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分析了"体能"及"体能训练"术语的产生及具体内涵与外延,指出现今的体能训练与30年前相比,无论是对体能训练目的、功能的认识,还是体能训练的方式、方法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目前的竞技训练中,相关人员在认识上尚存以下误区:1.许多项目的主教练认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在专项训练,体能训练与己无关或关系不大,没有或很少将体能训练纳入训练总体计划加以统一要求和通盘考虑;2.在吸收、利用世界竞技训练领域的先进成果,提升自身体能训练方面存在依赖现象;3.将体能训练作为训练水平上不去的借口;4.对体能训练不求甚解,未能全面把握不同项目体能训练的基本特征。对此分析基础上,就如何处理好体能训练与提高运动成绩间的辩证关系,作者进行了反思:1.教练员在认识层面上,应确立体能训练是所有运动项目出成绩的基础这一理念;2.在知识层面上,掌握开展体能训练所必需的基本的解剖、生理、生化知识;3.在实践层面上,了解一般性日常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恢复性体能训练的不同特点;4.在制胜规律的层面上,高度重视对提高天才运动员项目专注力与体能训练之间关系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散打与相近项目运动员氧代谢能力和PWC170值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研究了散打运动员上下肢氧代谢能力和PWCl70值的特征,并与相近项目如跆拳道、拳击、摔跤运动员进行比较分析,提示构建散打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量化的指标体系以及训练工作应注意相关指标的应用,为散打训练的科学化以及运动员“转型”,即改行练习跆拳道、拳击、摔跤等项目,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竞技体育体能训练创新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竞技体育体能训练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训练实践方面都处于落后的状况.落后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体能训练研究起步较晚,中外交流较少,以及长期以来对于项目特征的认识不清楚.要提升我国体能训练的水平.其根本途径在于创新:坚持教练员的创新主体地位;理清体能训练创新的三个层面关系;构建体能训练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刘翔的艰难突破给我国的体能类项目点燃了希望,纵观近几届奥运,体能类项目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体能的高低取决于体能训练,为了这些计划能得以有效施行,强化对体能训练问题的研究是势在必行的.在近些年来国内外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成果及现状的基础上,依据运动训练学对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我国竞技体育体能训练中存在并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并对今后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的方向给与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立足竞技体育语境与场域,阐释现代竞技体能训练、功能性训练及专项体能训练等概念,剖析现代竞技体能训练结构,比较两种体能训练差异。同时,结合我国现代竞技体能训练的现实困境,提出纾困策略。研究认为,现代竞技体能训练体系区别于传统竞技体能训练体系,应将现代竞技体能训练体系归结为功能性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两大系统,两者是互相联系、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的关系。为解决传统体能训练理论存在的认知错位与偏差问题,使现代体能训练顺应竞技体育发展的时代诉求与价值旨归。我国现代竞技体能训练应学习国际先进体能理念,总结我国竞技体能训练成功经验,回归竞技体育视角,丰富现代竞技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从而助力竞技体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6.
跆拳道竞技项目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体育运动,跆拳道运动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却非常迅速。跆拳道竞技运动员下肢技术的运用是比赛实战中得分制胜的关键,同时也是跆拳道运动员训练中的重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下肢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方面对跆拳道运动员下肢素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跆拳道下肢专项素质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集训的国家女子跆拳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中国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训练中运动素质指标的构建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反映中国女子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运动素质的指标体系,对体能训练不同阶段的运动员进行有效诊断和客观评价,从而为完成不同阶段训练任务的运动员查找自身不足提供标准和导向作用,也为教练员安排整体和个体化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体能“是当前各竞技运动项目训练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概念,正确认识和使用这一概念,有助于训练组织者准确把握体能训练的结构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体能训练的效率。从目前掌握的对“体能“概念的描述出发,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体能“概念及其结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跆拳道运动因其独有的项目特点,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实践证明,运动员仅靠超大负荷的体能和技战术能力训练,要在竞技中获胜相当困难。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为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得知,太极拳对于跆拳道运动员改善非智力因素具有良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竞技动机量表》对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运动成就动机进行测量,并在成就动机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以及与训练年限、年龄的关系。调查结果揭示了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运功动机的心理变化规律,可为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选材、培养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探索跆拳道有氧训练方式对男女童有氧适能的影响.将10-13岁男、女童各60名随机分为2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男、女童各30名,实验组进行以中低等强度有氧训练为主的运动素质与跆拳道专项技能相结合的训练,进行为20周,每周2次,每次60min,对照组在试验期间不参加任何系统体育活动,实验前后测试男女童肺活量指标及台阶指数.研究显示运动素质训练与跆拳道专项技能学习相结合的有氧训练能够大幅度提高男、女童的肺活量及台阶指数,性别之间并无显著差异,这种训练方式对增强呼吸及心血管系统机能具有更明显的效果.其训练为提高儿童的有氧适能,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外军队格斗训练的内容及成效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我军格斗训练的问题,对我军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对策,旨在为我军跆拳道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短跑运动训练相关理念与实践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全面分析了我国短跑项目训练中尚且存在的理念与实践上的问题,分析认为,在训练理念上,我国田径训练缺少明确的训练理念作指导,对该方面训练的系统性认识不足,高水平训练的个性化趋势不突出,忽视有氧练习在短跑训练中地位,没有解决好速度是短跑核心问题等均是较为突出的问题;认为在训练实践上,比赛与训练的关系尚需理顺,需要弄清全程跑的节奏,以保持运动员个人特有呼吸节奏。  相似文献   

14.
跆拳道选修课学生选课动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在高等体育院校中更好地开展跆拳道运动,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体育学院等体育院校跆拳道任意选修课学生选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学生对跆拳道课的学习兴趣呈上升趋势,选修人数增加;男女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等因素在选课的动机上有一定的共性,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和实验研究等方法,对现有军人体能训练理论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合军人体能训练与战斗力生成的关系、体能训练与军事训练的关系、体能训练的政策法规建设等问题,提出军人体能训练与作战准备周期相对应的周期训练理论,为确保我军官兵在执行军事任务期间保持最佳身体状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运用Arizona大学的观察体系方法,对韩国跆拳道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的指导行为进行了分析归纳。结果表明:韩国跆拳道教练员在平时训练时的指导行为大致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技术指导、动作意见反馈、选手管理等方面。通过归纳分析跆拳道强国韩国队教练员的指导行为,为我国的跆拳道项目日后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实地考查、文献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吉林省跆拳道运动现状进行相关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吉林省跆拳道竞技水平在国内外处于中低水平,各地区水平差距较大;教练员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低是影响跆拳道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高水平的训练、比赛环境、竞赛体制、对外交流、裁判队伍、经费等问题也是制约吉林省跆拳道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对现实体育教学的简单性思维进行反思,并对体育教学所蕴含的复杂性和复杂性思维的引入予以探讨,指出研究体育教学的思维方式将从简单走向复杂,复杂性思维将引领体育教学研究走向新的方向,同时展望未来体育教学的复杂性范式。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跆拳道国家级裁判员现状调查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07年全国国家级跆拳道裁判员学习班的50名裁判员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我国跆拳道裁判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旨在为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裁判员培养道路、加强我国裁判员队伍公正执法以及促进竞技体育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