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足球》2011,(9):74-75
【正】前言四川大学古琴社乃四川大学团委主管下以琴学研究为主之学生社团。中文全称为:四川大学古琴社(简称"川大琴社")。本社之宗旨和任务为深入研究弘扬中国传统古琴文化,努力探讨琴学理论,实践及其对现代社会之积极意义。本社通过组织讲座、研讨、座谈、演奏和学术交流等方式在四川大学开展琴学文化研究,提高社员之琴学修养,丰富和繁...  相似文献   

2.
《校园足球》2011,(7):57-58
【正】第五届大学生古琴音乐会乐天有言: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古琴之知音,历代以来,不绝于史。自孔子以降,文人隐士莫不以琴为修身之本,养性之基。《诗》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鸟犹如此,人何以堪?故松风琴人借前四届大学生古琴音乐会之力,邀全国之琴友会于京师,举办"第五届大学古琴音乐会‘悦’"。何为"悦"者?有朋自远方来也...  相似文献   

3.
吕埴 《收藏》2020,(2):26-35
究竟何为元代古琴,向来没有可信的说法,主要是因为无法总结出元琴独有的工艺特点。也就是说,不存在具有统一时代风格的元代古琴(图1),元琴不应成为古琴断代的概念。然而,元代确实有过古琴艺术的辉煌时期,否则也不会有王振鹏的《伯牙鼓琴图卷》(图2)和唐棣的《携琴远眺图轴》存世。一直以来,朱致远被认为是元琴唯一代表性人物,其斫琴生涯横跨元明两代,实为明代古琴风格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4.
古琴亦称颂琴、雅琴、瑶琴、玉琴、七弦琴,别称丝桐、绿绮等,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西周时期已与瑟、鼓、箫等同时演奏,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诗经》中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记载。  相似文献   

5.
琴作为礼乐的一部分,在历代不断发展演变。目前能见到清代中和韶乐、丹陛大乐所用琴的实物,其形制有统一的规范,制作工艺和演奏方式与文人琴基本相同,但整体气韵略显呆板,使用频率也很低,只有在元旦、大婚等重要庆典时才用。所以古琴文化传播的主体是作为修身工具的文人琴,文人用琴文人造,或许虽不必亲自动手,实则每每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6.
琴是代表中华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标志。古琴就是音乐当中的一部《易经》,就象哲学一样。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古琴日益受到莘莘学子的关注和喜爱,古琴教育也在渐渐升温。高校社团已经成为古琴艺术的重要传播驿站之一。自2006年"文化遗产日"开始,文化部在北京、西安,香港、澳门等地的20余所高校成功举办了"和鸣——古琴艺术进大学"系列活动。清华大学古琴社、北京大学古琴社、北京师范大学松风琴社、北京语言大学知静斋琴社均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在此,新跃特别推出"魅力社团",希望广大读者了解和认识这个大学生社团一北京师范大学松风琴社。松风古琴,如是也松风琴社成立于2008年5月18日,涵盖博士、硕士、本科生、部分青年教师、已毕业离校的校友和社会爱琴人士。  相似文献   

7.
《校园足球》2011,(7):55-56
【正】琴是代表中华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标志。古琴就是音乐当中的一部《易经》,就象哲学一样。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古琴日益受到莘莘学子的关注和喜爱,古琴教育也在渐渐升温。高校社团已经成为古琴艺术的重要传播驿站之一。自2006年"文化遗产日"开始,文化部在北京、西安,香港、澳门等地的20余所高校成功举办了"和鸣——古琴艺术...  相似文献   

8.
古琴位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相传为伏羲所造。抚琴除了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之外,还具有祛除病痛,使人健康长寿的功效。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文采风流,在琴、棋、书、文、酒“五友”中尤其对古琴情有独钟,并获得了独特的古琴养生心得。  相似文献   

9.
李美燕 《收藏》2009,(1):130-131
容天圻先生之“秋月”琴得自一老翁亲至其家兜售。容先生在初获“秋月”琴时,琴身已有多处毁坏,于是他按古法加以修补,使这张琴的声音再现。1976年底,容先生曾携“秋月”琴赴台北外双溪故宫博物院,在亚太音乐会议主办的古琴欣赏会中演奏。容先生将“秋月”琴定为宋时名琴,唐健垣先生于《琴府》一书中参见容先生藏“秋月”琴有如下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中华珍奇鱼     
雅鱼 雅鱼又名裂腹鱼,柳叶状体型,背如盖瓦,腹如乳银,尾如梳,肉厚坚而无小刺,头滑唇厚,头顶上一般都有一个酷似“丙”字的嫩黄色纹络,一般重0.5~1.5千克,产于四川雅安附近的江流中。 关于雅鱼有一个滑稽的传说:古时“江团”是贡鱼,后因捕尽,下使以雅鱼充任,进贡后,万分担忧。不料皇帝惊叹绝味,每餐必食,从此,雅鱼便成了“贡鱼”。 琴鱼 在安徽省径县的山溪里,有一种小巧玲珑的鱼——琴鱼。每年清明节前后,当地人喜欢捕琴鱼制成“茶”喝。据悉,这种奇特的鱼茶味道醇和,茶香浓郁,沁人心脾。更有趣的是,杯中的琴…  相似文献   

