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势在必行,创建适应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学体系是实现学校转型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可从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师资建设、改革考试方法与内容等一系列促进应用型教学体系转型的措施,实现教学体系转型。以校长为主的校领导团队和政府、行业、企业在学校转型中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以更好地推动转型。  相似文献   

2.
正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应该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成为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高校通过不断地探索,寻求有效的方式进行转型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重要突破口,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新建本科院校应立足地方,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打造能力培养实训平台,探索学生实训平台的建设,借力校企合作推进专业与行业产业对接,促进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双师型队伍,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本期"学术聚焦"围绕应用技术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推出一组文章,共享学者们探索应用技术大学改革之路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4):275-279
在研究德国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特点的基础上,并以典型院校为实例,总结了德国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的历史沿革和办学成效。结合我国国情,探讨德国经验对我国地方院校转型所带来的启示,并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大学是国家作出的重大决策。应用技术大学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工程师社会地位的失落、区域发展需求匹配性和转型期的矛盾等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带来冲击和挑战。面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向转型应用技术大学倾斜的政策利好,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举办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经验,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应采取把教师转型发展放在学校发展的首要地位、谋求政府和市场的实质参与、实行校内选择部分专业试点等策略。  相似文献   

5.
德国“双轨制”应用科技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德国的高等院校主要分为综合性大学、应用科技大学、艺术音乐学院、私立和教会学校这几种类型。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的学生实际上有两个教学地点,一个是在大学校园,另一个是在公司企业。这就是享誉世界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双轨制"教学。应用科技大学定位非常明确,注重实践教学,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企业参与并主导实践教学,严格的评估认证和监管机制,发展迅速的国际化等鲜明而又突出的特色,对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和绝大多数专业尤其是向应用技术类型转型的高等学校和专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引导一批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本文在阐明目前地方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目的的基础上,分析了应用技术大学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同时就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应用技术大学是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在新一轮高等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理性选择和转型方向。在此背景下,中文专业须转向以非师范类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中心,而文学理论作为一门基础性专业课程,只有从教材选编、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尝试创新和改革,才能逐步探索符合中文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的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地方大学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这一问题上应形成系统思维,充分把握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前提、关键、载体和组织保障。具体而言,要明确应用技术大学同时归属普高、高职两大体系;要把构建校企合作机制作为关键,并通过立法和利益共享机制进行保障;要科学认识"应用性",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探索目标管理,为大学转型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1.明确课标要求,把握教学难度 该部分内容的《课程标准》强调: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根据课标要求,要了解遥感的概念、特点、工作过程,重点掌握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具体应用与功能,进一步认识遥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还要初步学会判读简单的遥感影像。但是对于遥感工作原理不要求涉及“专业机理”,定位到“工作过程”程度即可,也不要求掌握遥感的分类等知识。  相似文献   

10.
依据不莱梅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经验,从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教育教学、师资力量、产教融合等方面研究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模式,认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必须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经验,找准办学定位,优化专业设置,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政府、企业和高校的三方联动,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创新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新冠疫情下加速向数字教学转变,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教学的数字化。德国的数字化转型经验主要包括:在国家宏观政策层面,德国政府主要从数字教育空间,学习场所的设备,学习者能力的培养,符合时代特点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工具,以及资格证书和科学基础这五大领域进行数字化转型。而在应用技术大学层面,则主要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来实现专业内容的数字化转型。基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数字化教学的反馈结果,提出应当探索数字化教学与学习行动融通模型,马腾斯(Martens)提出的将动机、意图和意志三个阶段整合集成的学习和行动模型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到转型启示,指出我国政府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做好我国应用型大学数字化建设的举措:1.整体构建基础建设,规划数字化教学环境;2.以能力测评为导向,推动现代化评价体系;3.构建新型教学理念,促进公平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2.
海洋遥感原理及应用课程是面向海洋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具有海洋遥感知识储备的专业技术人才.但在海洋遥感原理及应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学生基础薄弱、师生课堂互动缺乏和实践体系不科学等问题.通过总结海洋遥感原理及应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地方本科高校向职业教育体系的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进入操作层面的当下.厘清转型发展过程的关键问题,制定制度并加以落实,是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可通过办学定位的切实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落实及产教融合的深度落实的“三落实”来实现“三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以具体的举措来持续推动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大学课堂教育紧密融合是提高大学课堂质量的一条必行之路。将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到土壤学课程的教学和学科建设改革中,提高大学专业基础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培养出现代教育技术理念的教学队伍需要进一步探索,完成大学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针对实践教学目标和应用气象学专业实际情况,结合沈阳农业大学应用气象学专业多年来实践教学的经验,深入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提出了包括实验模块、实习模块、综合训练模块和设计开发模块4个模块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并阐述了该体系的管理体系、条件体系和评价体系。从实验室、实习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3个方面阐述了该体系的条件体系建设;管理体系则实行以实验室或课程为单位进行运作的管理机制和开放性实践教学的运行机制;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各实践教学环节评价指标体系、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王荣 《电大理工》2014,(1):57-58
开放大学教育法律专业一直以来是备受大家推崇的热门专业,开放大学成立以来,面对我们地方电大也正处于向开放大学转型的关键时期,探索适合开放大学成人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本文仅就地方开放大学法律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探析,主要从互动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模块、案例教学相结合,全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微博微信教学展现成人教育优势等几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对地方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的转型尽一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趋势。针对国家紧缺的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指出了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应用技术大学的先进经验和独立学院的办学实际,提出了"3311"的应用技术大学软件类人才培养模式。新的培养模式以"分类教学、校企融合、突出实践"为教学基本原则,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改革课程考评方式、"四真"项目实训和鼓励创新创业为具体措施。通过在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试点运行,新的培养模式教学效果明显,值得在国内应用技术大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高葛 《大学教育》2015,(8):9-10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成绩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本科高等学校要树立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建立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工学结合人才模式,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注重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初步探索、20世纪90年代的规范发展和新世纪的规模扩张三个阶段。在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应用技术大学通过"试点"、"升格"和"转型"等方式逐渐发展成为培养本科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高校,对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目前,应用技术大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在资源配置不足、缺乏社会认可、专业特色不明显和师资水平有待提高等方面。应用技术大学的未来发展应该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与应用技术大学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20.
王冰  陈兆金 《天中学刊》2014,29(6):117-122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办学模式转型的目标是整合与优化校企合作的办学资源;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核心是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学科与专业建设的转型要重视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实现教学内容更新;师资队伍的转型要通过建设质量标准和激励机制,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成长。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