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奉献具有利己属性,其表现有三,确立在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关系基础之上的道德回报理论,为道德奉献利己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道德回报机制的建立与日趋健全,为道德奉献利己提供了现实保障;道德主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自我道德的完善,则是道德奉献利己主体性的确认.  相似文献   

2.
从利他与利己的传统伦理维度出发,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可分为主观为己的志愿动机、己他兼顾的志愿动机和纯粹利他的志愿动机三个层次。应该说,在当前社会每一个动机层次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从社会道德向善的要求而言,我们希望人们的志愿行为是从主观为己的志愿行为、己他兼顾的志愿行为逐渐走向纯粹利他的志愿行为。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利己"经常与"自私"结合在一起作为同义词使用,是因为中国文化中存在对个人权利漠视的传统和泛道德化评价的现象,因此把利己作为一种与自私的道德评价一样的消极价值。从理论上说,自利与利己并不是伦理上消极的德行,虽然极端的自利与利己是"自私自利"的消极的伦理品行。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道德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利人与利己相统一的客观内核,利他是道德的显现形式,利己是道德的应有内容。道德拥有者把个人价值寓于社会的秩序和进步、寓于他人的受助和获利,在实现社会秩序井然、人际和谐、心理安泰、文明幸福的同时,也让自身享受到超然于人群和社会的幸福、愉悦与高尚,实现着自身人格与精神的升华。道德的蔓延过程使道德的拥有者与承受者各得其所、同随共生。  相似文献   

5.
石中英教授在<"狼来了"道德故事原型的价值逻辑及其重构>一文中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功利主义的道德劝导进行了诘难:第一,功利主义道德劝导的逐利动机背离了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本质;第二,行为结果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对道德准则的投机、怀疑、甚至抛弃.但文章似存在着一些对功利主义及其价值逻辑的误读.对此,有必要通过对功利主义道德劝导的两个诘难的分析,全面理解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本质,重新审视功利主义及其教育价值:从道德起源的功利色彩、利己性道德规范、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等角度看,功利与道德及道德教育的本质并不冲突;功利主义的"利"实际上更强调社会的总体利益、个体长远的精神利益,德与福可以在这个意义上实现统一,从而成为产生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有人曾感于诸如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志愿者服务等利他行为的稀缺,认为:"道德冷漠"已成为当前道德生活的一大顽症.[1]这个判断代表了一种对于道德认知和道德教育的思维定势,即想当然地将利他与利己对立起来,并偏执地认为利他是善的和道德的,而利己则是恶的和不道德的.其实,利他与利己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以理性人假设为其逻辑出发点,区别于经济人假设.理性人假设以严格的工具理性计算行为成本-收益,抛弃了经济人假设中的行为动机与道德价值考量.但是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理论中过多强调经济组织与集团成员个体的自利动机而造成理性人与经济人的混淆,由此导致学界认为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解释力薄弱,不能解释经验生活中慈善与宗教组织等大型集团的运行.研究发现,澄清奥尔森理论中的自利与理性、选择性激励和道德性激励的关系,可知利己与利他、选择性激励与道德性激励在集体行动理论中的统一,这极大丰富了奥尔森集团理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当代道德哲学面临的困境是:具有普遍性的道德原则与个人行为动机相分离,即道德原则与个人本真生活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康德道德哲学、功利主义道德哲学以及美德伦理学从不同角度解决当代道德哲学困境,但都没有成功。德沃金运用独特的价值哲学方法——融贯论的解释方法,成功地消解了道德原则与个人本真生活之间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9.
课程理论是课程计划的依据、课程实施的向导、课程反思的标杆、课程审议的参照、课程知识的积累、课程信念的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讲,幼儿园教师需要课程理论.不同层次的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或长或短的距离,对实践的影响各不相同.不同层次的幼儿园教师可以学习不同层次、相对个人而言更具价值与意义的课程理论.我们可以通过组织读书沙龙、让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等形式,促进教师掌握并运用课程理论.  相似文献   

