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艳华  社洁 《中国编辑》2021,(11):11-15
数字时代,乡村公共结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等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发生改变和重构,乡村的媒介环境亦变得更为复杂,表现为资本驱使下的乡村文化异化,村落文化"脱域化"发展加大基层治理难度,乡村文化向心力、凝聚力趋于淡化,媒介信息逐渐沦为消费主义的工具,乡土文化生产传播陷入"信息茧房"等.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然要面对农民对于媒介...  相似文献   

2.
张恒 《今传媒》2023,(8):112-114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演进,城乡之间的鸿沟愈发扩大。以媒介为先导引领乡村地区文化复兴,是解决我国广大农村精神贫困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亦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实践要求。基于此,本文围绕乡村文化,从个体认知、价值观念与系统规划三个维度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以媒介为轴心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三维突破,从而重构乡村文化价值自信,实现文化传承以及振兴乡村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中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分析媒介参与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文化治理机制不完善""文化传播机制不通畅""文化参与机制不到位",并在此基础上,从党和政府、媒体和农民三个主体层次提出相应的路径及措施,以此推动媒介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媒体日益兴起,形成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融合的局面,媒介形式多样。不同媒介形式的更迭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受众的使用方式与习惯,受众的媒介使用偏好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着变化。本文将以大学生本科生为例,从媒介使用时间、频率、途径和影响等方面对大学本科生群体媒体使用的基本情况进行考察,并从大学生的这一群体特征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探索大学生媒介使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当前新媒体语境,通过具体的“数字乡村”媒介案例,研究“数字乡村”的概念,引发受众对“乡村振兴”的媒介微观认知;同时,本文还研究关注数字乡村的信息媒介与数治问题,并提炼出数字化建设中乡村群体信息传播与消费的积极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的赋权功能促进了乡村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为其成长提供了无限可能.研究发现,乡村女性作为传统社会的"弱势"群体,通过对新媒介技术的掌握和使用,可以打破传统话语控制模式,改变乡村传播场域中的男性一元中心格局,实现自我赋权和构建新的社会角色与身份.乡村女性由"弱者"到"自主""自立"的身份变迁过程,为乡村振兴语境下乡村...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河北省南部乡村居民的媒介使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显示,电视是农村居民使用频度最高的大众媒介,居民使用电视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娱乐、消遣时间,因此电视剧、动画片等类节目收视率最高。他们对电视新闻的关注度较低,不关注的原因是媒介上传播的新闻距离自己的生活非常遥远,跟自己无关。使用率居第二的是互联网,居民安装宽带的目的首先是基于实用性:学习或寻找赚钱门路;其次是娱乐、社交。在调查的地区,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已经退出人们的生活,对村民生活没有任何影响。鉴于农村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日益"去集体化"和"原子化",笔者建议在乡村引进参与式传播,发展草根媒介促进乡村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跨地域文化群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使用情况,以及不同媒介对信息传播产生的影响。调查发现,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受访者在获取和传播文化信息时,受到熟悉程度的影响,在传播“本文化“与“他文化“时会选用具有明显差异的传播媒介。而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带来的“拟态环境“效应,使分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体在获取有效信息时受到象征性现实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跨地域文化群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使用情况,以及不同媒介对信息传播产生的影响。调查发现,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受访者在获取和传播文化信息时,受到熟悉程度的影响,在传播“本文化“与“他文化“时会选用具有明显差异的传播媒介。而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带来的“拟态环境“效应,使分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体在获取有效信息时受到象征性现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任玮 《新闻世界》2010,(4):82-83
本文主要研究跨地域文化群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使用情况,以及不同媒介对信息传播产生的影响。调查发现,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受访者在获取和传播文化信息时,受到熟悉程度的影响,在传播"本文化"与"他文化"时会选用具有明显差异的传播媒介。而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带来的"拟态环境"效应,使分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体在获取有效信息时受到象征性现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常 《新闻世界》2016,(1):58-60
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微媒介成为文化传播的新平台,然而,微媒介语境下的文化传播存在文化传播自由与消极文化流行、文化传播的形式多样化与内容碎片化、文化传播的技术主导性与人的主体性缺失三大矛盾,为了调适这些矛盾,在运用微媒介进行文化传播时,相关部门和传播主体应该占领移动社交制高点,塑造微媒介舆论领袖,把握好一个"微"字,突出人...  相似文献   

12.
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微媒介成为文化传播的新平台,然而,微媒介语境下的文化传播存在文化传播自由与消极文化流行、文化传播的形式多样化与内容碎片化、文化传播的技术主导性与人的主体性缺失三大矛盾,为了调适这些矛盾,在运用微媒介进行文化传播时,相关部门和传播主体应该占领移动社交制高点,塑造微媒介舆论领袖,把握好一个"微"字,突出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文化振兴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内核,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工程.文章在分析数字乡村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性关系,强调乡村数字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性和...  相似文献   

14.
现代媒介的进入,对传统的乡村社会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通过对西南地区的一个传统村落的考察,结合当地特有的社会文化语境,以进入情境式的方式,关注人们的媒介使用行为,分析人们的社交实践,分析在媒介介入后的乡村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媒介扮演的角色。研究认为,媒介的介入,日渐流动的乡村社会形成了全新的社会交往空间,媒介成为乡村共同体加强凝聚、个体互相连接的新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媒介正重新构建着乡村社会这个场域。人们的媒介使用行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融入这个媒介化社会。新兴媒介的普及,成为乡村社区构建的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5.
刘元元 《视听》2022,(6):41-43
当前的媒介环境以节点和网络为逻辑,媒介是乡村连接整个社会既便利又有效的工具,乡村和农民群体借助短视频传播实现由被动接受者到传播者的转变。结合传播赋权理论分析发现,乡村短视频在介入乡村个体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逐步影响乡村内在结构转型,个体主体意识的觉醒既是打破原有权力结构束缚的力量来源,也是新权力格局形成的关键,但来自平台规训、乡村自媒体人媒介素养缺乏以及圈层传播的固化是乡村短视频赋权道路上需要跨越的阻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农家书屋与乡村文化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发展状况以及对乡村文化发展的作用,深入分析了农家书屋在振兴乡村文化过程中存在的数字化水平与覆盖率不高、缺乏人才、图书资源更新未能对接农民用户文化需求等问题,并提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农家书屋+"的多元服务模式、提高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水平等助力乡村文化发展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多媒介的传播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媒介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化的提升、乡村振兴内生性动力的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文化自信的增强。目前新型职业农民面临着媒介知识不足、媒介技能不强、媒介批判能力不够和媒介参与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加快乡村“新基建”建设,提升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激发新型职业农民内生动力等路径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媒介素养,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微信公众平台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众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较多缺陷,如操作繁琐,种类少、雷同度高,内容缺乏特色和原创性,谣言生产平台等。本文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升老年人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文化设施图书室的建设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和大力支持,但是,空前的动力,空前的积极性,并未带来理想的图书室效益,大部分的乡村图书室使用效率非常低。笔者根据成都市委宣传部针对农村文化需求的调查报告中的数据对关于农民与读书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对如何提高村图书室的使用效率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作为乡村文化传播创新的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着传播主体流失等问题,以江苏省A古镇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培养乡土文化传承与传播人才,创新乡村文化的传播方式;利用新媒介拓展乡村文化传播空间,建立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充分发挥基层文化单位支持和引导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宣传工作;打造乡村特色文化传播;以及提高乡村日常工作的媒体入驻率等,作为乡村文化振兴路径的可行性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