语言的研究。巴赞将电影语言在意识形态领域划分为“给现实增添什么内容”和“揭示现实真相”两个阵营,他重点论述了后者的历史演进和关学意义,却忽视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巴赞的电影思想和研究方法对建构中国电影语言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蒋珊珊 《文教资料》2014,(36):131-132
电影《活着》是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原载《收获》92年第6期),影片中虽和原著有相同的人物和相似的情节,但是两者在叙述、主题两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可以称得上是两个不同的文本。本文意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小说《活着》与电影剧本,这两个具有互文性文本的异同,探讨由小说到电影的嬗变问题以及电影的改编对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依据海德格尔哲学理论,从“非本真向死而在”和“本真向死而在”两个方面比较分析张艺谋电影《活着》和黑泽明电影《生之欲》中主要人物的死亡观,可以发现两位电影导演在死亡观方面和哲学境界方面的不同。张艺谋电影中主要人物的存在方式是“非本真生存”,对待死亡的态度是“非本真向死而在”,即中国人的世俗哲学“好死不如赖活着”。而黑泽明电影中主要人物的存在方式先是“非本真生存”,直接面对自己的死时,对待死亡的态度转变为“本真向死而在”。两部电影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体现了电影艺术家在死亡观维度上的追问与反思,更反映出了黑泽明导演比张艺谋导演的哲学观念要深刻。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文电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电影字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以好莱坞影片电影字幕和流行的电视剧为例证,从归化和异化的两个角度,来探究当前电影字幕翻译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9.
首先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角度分析了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接着分5]个阶段设计英语电影鉴赏课,最后从合理选择影片、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合理看待文化现象、合理解释表达方式和提高认识5个方面阐述在上英语电影鉴赏课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影一度忽视电影的接收对象,走入两个误区:过分追求电影的艺术性,过度强调电影的教化功能。电影的衣食父母是观众,因而电影从业人员和专家学者要深入研究观众,了解观众的需要,从观众的立场出发拍摄符合观众实际需求的电影,这是中国电影的当务之急。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背景下,我们的电影业应该做好研究自己、自我反省,研究观众、主体平等,学会学习、取长补短三个方面的工作,以摆脱困境,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1.
电影与文学是互相需要并且互不相同的两门艺术,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拍摄而成的电影与文学原著理论上是两个不同的作品,电影没有必须忠实于文学原著的义务,不能把是否忠实于文学原著作为评价电影作品的标准。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是多媒体艺术与语言艺术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电影与文学是互相需要并且互不相同的两门艺术,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拍摄而成的电影与文学原著理论上是两个不同的作品,电影没有必须忠实于文学原著的义务,不能把是否忠实于文学原著作为评价电影作品的标准。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是多媒体艺术与语言艺术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加强,作为文化交流一部分的英文电影被大量引入中国电影市场,英文电影的翻译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由于中英文化差异,译者要兼顾电影的本来意思和其所蕴涵的文化信息。文章从文化角度分析电影片名,指出电影对文化的贡献和影片名中承载的文化因素,从而得出受文化因素影响应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翻译电影片名。  相似文献   

14.
电影与教育,其实包含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受众如何通过电影来进行教育。第二个则是电影中的教师形象如何传达出电影之外的理想。  相似文献   

15.
王雪芹 《英语辅导》2010,(2):184-186
作为大众艺术,电影只是文化现象和意识形态倾向的产品。作为影片的眼睛,电影的片名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的束缚。本文从文化价值和文化运用两个方面分析了电影片名的翻译应带有源语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在电影翻译领域中,一部电影多个译名的现象十分常见。本文以笔者搜集的118部电影的内地和香港的译片名为语料,从音韵特色、语汇构成及语体风格三个方面对两地译名进行对比研究,并从片名价值以及翻译方法这两个角度分析了两地译名差异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师专学报》2019,(1):38-41
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关系密切,但文学与电影作为两种独立存在的艺术类型,自然有其独有的美学形态与魅力。随着小说《芳华》被搬上大荧幕,研究这两个文本之间的差异性是个有趣的话题。对于伤痛的处理,小说"芳华"与电影"芳华"有着相似却不同的注解,特别体现在对青春、人性和时代的不同阐释上,值得关注与深思。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增多,文化尤其是电影的交流也在不断加深。电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要使国内观众能够更容易地欣赏外国优秀电影,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电影片名第一个进入人们眼帘,所以,电影片名翻译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电影受欢迎的程度。本文从电影名称的特征、翻译技巧和翻译误区三个方面论证了在翻译中外电影名称时,可以使用的直译、意译、音译等六种技巧以及一部电影多个译名和片名套用泛滥等两大误区。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介绍法律与电影的互动关系,对法律电影和法律文化这两个中心词进行了概念界定,然后通过对一些经典法律电影中所体现的法律制度的分析,试图揭示隐藏在这些电影深处的美国法律文化,从而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美国的多元文化体制以及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20.
王雪芹 《英语辅导》2011,(3):169-171
电影片名不仅是物质产品,同时又是精神产品。要更好地翻译英汉电影片名,不仅要使得电影译名具有导看功能,还要使观众获得美感并受到感召,最终采取行动。本文从形式美和内容美两个方面,分析了在译文中努力实现电影片名的美感功能,在此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最终实现电影片名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