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今知识社会,人们呼吁欧洲大学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技能和鼓励学生终身学习来增强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灵活性,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这种就业能力在现代社会被予以极大重视,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和公平联系在一起。然而,对就业能力的重视是与“市场导向”或者“实用”大学的出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这两种大学的出现,大学的压力变大以至放弃洪堡的大学自治理想。  相似文献   

2.
学生社团在学校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校校风学风建设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变革,学生社团建设在应对这种变化的过程中,如何提升社团成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出现的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普遍低于理论知识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阐述了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教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就业素质和能力,使大学生走出校门就可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既是帮助大学毕业生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实现由顺利就业到满意就业转变的需要,也是独立学院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提升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内在要求。应从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核心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高校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给高校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强化素质教育,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零试用期”的要求,是高校应用写作教学改革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从制定课程目标、拓展思维能力、教法改革、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技术也获得了高速发展,对电子技术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重了高职学生电子专业的就业压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职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进行设计,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掌握更多的电子技术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高职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不断提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以就业教育为中心内容,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技能型、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基于此,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在以后的就业和社会活动中,能进一步的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技能,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实现提高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目标。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着眼从事岗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考虑学生所学专业、整合教材四个方面,对中职语文教学职业能力培养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提高高职生英语语用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秋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3):102-103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现状以及就业市场对于高职生英语语用能力的要求使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强化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变得非常重要。因而,高职英语教师必须加强业务进修和学习,提高对学生语用能力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以更科学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以此来强化学生英语语用能力,使他们在未来就业时能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学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加强高职生的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势在必行。因此,应从认知过程情感化、求知过程主动化、对话讨论经常化、学习知识网络化、教学方法多样化等五个方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际交际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主题,其任务是要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统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行之有效的,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体验,使学生虽掌握了理论知识,但获取知识能力、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差,这根本不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恰好顺应了社会潮流,为培养适应知识经济的社会的人才带来了希望。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突出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就业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人们对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多地给予关注,开始从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转变。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减轻就业压力,我院对实验、实习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大了专业实验和毕业实习的教学改革力度,使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从而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宽就业渠道,促进了学生独立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就业能力的提高,更好地适应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国家关心、社会关注、学校重视的民生问题。缓解和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问题,既要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良好环境,也要靠学校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承,但根本上取决于高职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能力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就是借用波特先生的钻石模型来构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探索价值观在就业能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为残疾学生的社会化奠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实践能力是通过实践来获取知识再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主要指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是包括特教学校在内的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造成残疾学生实践能力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残疾学生生理上的不同程度的缺陷,使残疾学生身心尤其是智力和心理的发展、认知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实践能力得不到正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既有研究的梳理,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应由方法能力群和社会能力群构成。结合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指出大学生在职业认知、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积极探索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条件,进而构建由培养模式改革、校园环境熏陶、全程就业指导组成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动态跟进模式。最后,从工作机制、人本化的咨询服务和个性化的就业帮扶相结合、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提高等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措施,使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自适应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就业环境整体堪忧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失使就业难问题雪上加霜.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失包括职业认同缺失、知识与技能不足、社会资本薄弱、个人适应能力较差四个方面.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就业能力成为亟需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操作层面必须对学生实施全程化个性化就业指导,培养良好的就业素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6.
很多中职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程度参差不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听、说、读、写能力差,我们应针对职中学生的特殊性,对中职语文课程进行大胆改革,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应着重语文应用教学,使学生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就业、交际和学习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一般可在写作、口语训练、书写、阅读四个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的一个外力,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力,外力的作用往往无从发挥。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充分保障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在未来社会上的长远发展力。文章从学生、从教师、从学校三个方面指出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即从学生出发,使其明确学习动机,树立自主学习意识,从教师出发,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策略,加强课堂引导;进行教学改革,完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陈同林 《考试周刊》2013,(48):170-171
本文以《化工分析》为例,就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方面作了阐述,以期使学生就业能力有很大提高,对培养有职业能力的高技术人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生基于学习体验对于中职学校的满意度反映了中职学校教育质量。依托江苏省领航计划50所中职学校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中职学生学习投入对学校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职学生的学习投入与学校满意度自我评价处于中上水平;课堂参与、师生交流、课后学习时间对学校满意度评价有明显的正影响,而课后娱乐时间对学校满意度评价有明显的负影响;就业能力在学习投入和学校满意度评价之间起中介作用,学生课堂参与及师生交流可以通过就业能力间接影响学校满意度,课后学习时间仅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时间接影响学校满意度。需要通过制订就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后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等手段来提高中职学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在化学新课改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高中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过程的作用。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探究科学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