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单的统计》是《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而这一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归于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四大领域之一的《统计与概率》之中,要求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的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我们要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切实抓好《简单的统计》这部分内容的毕业总复习,着力保持和发扬传统复习方法的优点,认真改正其缺点。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 本课以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水果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受统计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统计的必要性;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理解统计的重要作用,对调查到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统计结果作出一些简单的决策。  相似文献   

3.
教材依据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6—77页.设计思路《统计》是数学课程改革下的一个新内容,它重视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每学年分别增设了2~3课时的统计教学.通过统计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统计意识,初步学会收集信息,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等简单问题.  相似文献   

5.
单元整体感知:“统计”的教学内容设计是为了达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的目标来编排设计的。为了体现教学内容的设计和选择应该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基本原则。本单元的内容在一年级编排学习统计领域内分类和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和整理简单数据、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单位)和能根据直观的统计表中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安排了: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统计记录数据、  相似文献   

6.
正《课程标准》中指出:"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统计与概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从小学第一册起就安排了相关学习的内容,并对各学段的内容标准作了具体的说明和阐述.按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儿童学习统计知识,从数学活动看,主要应经历如下一些学习:对数据的统计活动有初步的体验;解读和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在活动中获得对一些简单的统计量(如平均数、众数、中数等)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 在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1个单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初步认识到: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可代表2个单位。  相似文献   

8.
统计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贴近生活,又形象直观,而且统计对人们的生活、工作越来越重要,因此这部分内容的起始教育由中高段下放到低段,《数学课程标准》也首次将“统计观念”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与此同时,统计教学的重点也由原来的注重图表的计算、绘制,转向重视学生对统计过程的体验,重视统计的意义、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以及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决策等教学。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数学课程标准增加了统计的有关内容,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人教版实验教材在一年级下册中引入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学生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第三册的“统计”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与第一阶段的内容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条形统计图的一个格子可以代表2个单位。因为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用一格表示一个单位比较麻烦,所以有必要根据数据特点选择一格代表2个或者多个单位。这一变化不仅是表面上从1到2数量上的变动,它开始明确定义条形统计图中“格子”的本  相似文献   

11.
分层次教学是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多层次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对数学课程不同的学习要求,为学生设置了不同的数学课程,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要求,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对数学课程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程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简单的统计"是九义教材中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在课程标准中作为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四个领域之一,要求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的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  相似文献   

13.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中,学生将体会抽样的必要性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进一步学习描述数据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意义,并能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3—94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标准》第二学段对“统计与概率”的总要求是:在本学段中,学生将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将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含义,并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第一学段中,通过具体操作活动,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过程有所体验。本学段中,学生主要通过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熟悉的素材的观察,在经历简单的数据处理过程中,来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知识和方法,并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决策和预测。一、简单数据统计过程本学段简单数据统…  相似文献   

16.
1.结合真实的情境,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学会用简单的统计表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够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2.在统计活动中,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的交际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分析、实践能力。3.通过小组活动、合作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何真正让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触生活,这就要求数学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教材依据: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 设计思想: 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统计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传统上比较注重统计图表等知识和根据统计图表回答问题的教学,而数学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学习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在教学中,我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故事引入,探索实践、优化方法,巩固深化、形成技能、分析结果、体验决策,全课总结"等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一学段"课程内容"中指出:"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回顾统计的课堂教学,广大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三维目标制定清晰,但在实际教学时教师们往往只关注统计结果是否正确这一显性成果,经常呈现出教材利用机械化、学生统计被动化、过程体验浅表化、小组合作形式化等倾向。我们要准确把握《课标》要求,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注重学生的过程体验,突出对统计的数据分析。下面笔者就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统计教学为例,谈谈如何使统计教学走向深入,以求还原统计教学的本真。  相似文献   

20.
向利平 《湖南教育》2006,(10):41-43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总体要求是:体会抽样的必要性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进一步学习描述数据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意义,能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本章是达成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终结性目标的核心内容(在九年级下册中安排的数据的分析与决策,实质卜只是所学内容的总结与综合运用),包括两个部分:通过简单的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概率的含义及其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