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十多年前,柳亚子先生对一九○三至一九○五年日本横滨新小说出版社的一批署名“曼殊室主人”和“曼殊”的著作作过辨证,他的结论是:“《新小说》上的曼殊室主人和曼殊,是麦孟华而不是苏曼殊,请大家不要再上当呀.”对于柳亚子的这一论断,解放以来,虽然没有人直接提出过异议,但在不少文章和著作中却认为,苏曼殊是《小说丛话》的作者之一.他们说:“1903—1904年连载于《新小说》杂志头两卷的《小说丛话》是梁启超、狄葆贤、苏曼殊、侠人等共同创作的一种新体裁”.因而断言:苏曼殊“在《新小说》杂志上留下了宝贵的谈文学的文字”.这就无形中肯定了《新小说》所署的“曼殊”就是清末民初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作家苏曼殊.  相似文献   

2.
戏曲本色论的内涵及发展刘汉光日本学者河竹登志夫认为:“首先是演员和观众的分离,然后再从演员中分化出剧作者,这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条普遍原则。”①观众的分化出来使戏剧成为观照对象,并日益专业化。演员和剧作者的分离则在各自专业水平得以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剧本...  相似文献   

3.
让教案暂停     
尹亚萍 《江苏教育》2000,(11):41-41
常听不少人说,“老师上课是演戏,剧本就是教案。戏演得是否精彩,关键要看剧本。”教案编写得再精细,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学“倒数的认识”,学生学习完“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一概念时,就有学生说“0没有倒数”,可这一知识点老师备课时安排在“求一个数的倒数”中学习;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一门科学,但是数学教学却是一门艺术。夸美纽斯说过:“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教育人使用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数学教师的语言特别要讲究艺术性,真要像剧作者在剧本中斟词酌句、演员在舞台上处理台词一样,使用艺术性很强的语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及丰硕的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5.
《清素庵》中的人物命名很有特点,男主角的名字都有“清”字,女主角的名字都有“素”字,他们最终结为连理后,合成“清素”一词。更巧妙的是剧作者将他们盟订百年的白玉庵命名为“清素庵”,既是人名的巧合,也符合佛寺作为清净之所的特点。这些人名在剧本中并非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而是皆有深意,是揭示人物个性特征、标识人物性别、暗示创作意图、照应剧本名称或隐或现的意蕴符号,饱含着作者创作的心血,是戏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潘丽 《考试周刊》2013,(11):74-75
<正>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出舞台剧的话,那么课前的精心预设就是剧本的创作,没有好剧本,演员难以演得精彩。教学过程就好比是导演和演员的创作,课堂上的生成就像导演和演员的灵感,灵感来了就得好好地抓住,否则会稍纵即逝。因此,教师要及时地抓住学生有价值的生成,调整预设好的教学环节,这样就可以使预设得到升华,使课堂更加精彩。预设和生成看似是一对矛盾,其实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怎样使两者达到辩证的统一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感悟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表演艺术和戏剧演员的最终任务就是要在舞台上创造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具有独特性格魅力的人物形象。戏剧演员要想在舞台上塑造出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就必须从分析剧本开始,因为分析剧本和演员的人物形象的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演员硌须在导演分析的基础上,或者是在与导演的共同研究中,通过自己的分析,真正的认识与感觉到剧本内在的、深藏在文字之下的精神实质,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自己能够更加准确、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 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9.
演员创作的最终任务是在舞台或银幕上塑造出完整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演员在人物形象的创作过程中,自然不能离开文学剧本和剧本中所描绘出来的人物形象。那么在这一教学阶段就是使学生掌握表演的基础元素,学会在学生自己的生活领域及他们熟悉的情境中动作,并过渡到剧作家  相似文献   

10.
广播剧是听觉艺术,从表现形式上看,就像一部“交响乐”似的,它把“剧本中的文字”、“演员的表情”、“剧中所规定的时间、空间”、“建筑”、“色彩”、“动作”、“情感”,都声音化.用声音塑造形象、表现环境、推动剧情.因此,广播剧作者,必须了解和掌握这个特征,这一特性决定了广播剧的艺术形象必须依靠语言及声音,“以声立形,以音出象”.即剧中的人物的形象,包括他的性格、脾气甚至高矮肥瘦,都要靠语言来反映,靠声音来塑造.  相似文献   

