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学生们专注的眼神;听,学生们会心的笑声.孩子们是在看儿童剧吗?不,他们正在上一节数学课.这节自然流露、质朴无华的数学课,让所有听课的老帅感受到此课没有做作,整个教学过程无痕,而教师的良苦用心却处处有痕.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在数学课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概念教学历来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难点,而“素数与合数”的概念,属于数论初步知识,是规定性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对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学习难度.如何帮助学生在具体中理解概念本质?如何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感?夏永立老师设计执教的“素数和合数”这节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课例.是一节很有深度的教学设计,本课的教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今天是二年级新学期开学的第二节数学课,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这节数学课教学的知识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数一数的活动,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田红 《湖北教育》2004,(11):45-45
今天是二年级新学期开学的第二节数学课,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这节数学课教学的知识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数一数的活动,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学(一)】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师:(电脑出示全国十运会吉祥物“金麟”)同学们,看今天的数学课谁来了?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跟着“金麟”到十运会去看看,好不好?  相似文献   

6.
教学数的整除时,我县先锋小学邓平松老师采用“自学——讨论——讲解——小结”这一新的程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简略地评析如下。教学开始,教师说:“这节课,我们学习‘数的整除’(板书课题)。要解决两个问题:什么是整数?什么是整除?”〔注:数的整除单元概念较多,且独立性较强。教师开门见山,明确指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有利学生集中精力把概念学深、学透,从而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万事开头难。怎样上好第一堂数学课呢?下面是几位小学数学老师的想法与做法: 王老师说:第一课要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之中。一年级第一课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看扉页画来进行:小朋友,听说你们都会数一到十的数,老师今天来看看谁数得好。现在打开书的封面,看这张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一所学校,一面红旗,一棵大树……这上面就有一到十的数在里面。然后告诉小朋友,数学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上,举办了首届华东地区"苏派"教学高层论坛系列活动,笔者有幸参加并应邀主持数学论坛,有机会听了四节华东地区的名师同题课《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收获很大,下面就罗鸣亮老师和李桂芳老师分别执教的这两节四年级数学课,谈一些体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比较难上的课。一方面,这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比较抽象枯燥,对于中年级学生来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节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内容是“电话费的计算”。一节普普通通的数学课,却蕴含了一个极其深刻的道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有让数学回归生活,才能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也才真正体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课上有不同的发展。课前,老师让学生利用国庆节去调查有关电话费的计算,可以问爸爸妈妈,也可以自己去邮局打听,同时可以去看海报……上课了,老师拉家常式地问学生:平时喜欢打电话吗?在什么情况下打电话,一般打给谁?学生对于这样自由的上课方式非常喜欢,师生交流气氛十分融洽。在这样一种宽松轻快的环境中,老师揭示了课题:今天这节课…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设计应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只有情境适合了才能有效地将教学活动开展下去,所以,教学情境成为了教学的突破口,一节课的质量如何最根本是看这节课的教学情境是怎么样的,好的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内容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地交融,更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如果教师能将学生引领到一个好的情境中,就等于把学生带进了知识的海洋。相反则可能会让学生觉得课堂学习是个索然无味甚至痛苦的过程。因此,教师自觉地培养并提高教学情境设计能力便是当务之急应该。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彭彩霞:培养数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也遇到了一些困惑,所以本学期我们选取了“在大数认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研讨专题.这之前,我们围绕专题进行了学习和研究,今天又听了沈老师和谭老师的两堂课.下面,我们就以这两堂课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有效培养数感的认识.沈学文:“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学生通过估计、动手操作验证、交流信息这一过程,充分认识1000以内的数,感受1000以内的数,他们的数感也一步一步得到建立和培养.在数学生人数这一环节,他们学会了顺数和倒数,真正体验到了大数的产生和作用.在课的结束部分,通过引导学生猜数,渗透了数的大小比较,为以后的知识作了一个较好的铺垫.在教学之后,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当学生对1000以内的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感受以后,如何指导他们将这些数运用到他们的生活中去,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请老师们指点.谭华“:1亿有多大”这一节课,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验证、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有多大.在课的开始部分,我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想像1亿有多大,学生的想像大胆而又奇特;在活...  相似文献   

