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省属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省属高校通识教育能够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为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当前我国省属高校通识课程建设存在缺乏深入顶层课程设计、课程目标模糊、课程管理失位和课程评价滞后等问题。为此,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探索和努力:一是根据大学生关键能力和通识素养设计通识课程;二是加强有效管理和领导,促进通识课程各主体间的合作与协调;三是促进通识教育间跨学科交流,发挥通识课程的溢出效应;四是建立参与式的通识课程评价制度,提升课程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新文科背景下,地方财经类高校应重视学生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通识课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地方财经类高校需要对现有的计算机通识课进行改革,融合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先进理论知识,以适应新财经的需求。本文对财经类高校的学生培养需求进行分析,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基本要求》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提出针对地方财经类高校计算机通识课的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讨教学和考试的具体改革方式,有助于培养地方财经类高校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新文科背景下,地方财经类高校应重视学生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通识课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地方财经类高校需要对现有的计算机通识课进行改革,融合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先进理论知识,以适应新财经的需求。本文对财经类高校的学生培养需求进行分析,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基本要求》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提出针对地方财经类高校计算机通识课的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讨教学和考试的具体改革方式,有助于培养地方财经类高校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偏远地方高校财经类专业培养定位与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给出了偏远地方高校的定义。简述了偏远地方高校财经类专业教育现状、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从改革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注重通识教育四方面作了探索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高校书法教育最早应追溯到20世纪初,但作为专业教育始于至六十年代。其现状主要是:过于专业化,通识教育不足;从全国来看,存在地域性差异;生源及毕业生就业实际严重制约高校书法教育的发展。高校书法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高校文化传承功能的一种体现;对传统书法传承的担当;是高等教育一项重要内容和人才培养有效途径之一。高校书法教育再定位思考:各类高校应增加书法通识教育的内容;专业教育要结合学生就业实际,注重艺术方向的拓展与书法文化方向的多元。  相似文献   

6.
张晓明 《文教资料》2008,(3):199-200
高校通识课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包括:更新教学观念、跟踪前沿教学理论的能力;调整、更新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学研究的能力;课堂教学创新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其他教学相关能力.要发展通识课教师教学能力,需做好组织保障、理论支持、培训机制三个方面的工作.而欲彻底解决通识课教师教学能力欠缺的问题,必须对大学观做出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法学专业中,商法课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将课程思政融入商法课中,不仅对整个高校法学专业发展带来影响,还为高校法治人才培养指明方向。因此,文章以高校法学专业商法课为例,从商法课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要求和内容、商法课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设计、商法课课程思政融入教育全过程三个方向出发,研究了课程思政融入商法课的有效路径,以期将思政元素融入商法课教学中,深度挖掘商法课中蕴藏的思想及精神内涵。研究表明,随着课程思政逐渐融入商法课课程中,能够使商法课课程兼具法学知识与思政知识,为培养德才兼备且思政素养较高的法学人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国内高校在提倡和发展通识教育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三个方面:一是要树立起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最根本的通识教育理念,这与我们常说的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在一致;二是通识教育要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三是通识教育要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结合以上三个方面,从高校的课程设置角度考虑,在高校开设不同层次科学史课程是较好地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国内外7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案例,对社会科学领域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在培养目标方面,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注重跨学科性,兼顾学术性和应用性,在尊重学科知识逻辑的基础上形成各自办学特色;在课程设置方面,通识类、公共类、专业类、发展类课程紧密结合,国内相对注重专业教育,国外相对关注通识教育,课程设计表现出课程模式多样化、课程内容差异化、课程设置特色化特征;在培养过程方面,国内外高校注重构建体系化、常态化的学业学风机制,国外高校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相对更加规范化、精细化和专业化;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已形成特色化的实践教学设计.未来,我国高校应平衡三种高等教育哲学观,重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定位;关注通识素养与通识教育,构建嵌套型课程体系结构;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呼唤从"教"到"学"的范式转换;拓宽实践平台与活动模式,构建有机融通的要素链.  相似文献   

10.
开展通识教育成为国内高校的共识,艺术审美类课程因其开设时间长、贴近通识教育理念而成为各校通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独立学院中开设最为广泛的通识课类型,艺术审美类通识课在课程体系、教学理念、教学效果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种种问题,文章试图从管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层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通识教育在国内外实施了多年,教育部也一直推动人文素质教育,但国内对此认识不一致。国内一流研究型大学实践着通识教育,而且还成立了"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国外常青藤高校有成熟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实施方案。地方高校是否也可以实施通识教育?由于认识不一致,国内地方高校实施通识教育时在如何正确认识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如何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如何处理通识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对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科学设计适合地方高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和管理体系,注重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专业通识教育应以培养能力为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通识教育不完全是专业教育的基础。通识教育应注重思维方式这些深层次素质的培养:要注重对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要注重与专业教育的联系而不是与之脱节;要注重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实施。新闻传播类专业尤其应当如此。知识面的拓宽不以量为旨,重要的是要求质,要注意优化知识结构,注重能力的培养:首先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是以写作能力为主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艺术教育自古以来在中西方高等教育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中的“六艺”和古希腊罗马时期学园教育体系,至今仍对人类精英培育产生着影响。当前中国高校艺术类通识课程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艺术类通识课程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从课程次序排列、模块设置与重心引导等方面补充前期教育的不足,应注重教学内容的融合性,尝试教学方式的开放性,以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要修订艺术类通识课师资建设方案提高师资标准以增强育人品质保证。  相似文献   

14.
加强大学生通识教育已成为新时代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以某地方高校数名师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发现学校层面存在教育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体系不完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不适切现象;教师层面存在教学知识不足、教学能力有限、与专业优势融合性差问题;学生层面存在自主选择能力差、不能均衡发展障碍;家长层面存在态度漠视且...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校本科通识课教学普遍存在课时紧张、班额大、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为保证通识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教育任务,应从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方法优化、时空拓展四个方面探索通识课教学问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通识教育制度和选修制度的发展脉络得知,国内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在课程定位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通识教育选修课未能充分发挥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功能、选课自由度不高、课程偏重于实用知识等方面。在现有条件下,高校应该将通识教育选修课定位为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并且以学生所学专业之外的知识与技能的拓展为主要目标。同时,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设置应该符合教育民主化的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丁岩 《华章》2013,(15)
形势任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但是当前,高校形式任务教育则呈现出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有效性。实质上,形势任务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识管理。既然是知识管理,就会遵循着知识的转移、知识的内化和转化的相关规律。因此,我们需要从教育的平台,教育的形式以及教育的理念三个层面来应对形势任务教育有效性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教育目标分类对慕课中通识教育课堂内容的科学规建功效甚大,高校的慕课应吸收传统教育的优点来进行转型。同时,高校的任务是对人进行全面发展,通识教育是实现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战略。首先对慕课与传统教育的区别、通识教育与慕课的关系分别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从"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三个维度对慕课中通识教育的课堂内容设置进行探讨。通识教育与慕课的结合能支持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将改变社会的学习生态,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通识课教育体系是一项重要的思政建设和教学改革.健康教育是高校通识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面向”之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载体之一.立足于工科院校开设药学通识课,分析教学模式现状存在的不足与挑战,并提出从内容有机融合、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和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三个方面着手解决,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实践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药学通识课教育有机融合的有效做法,力图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真正做到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20.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理论包括理想常经主义、进步实用主义和精粹本质主义三大流派。中国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的实践中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化素质教育论、通才教育论三种通识教育的理论。两国通识教育理念的差异在于,美国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更加务虚、更加强调精英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自身需求,而中国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时则更加务实、更加平民化、更加强调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