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融合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客户端——"两微一端"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重要入口,笔者选取《VISTA看天下》(以下简称《看天下》)为例,通过对其"两微一端"为期一周的观察与分析,发现传统媒体"两微一端"存在发展用力不均、信息形式单一、互动和服务不足、盈利模式欠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家做出加快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后,我国报业集团纷纷投资建设“两微一端”,并将其当作实现媒体融合的重要标配.报业集团“两微一端”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对“两微一端”本身及其与传统纸媒的协同性重视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出整体的协同效应.文章将对报业集团“两微一端”如何更好地协同传播做一初步探索,旨在建设协同发展的新型媒体矩阵和良好媒体生态,以实现融合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媒体融合趋势之下,广电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程度不断提升,不仅为广电事业发展提供了方向,也对广电媒体机构的工作提出新要求。而广电媒体在媒体融合中的发展还存在行业监管不足、行业机制与环境不相适应、融合发展理念滞后以及核心资源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将重点针对广电媒体在媒体融合中的创新发展策略展开分析,旨在助推传统广电媒体迎合时代发展趋势,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6年,我国移动媒体从"两微一端"迈向"三微一端",移动互联网社会化进程深度渗透到经济、社会等各领域.随着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的进一步明确,"互联网+"应用广泛推进,"移动媒体传播"研究在影响与创新、现状与趋势、传播生态与技术、传播治理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形成丰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融合是一种趋势。目前,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融合存在重视不足、融合不深入、消费者需求把握不足、体制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融合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路径,提出了转变观念,增强网络意识,搭建平台,提供对口服务,创新产品,推动供需互动,整合资源等发展路径,实现多元经营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环境促进了新闻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对曾经享有信息主导和把关发布权力的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解构。为了改变现状,传统媒体纷纷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去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两微一端"成为不少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试水新闻传播、探索媒介融合的试验地。《山西日报》作为山西省委机关报,把握着全省的舆论导向,目前已经奠定了"两微一端"格局,为自身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成为了传媒集团媒体融合产业化的优秀标杆。研究其媒体融合之路上的经验和教训,对各省级报刊和其他传统媒体来说具有十分客观的借鉴意义。本文将在媒介融合视域下,分析《山西日报》"两微一端"发展状况、现存问题及其对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影响,进而探讨传统纸媒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合理运用微信公众号推送优质的新闻资源和内容,提高与用户的互动性,结合媒介融合相关理论,从内容和组织机构两方面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6家省级对农电视融媒体平台为研究对象,对其"两微一端"运行情况进行调查,按照传播力指标,从融媒体平台自身实力、信息生产能力、信息传递能力以及对受众的传播效果等层面进行分析,发现其在平台、内容、渠道及受众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在要素投入、人才引进、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从而推动对农电视媒体融合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放  杨颖 《编辑之友》2018,(6):13-17
在新旧媒体衔接与革新的十字路口,对于“两微一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包含的多平台间融合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探索.符号叙述学视角下的“两微一端”不仅在内容层面通过分层叙述和全文本实现了平台间内容统筹与表达共享,还通过“条块结合”的部门设置和沟通高效的组织架构实现了底本的宽幅聚合,为内容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在叙述文本类型配比、文本读者主动性激发以及底本聚合轴扩幅等方面, “两微一端”的融合仍有进步空间.  相似文献   

9.
当前,传统媒体"两微一端"建设在高歌猛进、百花齐放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原创稿件数量较少、创新动力不足、用户交互不够等问题。如何既坚持做有品质的新闻,又能做出让用户喜欢的新闻,成为传统媒体"两微一端"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梳理传统媒体"两微一端"发展现状基础上,分析其特点,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贵报传媒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步伐,在拓展和建设"中央厨房"、两微一端、"媒体云"等渠道和平台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主流媒体传播力明显增强,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框架、路径、步骤业已清晰.  相似文献   

