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生活与教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世纪初起,教育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日益趋向科学,成为“教育科学”,而具有实质内容的“教育学”逐渐消失。但是教育科学所导致的教育生活与人的失落,以及教育科学自身的三种危机:知识论的危机、分而不合的危机、意识形态的危机,却使教育学的出现成为必要。同时,无论是失落,还是危机,根本上都是忽视了本真的教育生活,所以,本真的教育学是以“教育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学。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学教育中,教育学不是一个具体的学科,而是一个统称。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分工和学科分化的不断发展,教育研究已经成为一种专业化的工作。教育学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研究者的素质。然而我国的教育科学研究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验研究,都严重滞后于教育改革进程。教育学研究者要努力把教育学教育当作一门学科、一门专业、一个学科职业来发展,积极建立起这一学科自己独立的“人格”、独立的评价标准、独立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3.
“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内涵以及建构,是一个值得反思和批判问题。因为无论是在生命内涵,理解生命的方式,还是在以之为核心的教育学体系上,都存在诸多疑问。根本上讲,“生命实践”教育学对待生命、实践的态度远离了二者的真义,从而使“生命实践教育学”成为“技术教育学”。  相似文献   

4.
关于自我思想道德教育,西方具有丰富的思想资源。西方自我思想道德教育的观念发端于古代,以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和亚里士多德“实现幸福”的自我思想道德教育观念为代表;形成于近代,以康德的“道德主体性”和费希特的“自我完善”的自我思想道德教育观念为代表;深化于现代,以杜威的新教育观和罗杰斯的“学生为中心”教学观的自我思想道德教育观念为代表。  相似文献   

5.
对自身的探究与追问是人类的一个永恒课题。从古希腊戴尔斐神庙的箴言“认识你自己”的告诫到后现代思想家对“人之死”的论断,我们可以看出,人在探索与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也从来没有问断过对自身内部世界的关注与探究。教育学是一门“成人”之学,它担负着人的发展与完善的神圣使命。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与完善,教育学需要深入地了解人、认识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认识你自己”便是一个永恒而又现实的教育学命题。  相似文献   

6.
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协调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纵观历史,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各种管理理论、管理模式的产生和演变,都是以人性假设论为前提的。早期的管理者并不是没有意识到人在管理中的特殊作用,而是他们依据的人性假设前提有所不同而已。在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学说中,对于人性的假设就有“人性善”、“人性恶”、“人性无善无不善”三种观点之分;而在现代西方管理史上,先后出现的科学管理模式、人际关系模式、权变模式就是分别从“经济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设出发的。  相似文献   

7.
你儿时的生活是快乐的吗?你的孩子生活在你给他创造的氛围里是快乐的吗?你自己的求学经历充满快乐吗?你的学生在你给他创造的教育空间里是快乐的吗?——在这样的提问面前,你能够坦言自己是快乐的吗?如果正视现实,你不能不承认,我们的教育并无多少“快乐”可言。我们的教育,无论是来自家庭的,还是来自学校的,都没有把“快乐”确立为教育的主题。仔细深入省察来自家庭或学校教育的悲剧,我们不能不痛彻地呼唤:还教育以快乐!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已经成为燎原之势,已经影响到教育和研究教育的教育学。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学怎么办,就不止是一个老问题,更是一个新问题。本认为中国的教育有别于西方的教育,中国的教育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就应该强调“本土化”。在此基础上章依次分析了教育学“本土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如何“本土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任何教育理论都生长在一定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国,应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的教育理论也应与西方一样得到蓬勃发展。但是,虽然中国很早就有了教育思想,可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中国教育学的发展是从20世纪初由国外“引入”的。回顾20世纪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说中国的教育学一直充当着国外教育理论的“消费者”的角色,而非“扩大再生产者”。这里的“消费者”和“扩大再生产者”是借用了经济学上的两个术语来对教育理论主体进行形象化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超主体的教育认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性主义者强调发挥少数精英在教育认识与实践中的决定性作用。“关系教育学”试图将一种诸主体之间的情境性互动引入课堂、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生活。杜威的“民主教育学”强调通过社会化的学校生活和社区化的公共交流来促进教育知识的增长、传播和有效应用。而波普尔“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的深邃之处,则在于其看到了某种没有明确认识主体的过程在知识增长中的关键意义。然而严格地说,完全把教育认识过程看成一个无主体的自我演进过程并不符合实际,也毫无益处,因而需要一种“超主体的教育认识论”来全面整合教育主体和那种没有明确主体的知识过程在缓解教育中的知识问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文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门学问。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过程,生硬地进行一段爱国主义宣讲,无疑会破坏教学的整体效果,无论是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还是从美学角度都是不允许的。使用“渗透”方法较为恰当。“渗透”这种方法是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的体现,用这种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原则与实践。受教育者接受一门先进的科学知识需要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直至全面认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的一个过程。我们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也应该符合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们的认知、记…  相似文献   