12.
最近,县实验小学姚娟老师上了一节三年级数学课,内容是“乘法分配律”。我们听后,认为她在这节课中不仅加强了“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教学,而且注意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仪学生学得主动。现将这一节课的教学情况介绍如下: 一上课,复习八道口算题。(略)师: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条新的乘法运算定律,叫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呢?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96页看例7,仔细地看这幅图,并思考两个问题:①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②这幅图上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  相似文献   

13.
小结是数学课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某种意义上说,一堂课成功与否,取决于小结是否得法。就像一场戏,精彩的戏,一定有绝妙的收场,给观众留下回味咀嚼的乐趣,从而达到印象深刻、记忆增强的效果。现根据多年来的探索,谈谈小学数学课小结的八种方法,供同行们参考。一、平铺直叙法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小结方法。由老师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梳理复述一遍,让学生再一次明确本节课学了些什么。一般适用于概念较多的教学内容。例如,《数的整除》第一课时,包含有自然数、整数、倍数、约数等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很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14.
在运算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下面结合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的几个教学片段,谈谈自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的。一、让学生"估"出数感课始,课件出示情境图(如图1),并提出问题:观察图1,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么列式呢?  相似文献   

15.
<正>初三第一轮复习已接近尾声,第一次模拟考试马上来临,学生们都投入到了中考备战中。同办公室身怀六甲的王老师,依然带两个毕业班的数学课,还担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我真心被她的爱岗敬业所感动!上午第二节课课间,王老师带着办公室"常客"小伟进来了,看上去王老师有点生气。而小伟看上去比王老师还生气,一脸的不屑,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都不喜欢数学课,觉得枯燥乏味,抽象难懂,这也正是数学教师的烦恼.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用教师的个人魅力吸引学生教师的个人魅力很重要,只有学生喜欢老师,才能喜欢老师的课.专业精深博学多才的教师个人魅力十足.谈吐儒雅平易近人更会让学生喜爱.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加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7.
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与新课改的要求,只有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核心作用,数学课堂才有实效。笔者在教学中经过不断探索,总结出利用“六个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显著。1.提供一个情境,让学生进入学习氛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此,学生在学习新课前,老师必须提供给学生一个与本节课内容息息相关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每位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本节课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学习“反证法”一节时,老师先讲解加拿大人切斯特·朗宁的故事:切斯特·朗宁从小出生在中国的湖北…  相似文献   

18.
<正>每位老师都非常重视教学情境的营造,运用最多的是在欣赏课中用视频介绍作品,音乐作为背景。我认为,一节有很好立意的美术课,一定是一节美的课,是能调动学生情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的课。那么,这种课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不可或缺的。今天我们就来讨论"高中美术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一、对创设教学情境的认识情境是能激发学生情感,使其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学环境。美术课是人文学科(新课程对美术课的界定),因此,只  相似文献   

19.
正看了吴正宪老师的很多录像课,总是感觉时间太短,意犹未尽。她上课清新、流畅,为学生创设一种平等、友好、合作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吴老师巧妙构思和有目的地组织、引导、开启、鼓励,不断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彰显数学的魅力。吴老师执教的"平均数"这节课从游戏开始,两组同学比赛拍球,看哪一组赢,怎么比呢?看似平常的一个问题,却让学生在不知不学觉中理解了平均数的内涵,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  相似文献   

20.
前些日子,到一年级听一节数学课。课堂上,孩子们生机勃勃的学习状态、师生间融洽自然的氛围自是让听课的老师们赞赏不已。其中有一幕情景更是让我反思许多。这节课的内容是“10的认识”。老师带领学生认识了“10”的有关知识后,做了一个小游戏:把“0”到“10”这十一个数字的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