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阻抗是影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因素。高校德育过程中个体产生心理阻抗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道德接受主体道德价值取向的模糊、学校道德教育的错位与失误、大众传媒对道德教育效果的弱化等。只有培养大学生自觉的道德社会化意识,帮助大学生进行道德心理调节,同时加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实现途径的干预,才能引导大学生顺利实现道德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厚此薄彼的倾向,导致了道德社会化长期的弱位。而道德社会化长期的弱位,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甘媛源 《成人教育》2011,31(12):67-69
"性善"与"性恶"这一人性理论的不同是孟子与荀子道德社会化思想差异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两者的思想理论在道德社会化的目标、核心内容和实现途径方面均存在差异:孟子认为道德社会化就是社会个体通过"养气"、"寡欲"等自我教育方式成为兼具"仁义礼智"高尚道德的人;荀子则认为道德社会化是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道德教育系统,在"君子"、"圣人"的榜样作用下,在良好社会环境的熏陶下,教育社会成员成为自觉遵循礼法的人。尽管存在这些不同之处,但它们都对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具有多种方式和途径。道德社会化的制度性,就是以制度促进道德社会化,就是强化道德伦理的他律手段,以社会法制化促成社会道德化。道德教育的开放性在于强调道德教育工作者树立道德文化的变革与创新意识,在于强调受教育者接受道德文化的自主意识与培养道德能力,进而实现道德文化与时俱进的动态变革与创新,实现道德文化范式的时代性重构。  相似文献   

5.
符号互动理论是米德社会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它强调表意的符号,尤其是语言在人的自我形成中的重要地位。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的方式和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各种符号是教育的必不可少的媒介,自我产生的阶段也是道德形成的过程;在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主我"和"客我"的相互作用完成道德的自我对话,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同时也促进道德社会化。  相似文献   

6.
正当性追求和有效性追求实际上是道德教育两种不同的追求.它们之间的不同表现在于:正当性追求尊重个体的道德自由权;有效性追求促使个体社会化。尊重个体道德自由权是道德教育的正当性追求.促使个体社会化是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追求。前者从个人出发.后者从社会和国家出发.二者虽然有可能统一.但时常会发生冲突。在正当性追求和有效性追求之间寻求平衡.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正当性追求和有效性追求。尊重道德教育的正当性追求可以有效提高道德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7.
符号互动理论是米德社会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它强调表意的符号,尤其是语言在人的自我形成中的重要地位。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的方式和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各种符号是教育必不可少的媒介,自我产生的阶段也是道德形成的过程。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主我"和"客我"的相互作用还完成了道德的自我对话,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促进道德社会化。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必然要完成一个社会化过程,而其中道德社会化是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本文深入剖析当前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优化与再造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社会化是每个大学生必经的过程,包括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角色社会化等方面的内容.目前大学生社会化中存在着目标选择时的盲目性,社会化的被动性、不彻底性、无作为性等问题.对此可以采取加强指导、增强其主动意识等措施来促进大学生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文章用问卷法对1008名河北省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随父母长大的大学生在政治情感、个人道德认知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不随父母长大的大学生则在政治行为、政治信念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兄弟姐妹少的大学生在学习适应、能力和知识的社会化方面表现出优越性,而有兄弟姐妹2人的大学生比其他情况的大学生在政治行为、政治社会化总分、道德社会化总分、自信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父亲文化程度对大学生的政治、道德、能力和知识的社会化方面有影响,而母亲的文化程度主要影响大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知识的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社会化已经发展成德育改革的方向之一.通过以社会为中心来开发德育资源,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与社会相关联,不但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与良好的道德行为,更有利于学生将来与社会的无缝链接,富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道德社会化是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道德价值在社会生活和社会价值体系中的边缘化,道德社会化理论的不成熟,大学道德教育理想图景的缺乏,以及缺少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实践,是造成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加强大学生社会化研究,建立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长效机制对提高人才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道德的人,但对于什么样的人是有道德的人这一问题人们的表述却笼统而模糊,而道德教育目的的实现与否正是衡量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的根本依据.从道德教育目标与学校道德有效性关系出发,寻找我国道德教育目的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社会化是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道德价值在社会生活和社会价值体系中的边缘化,道德社会化理论的不成熟,大学道德教育理想图景的缺乏,以及缺少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实践,是造成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加强大学生社会化研究,建立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长效机制对提高人才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转型时期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运行原则与践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诚 《教育探索》2008,(3):104-105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面临诸多方面的问题.其道德社会化的运行应遵循常德、美德、圣德的有机统一、人文文化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和知识传递与文化内化的有机统一等原则;其道德社会化的践道性应体现在积学与躬行、力行意识与践道德行、德为前提、能为本位等方面.大学生要从关心生活、面对现实、善于思考和培养能力着眼,努力为打造一个人格健康、心态和谐的文明社会尽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任务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理想的构建和道德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任务。道德性成为大学生道德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是大学生道德能力的重要内容。道德社会化任务的达成方式要符合社会要求,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将体现时代精神的内容、原则、方法引入德育,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  相似文献   

17.
道德总是被习惯性地从社会惯例的角度去理解,即认为道德是一种带有一套可习得规则的社会惯例。社会化的道德观拥有易于采纳、方便接受的特点,但这种对道德的社会化却在事实上造成了道德的“祛魅”,从而忽视了道德的源头——生命。忽视了生命的道德是十分脆弱的,只有回归生命,从生命中去挖掘道德的意义,才能从根本上认识道德,对实践做出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人的道德人格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化方式形成有区别的道德人格。我国青少年的社会化方式有着家庭化、时间长、重养轻教等特点,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也必然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从而对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形成产生了许多不良冲击。促进青少年优良道德人格的形成,需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教育环境以及文化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9.
学生道德社会化过程有五个构成要素,即社会化历程、社会化承受者、社会化承担者、社会化内容和社会化模式。本文讨论的是前三个构成要素研究中的进展与困惑,发表涉及“年轻人的社会断乳期为何在延长”、“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是否有危机阶段”、“何谓人的过度社会化”、“以学生为中心是否称得上一个科学的命题”、“怎样估量四大社会化承担者的贡献率”等问题。本文所担心的不是被识别出的困惑之多少,而是其真假。  相似文献   

20.
论当代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任务与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促进大学生社会化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而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是其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道德社会化对于青年成为真正社会意义上的独立的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大学生很好的道德社会化,首先就要正确的了解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任务,然后再根据这些任务选择实现途径,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本文就将讨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任务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