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基于对政治学领域存在的五种代表性绩效观的分析,借鉴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的制度变迁理论,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制度的四个阶段的历史演变过程做了梳理,指出了新中国政府绩效制度变迁的三个发展趋势,概括出新中国绩效管理制度变迁的独特模式,即诱发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统一、通过渐进式改革维持断续性平衡、"问题-政治-政策"之多元汇流,剖析了绩效管理制度变迁的六种动力学说和四种路径依赖,并对路径依赖之所以产生的三种效应,即成本担忧效应、制度协调效应与集体博弈效应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政府绩效管理改革的理论共识和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2.
受准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及我国职业教育模式中多种制度错位的影响,农村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发展滞后,而且供给制度也产生了“路径依赖”。要退出这种非绩效的封闭状态,当前政府需要做出临界最小努力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直到农村职业教育趋于平衡,再实行诱致性制度变迁或制度变通的多元供给,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公共产品来供给,这是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3.
历史观和结构观是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分析制度变迁的两个重要维度。40余年来中国高职招生制度按照依附普通高考、实施分类考试、构建职教高考的逻辑递嬗演进,经历了制度生成、制度分化、制度独立三个发展阶段。宏观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直接推动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高职招生制度的生成。中国高职招生制度从依附普通高考阶段向实施分类考试阶段的变迁存在着明显的路径依赖,但是,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职教高考意味着必须打破路径依赖。打通利益调整之路与理顺变迁动力机制,是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实现高职招生制度变迁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博士后政策是博士后制度的重要支撑,为打造高水平的博士后人才队伍提供了保障.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对博士后政策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我国博士后人才培养政策经历了创立试行、快速增长、稳步提高、加速提升、创新发展五个阶段的变迁.我国博士后人才培养政策表现出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且存在制度微调、制度置换和制度转换的制度变迁形态.破除路径依赖,进行制度创新是我国进一步优化博士后人才培养政策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5.
博士后政策是博士后制度的重要支撑,为打造高水平的博士后人才队伍提供了保障.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对博士后政策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我国博士后人才培养政策经历了创立试行、快速增长、稳步提高、加速提升、创新发展五个阶段的变迁.我国博士后人才培养政策表现出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且存在制度微调、制度置换和制度转换的制度变迁形态.破除路径依赖,进行制度创新是我国进一步优化博士后人才培养政策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6.
农村家族制度的变迁困所面临的制度环境而异。在封建社会,它是与落后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一项有效制度安排,其形成具有路径依赖倾向。在当前过渡时期,因区域发展差异,其变迁呈现出两种趋势:消解或回复,但它在组织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等方面却有显著的绩效,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我国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然而,由于新供给制度的路径受初始制度安排的影响,制度变迁显示出强烈的路径依赖特征。如何退出这种非绩效的封闭状态.是建立现代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发展与高等教育政策调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我国地方高校在规模迅猛扩张的同时,普遍陷入了多重发展困境之中。从制度变迁的类型和路径依赖两个角度来看,这种困境产生的制度根源有两个:一是以中央政府为主体的激进式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局限性,二是对传统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路径依赖。今后高等教育政策调整必须遵循两个基本的指导思想:一是弥补激进式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局限,二是摆脱对传统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行理论综述基础上,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农村金融缺口产生的原因、非正规金融的演变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进行探讨。文章认为,我国农村金融缺口是正规金融功能性缺失和国家长期金融抑制政策共同作用的产物。金融缺口产生了获利机会,而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是对这一利润机会的理性回应;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金融制度变迁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仅仅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是一个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经济基础演变引发国家对金融制度重新思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是非正式制度建设,其特点是制度供给相对不足,变迁路径依赖性较强,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复杂性和自身规定的内涵,在变迁和创新中存在固有缺陷.采用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等方式将正式制度的建设与非正式制度结合起来,可创新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扩大农民自主权"是农村初始改革的关键起点.从"治理"的视角出发考察农村20年制度变迁,认为改革在历史的进程中建构着一条"自我强化"的路径.即"扩大农民自主权"与"治理转型"的互赖过程(1)通过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而形成农民自我治理的发展;(2)经治理的传递性而促使国家层面的治理变迁.因此,"路径依赖"使改革积累了巨大绩效且为后续的改革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经历了渐进性制度转换、探索性制度置换、建构性制度微调等三个阶段。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可以发现,政府决策和社会市场需求等宏观性因素影响着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学习效应、协调效应、适应效应及高昂的运行成本等阻碍性因素使劳动教育政策变迁产生路径依赖。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动力来源于政府、市场、学校三方的权力博弈。如何抓住制度创新的重要契机,不断突破路径依赖,是我国劳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形成了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的路径依赖。这种方式在高教转轨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各项宏观政策的确立,强制武变迁不利于高教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强制性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弊端和形成此种路径依赖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突破高教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即实现高教制度变迁方式由强制性向诱致性或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的方式转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欠发达区域农灌水费制度的变迁应是一种国家正式制度与区域非正式制度相兼容的变迁,也将产生较高的制度绩效。笔根据欠发达区域农业,农村、农民的现实处境和我国当前的区域发展政策取向,设计了欠发达区域农灌水费制度变迁应选择的路径和运行模式,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绩效预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价值取向为依据,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生评价制度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两大类型,指出利益诱致与驱动是学生评价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而评价制度供求的非均衡状态是学生评价制度变迁的外在原因。本文最后提出,学生评价制度发展要以政府强制性变迁为主,实行渐进式变迁,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路径依赖,要加强制度学习,在继承与学习中进行创新和超越。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大学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大学制度形成与变迁的路径主要依赖于“延安模式”和“苏联模式”,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使这一“路径依赖”得到强化,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制度变迁的这一“路径依赖”已逐渐减弱。突破大学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束缚,加快大学制度创新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制度变迁初期 ,中国农村地区所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能够推动农业经济乃至总供给曲线迅速外移右旋的原因在于它的制度尽收益和路径选择。一方面 ,这一制度装置通过路径依赖作用和增加社会净所得、并提高经济效率的制度变迁路径 ,即诺斯制度变迁模式Ⅰ所产生的低廉的制度变迁的经济、政治成本 ;另一方面 ,它通过规模经济、外部性的内在化、经济风险的克服而实现的旧制度所潜藏的巨大外部利润。  相似文献   

18.
自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制度的变迁经历了四个阶段,管理日趋规范和完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制度变迁的深层结构包括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选拔制度,政府的理性选择和高校的理性选择使制度变迁出现较强的路径依赖现象,但在制度变迁的历程中也出现了制度微调、转换、置换甚至制度断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的转型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民办高校从初创阶段开始转向提高、完善阶段,学校治理结构由不规范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向严格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转化就成为民办高校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然而,这种有利于组织效率改进的制度变迁却没有普遍发生,民办高校目前处于治理结构的转型困境。本文运用路径依赖理论,从初始产权结构、制度预期和传统文化等角度分析和揭示了民办高校治理结构转型困境的路径依赖效应,阐述了要超越和克服路径依赖,必须将注意力集中于发挥国家和高校管理者等制度变迁主体的积极作用,从而使民办高校治理结构脱离无效率的"锁定"状态,步入有效率的演进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影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演变的深层结构包括经济体制变迁、政治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创新。研究生教育在其变迁中呈现出强劲的路径依赖是政府对研究生教育资源的理性选择的结果,而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的动力主要是国家的立法行为和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权力博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