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为了提升老年人的信息素养,使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助力,社区教育需要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通过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伦理4个维度阐述了老年人信息素养的内涵,继而分析了通过社区教育提升老年人信息素养的意义,从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为老年人创建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与氛围、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等方面探讨了社区教育提升老年人信息素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前,远程学习作为终身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和接纳,并走在了教育信息化的前列.在高校开展的远程教学中,以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丰富了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手段.但远程学习者却在书本、黑板粉笔、面对面的教学等传统教学程序的惯性作用下,对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为主导的各种视听媒体技术来传播教育信息的远程学习,呈现出对学习方式、教学媒体和情境等不适应的态度和行为,暴露了学习者在信息能力方面的空白和缺失,其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和信息技能(技术层面)等亟待有效提升.该文以查阅国内外学者在信息素养方面的文献,以及对部分高等院校远程学习者信息素养情况进行的调查为基础,对远程学习者信息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软硬件环境滞后、标准不完善、模式单一等问题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四个方面提出了丰富信息知识和技能、完善信息媒体和资源以及重视信息观念和统一标准等信息素养的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加速了人类社会的信息化进程,驾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的基本生活技能,信息伦理也从媒介从业人员的专业伦理演变成为生活伦理。面对这种变化,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将包括信息情感意识、信息科学知识、信息处理能力及信息伦理在内的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  相似文献   

4.
任务驱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为适应社会要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信息素养指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和主动高效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技能、意识三方面。如何在教学中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相似文献   

6.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7.
宋虹 《黑河教育》2013,(1):83-83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当前信息技术教育重中之重。所谓信息素养,就是利用计算机等现代通讯设备或工具获取信息,通过整理、保存、鉴别、加工处理、综合利用,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能力和技能。信息素养包括三个层面: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正>一、案例背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9.
略论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我国在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要责任。那么,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定位(界定)在哪个范围,有什么特征?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的标志或说标准是什么?这是中小学领导、教师和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课题。一、信息素养的定位(界定)一般地讲,信息素养包括四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根据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的精神,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对中小学生具体来讲,在信息意识方面,学生对信息…  相似文献   

10.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可见,信息技术课堂不仅应是信息技术知识传递的殿...  相似文献   

12.
邱微伟 《亚太教育》2022,(16):121-123
信息技术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素养的基础性学科。现代社会信息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并且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渗透和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提升,具备一定信息素养、能够灵活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必然是今后人才培养的基础要求。想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就必须要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始阶段,承担着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职责,做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张燕娇 《新教师》2020,(2):66-67
随着课改理念不断革新,课程目标逐步由"知识学习"转向"知识应用与素养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不例外。"走生活之道,提信息素养"是指将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有机融合,联系生活、走近生活、应用生活,促进学生在生活中有效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在学习中有的放矢,提高教育实效,提升信息素养。而要做到这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新课改政策的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普及计算机知识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新课改的目标体系强调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系  相似文献   

15.
周斌 《教育教学论坛》2011,(36):186-187
信息素养是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伦理是信息素养的基本要素,信息素养的的核心是信息处理能力。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应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运用兴趣、信息技能、信息道德等基础信息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教育信息化必须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由一般信息素养、专业信息素养和职业信息素养构成。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信息素养需要比普通人的信息素养要高。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需要共同努力,不断更新信息知识、增强信息技能、提高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水平,在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整合学科教学中推进教育信息化。  相似文献   

17.
陈彤 《中学文科》2009,(2):112-112,29
知识就是力量.信息技术知识就像语文、数学、英语一样,已经成为现代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就突出了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必要性.计算机对学生学习有利还是有弊,取决于他们如何利用计算机,取决于他们使用计算机的道德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技能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学生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强调了伦理问题,提出了“正确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要求.加强网络伦理教育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加强网络伦理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8.
吴开烈 《新教师》2020,(1):69-70
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也开始由单一的知识讲授转换为综合信息技术素质的培养。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关于信息技能的强化培养已格外明显,但在计算思维、信息意识与数字化学习习惯方面的培养仍略显欠缺。教师应正确认知信息技术知识规律与特点,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展开教学,回归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采取各种形式、手段来扩充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使学生在积极的课堂参与中形成良好核心素养,培养学习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教育信息化必须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由一般信息素养、专业信息素养和职业信息素养构成。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信息素养需要比普通人的信息素养要高。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需要共同努力,不断更新信息知识、增强信息技能、提高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水平,在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整合学科教学中推进教育信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