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抓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素质□李祥云几年来,我们通过对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开展了以“铸师魂、扬师德、树师表、正师风”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教育活动。1.抓学习导向一个国家需要精神支柱,一所学校也要有精神支柱。作为教师,必须深刻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2.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高尚的师德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在今天,教师师德的师魂就是爱,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让爱的阳光照耀每一个心灵,更要把更多的爱献给学习中的后进生。  相似文献   

3.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魂。师魂是教师的精神支点和力量源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师德的崇高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没有什么比师魂的阳光更有无穷的魅力的了,冰心说:“隋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师魂,既接续传统又与时俱进,爱心、德行、责任,构成了新时代师魂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师对教育的贡献,不仅表现在教了多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更在于如何以一种良好的师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是教育的基础",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也是师魂。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很重要的是体现在热爱学生身上,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从而建立起"尊师爱生"的融洽关系。  相似文献   

5.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教书育人,雕塑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启迪蒙昧,教化冥顽,传播文明,升华智慧.老师,这是多么崇高的称号!古往今来,伟人、学者、战将、豪杰,哪一个不是出自老师的熏陶?理论、学术、发明、创造,哪一个不包含着老师的辛劳?新的记录先从老师的眼前起步,宏伟的蓝图先在老师的心中描绘,辛勤的园丁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学问深厚,更需要品德端正,需要修师德、练师能、塑师魂,加强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中外教育史上,许多教育家提出过不少有价值的师德思想,如孔子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孟子的“以身作则,因材施教”;苟子的“尊严而惮”;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朱熹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等。如今,时代的飞速发展赋予了师德新的内涵: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团结合作、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在师德的众多因素中,我认为爱心是师德的灵魂,爱心铸师魂。  相似文献   

7.
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几年来我们在抓好常规师德师风工作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以“修师德、树师风、铸师魂”为主题的师德师风系列教育活动,把这一主题活动作为广大教师修身塑魂的途径,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生命脆弱,一次次灾难都在检验着我们的生存教育;应对灾难,需要知识与方法的日积月累。我从平常的影视欣赏开始,寓教于乐地展开水灾的系列教育。  相似文献   

9.
学高、身正是老师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师者亦师亦为范,我们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应该努力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良好的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需要我们每位老师不断地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只有我们的老师们都有了良好的师德,才能撑起教育的蓝天。教育的成功需要良好的师德、师风,教育更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对学生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爱心,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在大力提倡师德、师风、师爱建设的今天,我们作老师的更应该努力完善自己。  相似文献   

10.
地震摧毁了我们的校园,却铸造了不朽的师魂.在地震的废墟上,已悄然立起了一座丰碑,在这-座丰碑上.镌刻着一个又一个英雄的名字,定格下一段又一段壮怀激烈的故事,透射出教师职业道德中那些最耀眼的字眼--忠诚、无私、师爱、责任、奉献、坚守……活着的我们,除了感动,更有思考,面对学生,面对我们的教育,我们应当有所担当,坚守并弘扬英雄教师们不惜用血肉之躯,用生命所诠释出的师德师魂!  相似文献   

11.
生命课堂是生命教育在课堂中的实践,它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求掌握知识,更要促进人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为核心”,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出发,构建生命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审思,是对人主体生命的弘扬,是人生命意义的升华。  相似文献   

12.
师德铸师魂     
孙庆家 《课外阅读》2011,(11):131-131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尊重的职业。优秀的教师用自己的德行风范,树立起高高的丰碑,用师德铸就了师魂。  相似文献   

13.
生命关怀:生本教育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从“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申出“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揭示了教育的真本。生本教育“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出发点”,强调人的生命价值和智慧价值,赋予教育以关怀的品质,体现了教育的生命关怀。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知识升华为一种关怀,关怀比知识更重要。  相似文献   

14.
《四川教育》2005,(11):11-12
人是生命的精灵,自有人之日起,发展人就成为了人类恒久的追求。自有了教育和学校,人的发展由此不断优化和升华,愈来愈彰显教育发展生命的神奇。一旦学校把发展生命定为自己忠实的教育取向,就开始了兑现教育本质的旅程。 不再聚焦少数。而致力于奠定每个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这不仅是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更体现了教育功能和行动中“具体个人”意识的诞生,以及对每个人的幸福人生和生命价值的关爱。对生命终极关怀理念的确立和实践,正在进一步揭示学校教育的本质功能:教育不仅是促进具体的每一个人成长的力量,也是个体生命历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编按]  相似文献   

15.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场“以生命的名义”展开的大营救和“以爱的名义”展开的大援助立刻同时进行。“大义”、“大爱”在灾区学校弥漫、升华,润泽了每一个中小学生的心灵.众多灾区学校因势利导,推行感恩教育。一年多来,灾区学校感恩教育持续开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灾难过去的一年多的时日里,我们有必要对这场大灾之后、大爱之下的感恩教育进行及时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一定社会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传播者。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和传人。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教师观,严谨求实的师风,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 无私奉献的师魂。古今中外,凡是卓有成效的教育家,都是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无限热爱,把全部知识和才能无私地奉献给教育事业的人。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  相似文献   

17.
谢金山 《江西教育》2003,(10):13-13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塑造南昌教育人新形象,南昌市教育局确定2003年为师德教育年,在全市中小学广泛深入开展以“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为主题,以“正己、敬业、爱生、创新、奉献”为核心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活动内容主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们的师德教育,无论是目的、内容,还是过程、形式都强调人(含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理性一面,而忽视了人的非理性方面,结果使得我们的师德教育中存在许多有违背人本性的、强迫的、指令的、压制的等现象或因素,导致一些教师道德人格的分裂。因此,今天的师德教育必须回归人性,尊重并关怀人的本性,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的道德,使学生信其师、亲其道、崇其德,从而以良好、可信的师德培育有道德的一代。师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现代哲学认为,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体,而且非理性又具有先在性。人正是作为理性和非理性的对立统一而进入教育世界的。人的基本需要,人的本能、性别、情感等非理性因素构成了人的认知活动的前提。纵观我国师德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无论是师德教育的目的、内容,还是过程、形式都过多地重视了教育者和受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如何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和必须很好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们结合师范院校的特点,通过加强对学生师魂师德的培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 一、把师魂师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我们认为,高等师范院校特别是地方高师院校通过综合改革应当办出自己的特色。所谓“特色”,就是地方高师必须办出鲜明的师范性和地方性。这个“特色”应集中体现在所培养的高师学生,除了具有我国大学生所具有的共性外,还要有自己的个  相似文献   

20.
唐传彦 《考试周刊》2014,(13):10-11
<正>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希望,更是社会的希望,学校教育影响孩子的素质。民族的振兴离不开学校教育,教育的振兴又离不开老师,老师身上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但是,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揭示了师德的重要意义,一个老师身上的师德品质就是一面镜子,它将会对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等起到导向作用。师德建设就是一所学校的学校校风之魂,只有再铸师魂,才能托起祖国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