11.
剧本是一剧之本,一部影片的创作,是从剧作者编写文字剧本开始的。剧本就是要透过导演的拍摄与角色的表现,要让观众能够完全的感受出其中所要表达的每一句每一字,让观众可以感受到画面与文字间所要传递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所谓电影剧作,即指依据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评价,用电影方式思维而以文字方式表达未来影片内容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一般包括电影剧本、电影分镜头剧本和电影完成台本等三种不同的形式.电影剧本,也就是电影文学剧本,它是由电影剧作者创作的,可供导演作拍摄影片的蓝本的一种剧本.它必须详细写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事件、场面及对白等.有些  相似文献   

13.
【考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修改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似文献   

14.
关于动态助词“过_1”和“过_2”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汉语里,动态助词“过”有两个:一个“表示动作完毕”,如“赶到那儿,第一场已经演过了”;另一个“表示过去曾经有这样的事情”,如“我们走过不少地方,就是没有到过桂林”。我们把前者叫做“过_1”,把后者叫做“过_2”. “过_1”、“过_2”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这是二者赖以区分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统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王贵与李香香》一诗中“紫红犍牛自带耧”句的注解是这样写的;“紫红色的很强壮的牛自然会带耧播种.”我认为这条注解没有道出原文的本义.《王贵与李香香》是李季同志在三边一带工作时,参照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创作的一首叙事长诗.诗中有不少地方吸收了当地群众的口语,“紫红犍牛自带耧”便是一例.这些诗句对于当地人说来,其义一目了然,妇孺皆知,而对于不了解当地群众语言的人来说,就不那么好懂.  相似文献   

16.
胡殷红 《科技文萃》2000,(10):168-170
戴逸先生是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是北京文史馆馆长,同时也是<太平天国>电视剧的顾问. 戴逸先生从讨论剧本初期到开拍过程中都一直非常关注这部电视剧的创作.他多次与导演、演员进行探讨,到外景地察看布景道具,写了大量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7.
妙语圆桌     
1.小仲马应邀去看一个朋友的剧本演出。剧作者和小仲马并排坐在最前面的位置上。看戏时,小仲马老是回过头来,嘴里嘟哝着:“一个,两个,三个……”“你在干什么?”剧作者问。“我在替您数打瞌睡的人。”小仲马的《茶花女》公演了。这次,那个朋友也回过头来找,找了半天,居然也找到一个。“亲爱的,您的《茶花女》上演时,也有人打瞌睡。”小仲马向他朋友指的方向望了一下,“您不认识这个人吗?他是上次看您的戏睡了,至今未醒的人。”  相似文献   

18.
记得有位导演说过,演员往台上一站,就能知道他是什么样的演员,是一流的大主演,还是二路。孙红雷是个最好的例子。近日,在孙红雷主演的《我非英雄》媒体见面会上,笔者对他进行了专访。审犯人审出4条人命仔细想想已经大红大紫的孙红雷拍的戏似乎并不是很多,但各个不同,各有特色。对于一个“命中率”很高的演员来说,选剧本一定是慎之又慎。听说孙红雷接拍《我非英雄》是从30余个剧本中选出的。“当时送到我手里的剧本特多,我看到这个剧本的时候正在悉尼。剧中的刑警陈飞是个相对弱势的警察,他一直在被人诬陷和不解。导演郭靖宇说我身上有霸道的…  相似文献   

19.
剧本是剧作家创作的供演员舞台搬演之用的底本。清初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中开篇直切剧本体制,强调以“结构”为第一的观点。李渔所谓“结构第一”主要是指剧作家在动笔之前对剧本故事情节全面的艺术构思。他借鉴和发展了王骥德以“工师之作室”①比喻剧本创作的思想,又以“造物之赋形”比喻剧本创作,指出剧作家在创作之前的艺术构思对剧本全部规模设计举足轻重,并且说:“作传奇者,不宜卒急拈毫,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②可见李渔把艺术构思看作对剧本创作成功与否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是一般所公认的.但对“仁”学究竟是什么,国内外学人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看,各人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看法自然不同;从客观上看,孔子对“仁”的说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论语》是我们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中直接谈到“仁”的,就有109处之多.既有抽象的,也有具体的,形形式式、五花八门.可是,书中有一处却偏偏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少谈利与命,这是符合孔子的思想的,但少谈仁却很难理解.对这个问题,历来也有各种各样的解释:金人王若虚在《误谬杂辩》中,清入史绳祖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