10.
道德价值实现:假设、悖论与智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人类迄今文本伦理思想的对象都是人的“利己心”,具有假设价值论的特征。经验主义在肯定和高扬人的“利己心”的同时,运用假设的方式将道德价值实现引向尊重社会道德规则;德性主义贬斥人的“利己心”,力图以假设的道德本体权威将道德价值实现诉诸于人们的“自警”和“自觉”,由此而构成一种整体性的假设体系,在其指导下,社会道德规则具有虚拟的形式主义倾向,道德价值实现的结果必然出现道德悖论。中国传统儒学本质上是德性主义的义务论,克服其引起普遍化道德悖论的弊端,需要在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价值判断与逻辑判断相统一的意义上倡导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11.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想志向系统低俗 1.过于偏重自我利益、自我中心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利己动机过度强化,否定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从"为己"排斥"利他",从而使道德退化为经济冲动,不再与精神的和文化的最高价值发生联系,人格由此而蜕化;以自我为中心,以工具化的人生态度对待社会和他人,以自己的想法来理解外部世界,从自己的标准来评判和选择一切,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意志来行动.  相似文献   

12.
为数不少的儿童有过基于利己功利的宽容体验.从功利主义的视角看,儿童的这种宽容符合“无害一人地增加利益总量”的功利原理因而具有合理性.但儿童基于利己功利的宽容没有考虑他人和共同体的利益,宽容也仅仅是实现儿童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偶然性手段,这使得这种宽容具有局限性.面对儿童基于利己功利的宽容,价值教育需要思考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儿童从基于利己功利的宽容转向基于共同体功利的宽容,引导儿童不仅仅将宽容作为增进个人和共同体利益和快乐的手段,而是将其作为自主追求的价值品质.  相似文献   

13.
桑萍 《文教资料》2006,1(16):35-36
对利己的认识和评价是思考道德和道德教育不可逾越的问题。传统的伦理学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利己与利他对立起来,认为道德行为的特点就在于个人节制或牺牲自身利益以保护和服从整体利益。因此,在强调以德治国的今天,通过正确了解利己内涵,揭示利己和利他的辩证关系及利己的意义,使道德教育从天上回到人间,成为每个人一种内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理想志向系统低俗1.过于偏重自我利益、自我中心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利己动机过度强化,否定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从"为己"排斥"利他",从而使道德退化为经济冲动,不再与精神的和文化的最高价值发生联系,人格由此而蜕化;以自我为中心,以工具化的人生态度对待社会和他人,以自己的想法来理解外部世界,从自己的标准来评判和选择一切,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意志来行动。  相似文献   

15.
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是我国专业硕士教育的领跑者,我国的MBA课程设置基本框架与欧美MBA课程体系相同.国内MBA教育中针对特定经营管理范围如战略管理的课程体系已经较为完备,但却没有很好的课程形式来有效整合分散在各门课程当中的经营管理知识,整合课程便是为解决此种问题而进行的一种课程设计的努力.MBA教育常见的三种整合课程形式包括沙盘模拟、创业大赛与企业调研实训,研究发现创业大赛这一整合课程形式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整合课程理论,发现国外顶级创业大赛的竞赛流程与组织结构,对创业大赛整合课程的开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价值的本质决定了人的需要,这是最根本的价值评价标准,多维的需要之间可能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要进行科学评价,就要正确处理好个体标准与社会标准、历史标准与道德标准、动机标准与效果标准的关系。既要承认个人需要的独特性与它作为个体标准的不可取代性,又要把握评价客体社会价值的社会标准。坚持历史标准优先的同时,把握道德标准的独立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反对单纯的动机论和效果论,坚持联系动机看效果,透过效果看动机的实践论。  相似文献   

17.
人性有两个方面即利己与利他。利己的“经济人”与利他的“道德人”应该是统一的。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提高效率,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人的求利动机;另一方面,要加强道德建设,依德治国,约束人的损他行为,从而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完整人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北京四所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的问卷调查,分析当前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现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生对学术规范的认知程度、个人读研动机与导师学术道德指导的程度、研究生评价制度均影响着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行为。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即激发研究生学习的内生动机、开设学术道德课程,并内外兼修,提高研究生自律与完善制度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19.
课程理论是课程计划的依据、课程实施的向导、课程反思的标杆、课程审议的参照、课程知识的积累、课程信念的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讲,幼儿园教师需要课程理论。不同层次的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或长或短的距离,对实践的影响各不相同。不同层次的幼儿园教师可以学习不同层次、相对个人而言更具价值与意义的课程理论。我们可以通过组织读书沙龙、让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等形式,促进教师掌握并运用课程理论。  相似文献   

20.
康德道德哲学的困境是个人生活动机与道德法则之间的分离,其根源在于康德将脱离了情感的理性客观性作为建构道德法则的基础。德沃金将生活价值的客观性作为建构道德法则的基础,解决了康德道德哲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