11.
唐冶泽 《收藏》2012,(5):96-103
笔者所供职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历年入藏的古琴共有45张,是目前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中藏琴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单位之一。这些琴全部都是实用琴,其中名琴众多,如唐代"襄"琴,明"四王"琴中的潞王琴和益王琴,元末斫琴名家朱致远和明末斫琴名家张敬修、张顺修所制琴等等,都是难得的珍琴。这批琴除了9张琴没有款识外,其余36张琴在琴底、琴腹(个别在琴面)都雕刻或书写有款识,具有很高的书法、文学和史料价值。下面将我馆所藏古琴选择数张进行重点介绍,供同好鉴赏。  相似文献   

12.
古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勇 《上海集邮》2004,(11):16-16
传说“伏羲作琴,神农作瑟”。琴(T81-3,图1)指古琴,为弹拨乐器,有3000多年历史,在乐器中享有最崇高的地位,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艺术性的哲学”。《诗经》中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的记载。孔子(J162、J162M)、蔡文姬、嵇康、李  相似文献   

13.
便捷上饵器     
张世才 《垂钓》2002,2(10):62-62
前不久,重庆钓友周桐发明了线虫装钩的“便捷上饵器”。这种上饵器,很受重庆钓友的青睐,具体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如图。  相似文献   

14.
琴鱼茶     
初国卿 《垂钓》2002,2(4):62-63
一“琴”一“鱼”一“茶”,既可听名而入化境,又能得到美味之享受,岂不是三美俱、二难并了。  相似文献   

15.
第五届大学生古琴音乐会乐天有言: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古琴之知音,历代以来,不绝于史。自孔子以降,文人隐士莫不以琴为修身之本,养性之基。《诗》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鸟犹如此,人何以堪?故松风琴人借前四届大学生古琴音乐会之力,邀全国之琴友会于京师,举办"第五届大学古琴音乐会‘悦’"。何为"悦"者?有朋自远方来也。何可"悦"者?君子相会,如切如磋也。暂借京华之宝地,恰值阳春之烟景,其饮酒观花,抚琴赏月之乐,敢笑兰亭耶!音乐会简介"大学生古琴音乐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松风琴社发起,全国各高校琴社联合举办,迄今,已成功举办四届。  相似文献   

16.
付心诚 《集邮博览》2014,(10):54-55
正2003年,我国古老的拨弦乐器古琴继昆曲之后被列入了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古琴亦称七弦琴,始现周代,定形于汉代,魏晋以后型制已和现代大致相同。1983年我国发行的《民族乐器—拨弦乐器》邮票中,首次出现了古琴的形象。邮票展示了一具现藏国家博物馆的清代黑漆琴(图1)。2006年,我国与奥地利联合发行《古琴与钢琴》邮票两枚,其中第一枚展示了一具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唐代  相似文献   

17.
付卫杰  周爱青 《收藏》2012,(3):96-97
笔者所供职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历年入藏的古琴共有45张,是目前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中藏琴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单位之一。这些琴全部都是实用琴,其中名琴众多,如唐代"襄"琴,明"四王"琴中的潞王琴和益王琴,元末斫琴名家朱致远和明末斫琴名家张敬修、张顺修所制琴等等,都是难得的珍琴。这批琴除了9张琴没有款识外,其余36张琴在琴底、...  相似文献   

18.
前言四川大学古琴社乃四川大学团委主管下以琴学研究为主之学生社团。中文全称为:四川大学古琴社(简称"川大琴社")。本社之宗旨和任务为深入研究弘扬中国传统古琴文化,努力探讨琴学理论,实践及其对现代社会之积极意义。本社通过组织讲座、研讨、座谈、演奏和学术交流等方式在四川大学开展琴学文化研究,提高社员之琴学修养,丰富和繁荣校园文化,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发扬琴道,净化人心。川大琴社成立于2000年,历十余年活跃至今。十年一瞬,自其变者而观之;然于川大琴社,十年艰难,几经起落,坚持之不易,前行之艰难已备见矣;于其人,春秋代序,来而复去,心路历程,但存其名而不可考其事者众矣;此间得前辈大师扶持之力,琴界友人襄助之功多矣,然其事不明矣。是以辑此汇编,以续琴史,以彰琴德,明川大琴社承继之至,扬川大琴人发扬之功,显琴界同仁帮扶之仁。  相似文献   

19.
李美燕 《收藏》2008,(12):114-116
台湾李美燕博士曾于2005年应湖南省博物馆之邀,担任该馆访问学者及古琴顾问,为该馆所藏53张古琴写下近两万字的建档资料。尔后,研究成果发表于《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4期。同年,又应邀对湖北省博物馆所藏古琴进行了签定。此外,还曾于2006年至台北故宫博物院鉴赏藏琴,于2007年至荷兰莱顿民族学博物馆鉴定藏琴。此次,她赐稿介绍台湾琴家容天圻及其藏琴,非特使我们得见台湾琴家秘藏之一斑,其间关于古琴鉴定之方法演示亦极有专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琴动,弦动,心动。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一席,它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古人更是用"琴心剑胆"来形容君子的修为。那沉静悠扬的琴音宛若天籁之音,在疏密、虚实的节奏中体现出其特有的神韵和趣味,蕴涵着深邃的意境。千余年来,古琴逐渐被赋予远高于其自身实用价值的意义。传统文人将其视为装饰书房的必备之物和标示高尚品格的载体,位高权重的王侯将相则将其看作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