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2015,(3):161-162
2014年12月4日,北京匡时秋拍收官,总成交额达13.4亿元。书画夜场作为藏家关注的焦点,以3.9亿元成交额领衔拍场,其中"澄道——中国书画夜场"成交2.6亿元,"畅怀中国书法夜场"斩获1.3亿元。为纪念黄宾虹诞辰150周年所特别推出的"冰上鸿飞专场"拍出1.17亿元。黄宾虹的《江山卧游图》成交价为4830万元,是艺术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中排名第三的成交价。徐悲鸿《十二生肖册》也以4600万元成交,创造了徐悲鸿作品年度拍卖最高价纪录。  相似文献   

2.
《收藏》2007,(6):189-189
张德发 号牧马人,当代画马名家,徐悲鸿画马派再传弟子,中国马艺术研究会会长,徐悲鸿诞辰11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动物组金马奖得主。深造于中央美院徐悲鸿画室,现研读于北京画院“老甲工作室”研究生班。作品注重笔墨、强调造型、讲究气势,广为艺术馆、收藏家收藏。徐悲鸿之子徐庆平先生称其得徐派遗韵,为画坛“黑马”。现惠售马作每平尺1000元。另有享誉东南亚的国画大家贾浩义导师题写的《百骏图》巨幅长卷以8万元转让。  相似文献   

3.
《收藏界》2007,(9)
同样是出自于徐悲鸿之手同样是人物女子油画肖像同样是1939年作于新加坡同样是以抗日战争作为背景几乎是同样的尺寸拍卖时间仅相差一个多月而为何它们之间相差4710万元2007年5月27日,在香港佳士得举行的"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和"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拍卖会上,徐悲鸿的一幅油画作品《珍妮小姐画像》以2490万元成交。而一个月之前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徐悲鸿的另一幅油画作品《放下你的鞭子》却以7200万元成交,这幅作品不仅大幅刷新了徐悲鸿油画的拍卖纪录,而且再次创下中国油画的世界拍卖新纪录。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6,(9)
正徐悲鸿(1895~1953年),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主张现实主义,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  相似文献   

5.
宣家鑫 《收藏》2011,(3):132-132
2010年翰海秋拍中,徐悲鸿的《巴人汲水图》以1.71亿元天价拍卖成交,再度见证了中国书画市场的火爆。此画创作于1938年抗战时期,是一幅真实记录当时民众生存状况的艺术珍品,被誉为徐悲鸿最具人民性和时代精神的代表作。经过30余轮竞争,该画作最终以1.53亿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额达到1.71亿元,在刷新徐悲鸿个人作品拍卖纪录的同时,也打破了中国近现代书画作品拍卖纪录,并创下中国近现代绘画拍卖成交价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1,(12):I0032-I0032
11月13日晚8点,中国嘉德2011秋拍备受关注的“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在北京举槌,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竞价,最终,该专场成交额达10.73亿元人民币。其中,齐白石盛期精品《山水册》以1.94亿元问鼎。随后,石渠宝笈著录作品王晕《唐人诗意图》再次迈过亿元大关,以1.265亿元易主,这也刨出王翠作品的新纪录。此外,傅抱石《琵琶行诗意》(8280万元)及黄宾虹《山川卧游卷》(5290万)均创出画家拍场纪录。  相似文献   

7.
继2003年中国油画市场好转以来, 2005年中国油画价格再度上扬:嘉德秋拍油画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占其总成交额六分之一;徐悲鸿的《珍妮小姐画像》和陈衍宁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分别拍至2200万元和1012万元。对于这样一次重大飞跃,很多人担心是市场炒作或价格泡沫。而笔者认为,中国油画价格  相似文献   

8.
张少华 《收藏》2008,(10):24-27
在中国嘉德2008年4月的春季拍卖会上,先锋派画家刘小东的油画《温床NO.1》以5712万元的成交额.打破吴冠中《交河故城》在北京保利2007年春拍会上创造的4070万元的中国内地油画拍卖最高价格纪录。此后不足一个月,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刘小东的《战地写生》以6192万港元的成交额再次刷新纪录;此次春拍,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风向标的香港苏富比的中国当代艺术拍卖3个专场的总成交额达43亿港元,创下全球苏富比历年来中国当代艺术拍卖最高成交总额纪录。诸多数据显示.中国当代艺术正处在异乎寻常的高热行情。  相似文献   