11.
曹茶香 《青年记者》2016,(24):58-59
“两微一端”新闻,是指在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写作并传播的新闻,目前已成为自媒体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各类传统媒体改革转型的必然尝试.“两微一端”工具化特性越来越明显,新闻工作者应该在充分了解这一媒体特性的基础上,创新新闻写作方式方法,寻找内容、技术和媒介特性三者最佳融合点,发挥“两微一端”新闻的最大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两微一端"获取信息。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环境下,媒介融合的浪潮席卷传统媒体行业。因此,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传统媒体需要积极学习新媒体的相关知识,以便完善媒介传播方式。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媒体从业者在融媒体时代的职业角色定位,以便媒体从业者转变工作思维。  相似文献   

13.
郭月秀 《传媒》2021,(2):23-25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办国办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吕梁广播电视台打造新阵地,创研新产品,挺进主战场,初步形成了"一网两微一端两窗口"的融合传播架构,新媒体用户突破150万人,拓展了舆论阵地,延伸了新闻触角,有力地提升了全台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林功勋 《传媒》2016,(4):29-32
自《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颁布以来,围绕媒体融合,以“中央厨房”全媒体发布平台和“两微一端”为代表,各地报社加大了媒体融合的速度,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迅速扩大.但是,仍然无法阻挡报业广告营收急剧下滑的颓势.“融媒”环境下,传统媒体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增强自身实力,成为“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人民网舆情观察室2016年3月30日公布的“两微一端”媒体融合传播排行榜公布的数据显示,进入总榜前一百名的媒体几乎都开设了官方微博账号(有极少数是以节目主持人个人名义开的微博)。微博平台凭借其信息发布便利、传播快速等特点,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前三十名媒体微博进行研究,分析其媒介融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邵晓凤  杨敬林  王静 《传媒》2021,(5):65-67
在全媒体时代,党的理论宣传应当充分借助"两微一端"等微媒体,用活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微平台",打造党员干部全员参与、全程跟踪的"微课堂",借鉴运用互动式的"微活动",实现党的理论精准有效传播,让党的理论宣传深入党员群众的眼中、脑中和心中.  相似文献   

17.
笔者综合考察全国十余家省级党报2019年以来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实践举措,归纳新时代省级党报提升"两微一端"的创新路径之共性经验与特色做法,主要体现为:内容建设方面策、采、编、发一体化,技术支撑方面上云、用数、赋智,机制保障方面创新组织架构与考评机制.并就省级党报如何提升"两微一端"内容有效供给能力,解决其掌控有效传播渠道不足、受众规模尚小的问题,提出省级党报亟需对自身"两微一端"目标受众群作深入研究,精准找到受众阅读需求与媒体报道愿望之间的有效结合部,建立起采编需求与技术赋能的强关系,统筹兼顾导向、平台、内容、创新等多个维度,打造全渠道融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武怡华 《出版广角》2016,(11):75-77
随着主流媒体"两微一端"的飞速发展,跨平台联动的"新媒体+"将成为未来传播媒体的新格局.文章对13种出版类期刊微博、微信、客户端的基本情况和运营态势进行研究,分析此类期刊融媒体平台的特征,并提出融媒体背景下出版类期刊的转型策略,以期推动其创新发展和移动化转型.  相似文献   

19.
全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势在必行。推动省级电视媒体的深度融合,要在理念、内容、形式、技术等层面上实现创新发展;要形成"报、广、视、网、端"融媒体传播矩阵,融合、整合、联合相关资源,实现融通共享,从而在信息时代开创传统电视媒体的融合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20.
陆先高 《传媒》2018,(1):27-28
媒体融合从概念提出,到实践探索,已经有3年多的时间,进入改革攻坚期.与前两年积极建设融媒体中心、开设"两微一端"不同,自2017年以来,各媒体在融合发展方面,普遍将重点转移到优质内容生产上来.毕竟,媒体要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最终还得依靠内容来实现.那么,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才能提高优质内容的生产能力?笔者认为,必须以技术驱动融媒体内容创新.因此,本文结合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的几个融媒体案例,来谈谈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