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比热容概念教学的学情、教材和难点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教师教学实践中的两种教学路径对比,给出了基于科学性和生活化的比热容概念教学的设计。将比热容物理量概念进行分解,以"吸热升温"这个生活化的实例引发教学,践行了"从生活走进物理"的课程观与教学观。  相似文献   

2.
对苏科版“物质的比热容”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教学建议,以突破教学难点。创设真实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还原比热容概念的建构过程,稀释概念的物理意义;合理运用类比法,软化概念建构过程,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物理上“比热容”一节中,安排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就是拿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水和煤油各一杯,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它们加热,利用液体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变化情况(如课本中的实验装置)。可以看到,煤油的温度升高比水快。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对水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对比热容教学设计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型液体比热容测量装置与方法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利用双量热器电桥电路测量液体比热容的实验装置和利用电压比值计算比热容的实验方法.为了解决传统的液体比热容测量过程中存在的温度读取误差大、电流不稳定、易短路、单次测量引入随机误差的可能性大等诸多问题,采用了由热敏电阻和非平衡电桥组成的测量系统,将温度测量量转化成电压测量量,并从传统的比热容计算公式出发,结合比值处理的新方法,给出了含有电压参数的比热容计算公式.新装置和方法不仅节约了测量时间,简化了测量过程,也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同时与传统装置相比,该套测量装置和方法在进一步实现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处理上具有很大优势,也适合工业上高精度的液体比热容测量.  相似文献   

6.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观察比较比热容表,发现、总结其特点。 4.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生活现象。  相似文献   

7.
混合法测量固体比热容实验一般采用蒸汽加热器对被测金属块进行加热,但用它测得的金属块的温度不准确,从而导致比热容不准确。采取水浴法来加热被测金属块,能够得到一个热平衡态的温度值,从而获得准确的比热容。  相似文献   

8.
1.根据定义确定比热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根据定义可以求物质的比热容.  相似文献   

9.
学习比热容     
1.比热容的含义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相似文献   

10.
正比热容概念: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学生对比热容很难理解,原因有二.1.概念很抽象.2.学生要反推实验结论.比热容的概念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而实验原理是吸收相同的热量看温度上升的高低.需要学生反推结论,学生本来就对抽象的问题很难理解,更何况再要转一个弯,使抽象的变得更抽象.针对这一个教学难点,我这样处理:首先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感觉这个问题不抽象,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1.
乔通  葛威虎 《中学物理》2023,(16):21-24
当前比热容概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情境设计不合理、问题提出不恰当、学生无法理解实验设计思路、实验结果含义不清等.为了有效解决相关教学问题,依据教学重演律,模仿科学史上比热容概念的发现过程,重新设计教学,最后得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李希  董鑫鑫  邢红军 《物理之友》2022,(9):19-21+25
立足物理学描述范式,通过显化比值定义法,对电流概念及其定义式的得出进行符合思维逻辑的教学设计,以期为电流概念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先使其中的一个量保持不变,研究其余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再使另外一个量保持不变,研究剩下的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最后得到三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这就是控制变量法.  相似文献   

14.
指出传统振动法测气体比热容比实验的不足之处。设计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通过改变气流方式以降低振动小球与管壁的碰撞机率,控制振动小球的振幅使之更接近简谐振动.并利用原有的光电计数仪,调整计数次数.测量显示,实验值更接近双原子的比热容比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冷却法讨论了盐水比热容的测定方法,揭示了冷却法测定盐水比热容需要保证的条件,最后通过实验给出采用不同盐水浓度测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比热容的探究一直是初中的难点,教材(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中提供的实验操作较为繁琐且误差较大,往往导致概念难以建立,建立后的概念又由于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学生又难以理解.笔者认为,若能大胆重组教材结构,改进探究实验,建构“身边的物理”,采用如下的探究流程,则效果较佳.一、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前提问题引入:美丽的江南水乡———无锡已步入冬季,夜晚睡觉时,辛劳了一天的妈妈常给我们准备好热水袋,关于热水袋,你了解多少?1 .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有什么关系?与水温升高的多少有…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电热法测液体比热容实验中误差的原因,介绍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载体.初中物理主流教材版本多样,针对某一节知识如比热容,教师可以从新课的引入、实验探究的编排、概念的归纳和情境的应用四个方面入手,对各教材进行分析,取长补短,对所用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完善和拓展,使得所教知识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19.
许多学生对物质的比热容感到难以理解。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什么特性?为什么用“比热容”这三个字?比热容这个名词生活中不常用,大家感到陌生、抽象。比热容的概念涉及质量、热量、温度三个物理量,学生对定义中为什么要同时满足“每千克”和“温度上升1℃”这两个条件感到不可理解。比热容的单位为什么这么复杂?还有不会用比热容知识解释有关的生活、自然现象。为突破这个难点,建议采取下面几个层次,帮助学生理解。  相似文献   

20.
郑渊方 《物理教师》2014,(12):32-34
在固体压强教材分析、固体压强概念得出的思维过程和研究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教学理论对8年级压强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和以学生为主体等思想的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