9.
重要更正     
《收藏》2007,(2):156-156
2006年12月27日,在北京荣宝秋季拍卖会上,杨佴旻的水墨画新作《金秋》以33万元创下杨佴旻作品国内最高拍买价纪录。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07,(12):188-188
三希堂国拍2007年10月25-28日的秋季大拍喜忧参半。拍卖总成交额3.2亿元,突破迎春拍卖的2.8亿元纪录。其中,瓷器专场成交率45%,拍卖会现场委托方的一只宋汝窑天青釉碗从220万元起拍,经多次竞拍最终以680万元成交,被东北一藏家买走。书画专场成交率65%,齐白石的《草虫图》以460万元成交,黄宾虹的《山水》以65万元成交,何香凝的《雄狮图》经多次竞举,最终以570万元成交。拍品中,金银器金铛以1200万元起拍,最终以2700万元成交,  相似文献   

11.
吕友者 《收藏界》2014,(8):6-10
去年,北京保利秋拍中,一幅小小的恽寿平《书画对题册》就以650万元起拍,最终以747.5万元落槌,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4,(12):148-148
2014年10月7日,经过三天竞投,保利香港推出的12场专场拍卖总成交额达8.22亿港元。共有13件拍品超过1000万潜元成交,刷新多项艺术家个人纪录。其中亮点包括:崔如琢《百开团扇》以近1.3亿港元成交,徐悲鸿《巴人汲水》以高出低估价4倍成交,曾梵志的《安迪·沃荷肖像》以1947万港元成交。  相似文献   

13.
1978年,我国发行的《奔马》邮票,取材于艺术大师徐悲鸿的作品。徐悲鸿画马是声名卓著的,但是这位大师与邮票也有不解之缘,并曾经“设计”过邮票,却鲜为人知了。 1933年,徐悲鸿应法国艺术馆的邀请,在法国举办画展。画展办得很成功,正当他收拾行装,准备去比利时继续展出时,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要为在国内的子  相似文献   

14.
崔尔平 《收藏》2006,(9):156-156
6月29日上海嘉泰拍卖公司古籍善本专场以总成交额785万元,成交率78%的成绩圆满落幕。综观全局,明清善本仍为众多拍品的主体。如清乾隆亦政堂刻本《宣和博古图》2万元超拍至8.6万元成交;清乾隆刻本《吹万阁文抄》一册,3.85万元成交;  相似文献   

15.
刘晓丹 《收藏》2006,(8):106-109
继2003年中国油车市场好转以来,2005年中国油画价格再度上扬、嘉德秋拍油画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占其总成交额六分之一;徐悲鸿的《珍妮小姐画像》和陈衍宁的《毛主度视察广东农村》分别拍至2200万元和1012万元。对于这样一次重大飞跃,很多人担心是市场炒作或价格泡沫。而笔者认为,中国油画价格潜力的勃发,是中国绘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艺术市场的必然趋向,是在“大中国画”视野下中国油画价值的必然体现。  相似文献   

16.
拍场动态     
《收藏》2012,(12):29
翰海春拍9.4亿收槌中端价位拍品建立市场信心5月27日,翰海2012春拍结束18个专场的拍卖,圆满落下帷幕,2400余件拍品共成交9.4亿元,成交率66%。重要古董书画夜场,流传有序、具有重要文物及学术价值的"西周窃曲瓦纹簋"以1069.5万元成交;著录于《石渠宝笈》的邹一桂《花卉》八开册以2300万元成交,张大千《红叶白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3,(9):167-167
朵云轩2013春拍以4.98亿元成交额圆满落幕,备受瞩目的是齐白石《高立千年》,此件由张镇将军题上款、袁守谦题签的齐白石近3米巨作以8050万元成交价,刷新了朵云轩历史上的最高成交价纪录。  相似文献   

18.
王志军 《收藏》2014,(1):120-123
2012年春拍中的一幅齐白石《松鹰图》和篆书对联拍岀了4.255亿元的天价,刷新了中国书画拍卖的最高成交价纪录,市场理性地接纳了它。在通胀迅猛的今天,拍卖市场中前来投机、保值的各路资本诸侯蜂拥而至,拍卖公司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总有一家拍卖公司或主动、或被动地要争当"老大",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独占这个领域的顶峰。业内人士应该注意到齐白石这组书画作品的用途,是"人民艺术家"居然给"人民公敌"画的寿礼,这在以前是不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6,(13)
正2015年无疑是潘天寿年,先有中国嘉德春拍《鹰石山花图》以2.79亿元摘得年度拍场桂冠,后有嘉德秋拍《劲松》以9315万元价格成交。两件潘天寿作品都被刘益谦收入囊中。与《劲松》一起在嘉德秋拍亮相的另一幅潘天寿巨制《朝霞》也以6900万元高价成交。一个月之后,另一条重磅新闻传来,上海嘉禾拍卖的一幅潘天寿《鹰石图》以1.15亿元天价惊动整个拍卖界。  相似文献   

20.
李挺 《收藏》2013,(9):20-31
悲从中来,鸿雁哀鸣。徐悲鸿,这位影响20世纪中国画坛的艺术巨匠,博取众长,融汇中西,开辟了一条中国画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