12.
“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内涵以及建构,是一个值得反思和批判的问题。因为无论是在生命内涵,理解生命的方式,还是在以之为核心的教育学体系上,都存在诸多疑问。从根本上讲,“生命实践”教育学对待生命、实践的态度远离了二者的真义,从而使“生命实践教育学”成为“技术教育学”。  相似文献   

13.
收到你的来信了,得知你在读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作,我很高兴。你在信中说: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指出,“教育要适应并促进学生发展”;而面对现实,可以说现存的学校教育不是在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是扼杀学生的发展;你很困惑。我不一定能解你所惑,但就学生发展的问题,倒正想和你说一说。  相似文献   

14.
历史的真实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并无近代西方学科化意义上的教育学,中国近现代的教育学也多数是舶来品”,即便是当前正在全面推进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其理念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其推进方案也主要是参照国外先进的课程与教学论设计的。因此,教育理论的中国化在实践第一线是不能回避的。必须借助中小学教育科研队伍的领头作用,针对中国基础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吴友智 《天津教育》2001,(11):12-13
说当代教育是“苦难的教育”未免太过于悲观,但说我们(校长、老师和学生)不少人正经受一场“教育的磨难”,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知在这样的教育中,我们丢失了多少激情,流失了多少才智,丧失了多少机遇,损失了多少事业。就像需要足够的空气和空间一样,我们也需要“宽松的教育”。这不唯是一种理想的教育范式,而且是已经为不少教育工作者所践行的原则,追求的境界。一———“宽松的教育”是一种遵循规律的教育。它承认人的发展总有一个过程,“不急乃宽”。中国古代教育学有“学不躐等”之说,就包含着要循序渐进、拒绝揠苗助长的…  相似文献   

16.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教育而言,爱更是其核心,其灵魂。西方教育家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我国名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说得更直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是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是其教育艺术的核心。但是,要做到真正爱学生是很难的。台湾教育学家高震东就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其实,在我看来,爱学生之难,主要难在对“爱”的理解,对“爱”的解读。很多老师自以为自己很爱学生,结果未能起到好的效果,未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和尊重,有时甚至是事与愿违。那么,何为爱学生呢?我认为爱学生就得走进学生的心里,做到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赏识学生、感动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各种教育理论尤其是西方现代教育理论不断地被介绍到我国并运用到教育改革实践中,但这些教育理论往往是“我方唱罢你登场”水土不服,难以生根。俗话说:“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经过二年的初中历史课异步教学实践,我发现自己踏上了一条成功之路:异步教学无论是作为一种教育理论,还是作为一种教育模式都是适合当前新课程教育改革精神的,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下面我把自己的实验情况作一下总结:  相似文献   

18.
教育需要智慧。其实,教育就应是一种大智慧。 教育的大智慧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智慧的本质是“认识你自己”。卢梭说:“我觉得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相对于其他社会实践和其他学科领域而言,对于人的“知识”教育学中更是“最为有用的”,然而.事实是,关于人的“知识”又是最不完备、最为薄弱的。教育离开了对人的认识、对人的理解,还有什么智慧可言?还能称其为教育吗?  相似文献   

19.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我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功能认识,即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在于知识,而在于道德,在于培养人性之善、人性之美。西方古代对教育的认识亦如此。  相似文献   

20.
审视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整个发展历程,“引进”成为中国教育学形成和发展的起点,此现象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是‘时代的客观需要。”但“引进也导致形成了一种照搬外国教育学模式的倾向”,而且不少教育研究者不加批判地用西方的话语去诠释中国教育实践,参照西方的理论框架去比照中国的教育实践,以至于中国教育研究结不出中国自己的教育理论果实,也无法回答中国的教育实践问题。此现象的沿袭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但依然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观。当然,期间的原因是较为复杂的,但就整个教育学的发展而言是较为“悲壮”的。审视近年来的诸多教育研究成果,堪称为立意新颖、见解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