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木工程专业对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要求较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提出土木工程专业一流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其包括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为载体选拨一流学生;以"科技竞赛"为导向培养一流人才科技创新能力;以"专业竞赛"为平台培养一流人才工程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加强实践教学各个环节、搭建实践训练平台,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善于钻研以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与开发,使学生在实验课程、毕业设计、科研活动及参加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中得到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机器人竞赛为高科技创新活动,利于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构建以机器人大赛为载体的创新活动体系,将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基于我国机器人大赛,构建了以技术基础、扩展技术与工具、专用技术与工具、机器人专用平台四个层次的机器人知识训练体系,制定了以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工程项目管理能力为框架的系列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内容。  相似文献   

4.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一个崭新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影响,同时,强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的认识,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通过探讨深化改革现有的实验内容体系,系统分析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增加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综合性实验,添置部分通用的基础仪器,配备新的软硬件实验环境,制定有效的学生选拔、指导教师配备的管理办法,建设一个侧重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平台.该平台的建设不仅训练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增加师生互动交流,还可以帮助学生承接科技实践项目,极大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落实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文章以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汽车电助力转向系统模拟示教平台开发”的体会为例阐述并分析了其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学生学术视野以及增强学生科研创新意识方面的效果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配合我国教育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适应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赋予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协作精神,对体现动手能力训练的实践课程进行改革已迫在眉睫,在教学体系上尝试增设专门的创新设计实习,建立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全国性创新设计大赛等各类大赛、教师科研项目、生产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对接平台,使工科大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大学生创新大赛、生产企业技改课题等不再仅限于部分学生的大学生课外活动,使学生能系统地接受创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并且实验项目实行开放式,使学生不仅在教学环节中得到训练,而且引导更多的学生课外延续自己的项目,进一步完成课题,取得有效成果.  相似文献   

8.
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医学生的角度介绍了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过程的收获和体会,旨在为全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推广、医学本科生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构筑科研训练平台是提高理工科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按照学校制定的以培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创新能力强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定位,通过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构筑科研训练平台对提高地方高校理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存在系统性不够强,实验方向和实验手段单一等问题,提出了依托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将竞赛题目教学化、实验化,以激发学生对光电技术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通过学科竞赛为导向,建立以课程实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学科竞赛等三个层次的光电综合实践教学平台。该实践教学平台经过近四年的运行和实施,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文化竞赛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德州学院学生参加“美新杯”中国大学生 iCAN 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为例,构建了由大学生竞赛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校级管理机构、院系管理机构、实践教学平台、指导教师等六大组织架构组成的“六维”育人管理模式,并在各项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的实践中予以实践,显示出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在线切割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通过开设二维创新线切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努力使实训课程任务贴近工程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引进先进设备,积极组织创新加工操作培训、搭建开放的线切割加工平台、改造现有装备、支持大学生制作各种创新作品、参加国内外创新竞赛,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湘南学院学报》2020,(2):77-79
面向社会需求,建设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系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基础化学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的运行管理机制、创新训练环境、创新项目来源、实践教学模式、训练工作模式等方面,对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的建设开展了积极有益的实践与探索,从而有效地发挥其在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现代工程训练为中心,建设大学生创新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参与比例和竞赛水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创新平台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善于钻研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课程设计、创新制作及参加大学生各类创新大赛中得到锻炼,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5.
为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崇尚科学和追求真知的积极性,中国石油大学成立了大学生理科创新中心,负责全校各专业低年级大学生的理科类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协调师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自主创新项目的立项及管理,组织参加或承办高水平课外科技竞赛、理科类学科竞赛,并积极创造条件为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等课外科技活动搭建平台。既理顺了管理,也有利于资源的合理调配,为夯实工科专业的数理化基础、提高工科大学生的理科创新能力探索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创新能力下滑是目前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面临的日益迫切的问题。西南交通大学实施的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计划是很有效的举措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国创项目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等项目的关键影响因素,明确了实施校院、依托实验室、指导教师和参加学生之间的关系,理清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开放实验室平台提高工科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实验室平台建设是提高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为例,提出了开放实验室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利用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更好地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工科学生走进实验室,对培养工科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训练,轻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培养的问题。而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社会对创新型人才迫切需求。高校应基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平台、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学科知识技能竞赛机制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创新、面向实践的平台群,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0):225-228
针对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构建了网络化、共享型、开放式电类专业基础课程平台。该平台构建了多种资源的课程教学平台,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2部分;构建了网络教学平台与课堂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科竞赛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驱动,构建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从基础到实际工程实践得到系统全面的训练,为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平台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主要基地。为了探讨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平台的有效管理模式,根据普通本科院校教学特点,将重点实验平台管理与大学生科技制作、大学生创新性研究及本科论文设计相结合,探索利用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与途径。结果显示:利用重点实验平台,通过指导学生系统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科研方面得到初步训练;同时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考研成功率和就业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