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2.
游爱叶 《新疆教育》2013,(13):141-141
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本文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3.
儿童诗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出现的儿童诗,从教材现状与教学现状入手,发现目前存在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受以往语文教学观念束缚和对儿童诗特点把握不够等问题。为促进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诗的教学,教师可采取“童诗朗读,丰富情感美;童诗赏析,品味阅读美;童诗仿写,感受幻想美;童诗创作,体验技巧美”等策略,努力打造一个诗意化的儿童诗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深入钻研教材的“潜水”本领.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智慧闪烁。教师如何处理小学语文教材,这体现了教师的一种创造、一种智慧、一种理念。教师对于小学语文教材的处理如能体现虚实之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则会呈现一种简约有效之美。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科普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了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改进科普文教学的建议,供同行教师和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陶冶青少年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  相似文献   

7.
陆克珍 《快乐阅读》2012,(19):40-41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工具",它包含着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好教材的指引,正如《论语?魏灵公》所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材对语文教育具有很大的影响。语文教育是国家的母语教育,任何国家对它都很重视。美日都是经济强国,通过学习研究其小学语文教材,对其进行比较,从他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中得出有利于发展我国语文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推广使用,古诗词教学再次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该引导小学生学点什么?文章从认识古诗词的教学价值、挖掘古诗词蕴含的意义、体验古诗词中的各种美三个角度展开详细阐述,对语文教师进行古诗词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育,是通过一定的审美对象,获得一种美的感受,体验一种美的情怀,进入一种美的境界,总之,在孕育一种美的精神。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强烈的人文性特点,给美育的渗透提供了契机,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有意识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也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享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掌握新课程标准,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从兴趣入手,体现语文美;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其创新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教出自己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一直是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得以顺利推行的关键环节。作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将知识传授与美育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懂得欣赏美、发现美、感知美以及创造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美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小学中低段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现阶段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教师除了传授基本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在教材中感悟美,使得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发现美。在语文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有利于学生体验情感,从而真正掌握语文学科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陆少玉 《广西教育》2013,(13):31-3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一是教师的教学要体现人文关怀,二是挖掘文本的人文思想。语文教师要让人文思想浸润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成为身心健康的人。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或记录了作者的生活经历,或抒发了作者的情怀,或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文质兼美,蕴涵着深刻的人文内涵。在语文教学中,正  相似文献   

14.
对于小学语文而言,其最重要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小学生学会对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字美进行欣赏,不断提升小学生自身的审美情趣,进而实现小学生学会如何利用这些优美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这点来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培养,使小学生自身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不断提升,帮助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使用的语言对于小学生语文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做好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特点出发,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明确要求了小学语文应当注重“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在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穿插适时的口语交际实践,在实际的交际环境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苏教版教材中也添加了相应的口语模块,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注重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新课标的新要求和新教材中的新板块对教师是全新的挑战,教师如何调整自己教学结构,以适应能力培养侧重点的转移。本文将以苏教版小学教材为例,浅析小学语文教学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郭根福 《云南教育》2001,(23):16-19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是和小学语文教学思想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而小学语文教学思想的演变又直接体现在小学教学大纲之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是指导小学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规定着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它是编写小学语文教材的依据,也是检查和评估语文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发生演变,与之相配套的小学语文教材也将发生演变。因此,我们可以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及教材的演变中,看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脉络。而大纲和教材中所体现出来的教学思想又是和当时的政…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美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审美教育,应重点从如下方面着手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9.
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小学语文更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作为语文教师,教学中就该在学生和作品中架起一道桥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创造的世界,感受其美。教师要在语文材中挖掘以下几种美的要素:首先是生动丰富的起源于自然的文字美。其次是变化循章、错落有致的语言形式和文章结构美。再次是栩栩如生、动人心魄的人物形象美。还有画面与情感有机合而成的意境美。更有丰富多彩、寓意无穷的题材美。还有主题美、思想美、情趣美、情感美……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把握整体,抓住要点,以美育美,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美。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更要促进其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材、小学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剖析,探究教师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