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微课程"资源的产生与发展对于当前web2.0和移动技术支持下的在线教育尤其是开放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本研究从开放大学的视角探讨微课程的内涵、特点及开发建设方法并构建内容建设模式,结合开放大学现实设计了基于微课程资源的学习投送平台架构,分析了基于微课程资源的"微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微课"是现代化的学习方式,通过移动学习获取知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必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当中发挥效用。分析"微课"资源的重要性,提出开发与运用"微课"资源的策略,对提高"微课"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技术》2017,(3):85-92
文章针对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中存在的缺乏用户体验考量、缺少用户体验模型等问题,依据用户体验的内容结构、用户体验的理论模型和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功能与特征,构建了"一个核心价值、四个内容结构、九个构成要素和两个体验层次"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用户体验模型,回应了"什么样的学习资源最有效"的问题。同时,文章以微课为例,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用户体验模型衍生出微课用户体验模型,将其作为微课开发的理论依据和微课评价的判断标准。期望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者能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用户体验模型,不断优化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从用户体验视角提高资源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4.
自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以来,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得到蓬勃发展,但中职英语的教学资源建设相对处于较薄弱的状态。作者通过积件式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以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进行互联网交流探讨,资源共享,逐步建立中职英语学习自媒体,包括微信平台和QQ学习群,开启"微学习"模式。并且尝试英语词汇积件趣味教学,制作情景化英语微视频,创新与教学内容匹配的学习文本等资源,助教助学,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5.
范水高级中学在实施"教师点拔教、学生自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中,不断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新途径,特别是借助数字化技术构建了基于网络的视频教学平台,较好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但随着江苏教育新政的实施,学生自主支配时间比较富足,如何有效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时间"进行微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试图从微学习的概念、实施的可行性、资源开发的原则、类型等方面加以探讨,以推动微学习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董国英  尹红 《海外英语》2023,(9):138-140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接收信息渠道多元化,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主要目标之一。且移动微学习资源以多种方式呈现,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高度契合当代大学生学习需求,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高接受度和认可度。因此,大学英语教师需明确移动微学习与自主学习的概念,基于移动微学习资源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可行性、必要性。继而通过整合移动微学习内容、利用微平台强化互动、建立微学习电子档案、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等策略,有效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移动学习中,资源尤为重要,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与资源交互的过程。但由于我国移动互联网还不成熟,移动学习资源相对匮乏,且学习者很难与资源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本文设计一种基于代理服务器的移动学习系统,它能够与现有数字化学习平台互连互通,无需对平台上学习资源进行重新设计即可共享给移动终端供学习者使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移动学习资源是移动学习的第一要素。本文将一般网络学习资源与移动学习资源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二者的共同点与区别之处,基于HTML和CSS技术提出学习资源的样式改造方法,最后以"初中信息技术"网络课程为例,实现网络学习资源向移动学习资源改造的开发实践。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与更新,基于社交媒体推送的资源近来备受好评,其中微信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了一种潮流。当人们运用移动设备及时按需进行学习时,微学习就发生了。本研究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来设计微学习资源,试图提高人们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移动学习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下的学习革命,是未来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模式。微课是整合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案例的一种重要学习资源,当微课碰到移动学习后,移动学习变得更加高效与可行,本文通过微课促进学习的因素分析、微课在移动学习中的技术分析与微课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推广微课这一优质数字化资源,推进移动学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资源是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条件。浙江理工大学坚持将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并举,以凸显专业特色和课程特色为导向,以网络平台二次开发为依托,以学习活动为主线,开发"活"的网络课程,构建了交互性好、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学模式创新课程。卓有成效地提高了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力地推动了课程教学数字化和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打通了在线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基于"多微驱动"的混合教学模式,通过翻转课堂等方式将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多样的师生、生生协作交流手段,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学习与面对面的教学的优势融合,经实践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维和 《教育探索》2008,(12):30-31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基础。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开展必要的教师培训;进行灵活的数字化备课;积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构建全新的数字化学习模式;实现开放学习与资源共建。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技术》2016,(5):70-76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落脚点之一,是信息化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基于"体验英语—写作教学资源平台(Teaching Resources Program)"的数字化英语写作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文章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实证研究探索了数字化学习资源对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基于优质平台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够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真实、自主、建构性地认知,从而提高文本质量、流畅性、准确性和丰富性,并改善写作过程。多元化、开放式、微型化、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实现职业教育优质课程资源数字化、全时空、立体化、移动化、碎片化,是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微课"既是一种数字化教学内容,更是一项新颖的教学活动,它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终端设备,方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和互动,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吸引力,是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方向。一、职业教育需要"微课"  相似文献   

16.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模式"是指在移动计算机环境下,学生一人拥有一个电脑终端的数字化学习,让学生应用技术开展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着重对数字化平台背景下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初中学科教学实践方面作了一定探究。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应用可以为我国高校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模式,如何合理设计数字化学习资源,适应现代高校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当今高校教育机构最关心的问题。对此,在现代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样本进行实践探究,通过在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框架导航以及各类交互链接。实践结果表明,在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交互性,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掌握数字化学习资源内涵,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它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数字化学习的关键。获取初中生物学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主要途径有:获取现成的学习资源;通过学科软件和设备获取学习资源;自己采集与制作学习资源。加工初中生物学数字化学习资源时,可以对常规教学课件进行加工,利用专用软件进行加工,利用网络资源平台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19.
研究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移动学习系统的构成及资源开发现状,根据移动学习资源构建的策略、移动学习资源处理和使用的流程,给出iOS平台移动学习资源构建的方案和相关技术.然后讲述在iOS平台进行移动学习终端APP设计与开发的思路,并给出系统的原型,分析iOS移动客户端的网络资源荻取技术及本地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实现iOS平台的学习资源构建及移动学习需求,以期为以后其它移动平台资源及应用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姜志宏 《成才之路》2020,(7):124-125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基于智慧资源平台的智慧教学模式强调以生物学习资源为基础,在课前、课间、课后进行智慧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利用智慧资源测试平台可以诊断学生的学习水平,并根据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提供学习资源。文章对基于智慧资源平台的中学生物教学模式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