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新时代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必要前提,是促进青年健康成长的政治保证。因此,在高校大学生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加强顶层设计,打造多方联动的培养格局,坚持育人导向,构建课程化培养体系,把准时代脉搏,坚持“三结合”的培养方式,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实践培养平台,为新时代培养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专攻博览的知识体系、杰出社会实践能力和强大的榜样引领力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2.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一项以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为对象,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的的系统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灵魂工程是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接班人。马克思主义信仰包括生活信仰、道德信仰和政治信仰,哲学信仰是贯穿于其中的形而上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青年一代的领军人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关乎国家和社会发展未来力量的积蓄。修德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是推进“青马工程”稳定发展、长久有效的现实基础,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后继有人、接续前进的根本助力。因此,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需要与修德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素质基础上,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筑牢道德基石。  相似文献   

4.
培养研究生党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把握“党员”、“青年”、“研究生”3个关键词。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素质是: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作为青年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要求是:个人理想与社会进步方向一致;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多方面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作为研究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更高要求是:有科学精神,学术上要有专业特长;有批判意识,思想上引领社会思潮;有创新精神,实践中勇于探索。  相似文献   

5.
十多年来,全国高校都在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班,已取得巨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积极作为,在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班的基础上,又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骨干班,按照新时代新要求新标准,构建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骨干班教学内容体系.该教学内容体系已呈现系统性、实践性、操作性即"三性"特点.它是搞好培训教学的中心环节,为办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骨干班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的最新成果涵养当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并从“坚持党管青年原则”这一根本途径出发,着眼于培养对象、培养动力、培养结果三个方面,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创新提供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7.
培养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关系到青年茁壮成长和国家繁荣昌盛,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高校作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场所,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也存在着培养主体分散、培养对象动力不足、培养内容粗泛、培养方法陈旧等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高校应以党委统领,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学员素养,增强内在动力;联系时代特点,深化教育内容;变革教育方法,搭建网络平台,致力探寻高校“青马工程”有效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8.
实施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青年大学生中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具有重要意义。医药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应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志存高远,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砥砺品格,做弘扬先进文化的模范;勤学苦练,做献身医药事业的榜样;勇于担当,做践行伟大中国梦的先锋。  相似文献   

9.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工程建设的重要工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和推进,马克思主义者作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高校人才队伍,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存在不少机制和效果上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雷锋精神”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者要理解和运用“雷锋精神”所蕴含的优良精神品质,将其融入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来.同时,运用高校“青马工程”运行机制,更好地学习、践履“雷锋精神”,培养出一批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高校党建育人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以提高青年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为目的,通过对高校的优秀青年学生进行集中教育培训,使他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信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是保证党长期执政的重要举措,是高校党建的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党最终目标的实现和未来发展。对我国当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工作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自2007年共青团中央启动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已经历5年多的集中实践探索。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从以往工作实践和新的时代要求中提炼总结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应把握的方向和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立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经验,结合青年新特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要求,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培养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新要求,对培养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将“三个务必”融入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有利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牢记初心使命、锤炼优秀品质和发扬斗争精神。深刻领悟“三个务必”的精神要义,应该以高校思政课为主阵地,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落实好“大思政课”理念,从而提升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大学生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而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又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党能否始终坚持“三个代表” ,能否在新的世纪里继续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问题。本文拟就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战略意义以及如何在大学生群体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要从我们党能否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战略高度 ,充分认识在大学生群体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 :“…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高校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勇 《文教资料》2009,(6):203-205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对广大青年进行卓有成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校理所应当成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阵地,同时要结合高校自身实际,加强和改进培养模式,使这一战略性工程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6.
高校要着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对青年进行卓有成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校应成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阵地;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从增强实效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高校理论社团在凝聚青年学生,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目前广泛开展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契合度很高,既延伸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手臂,又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可以成为推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理论社团的作用,应通过创新活动载体、拓展学习平台、加强跟踪培养、营造浓厚氛围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以来,具有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以"青马工程"学员缺少实践机会和实践渠道尤为突出,在互联网环境下应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模式、实践渠道、实践方法,运用互联网的云服务、多渠道、信息化的特点,为互联网环境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践开辟新渠道.  相似文献   

19.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成效如何,机制建设是关键。针对当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构建符合现代系统论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寻求导向、选拔、激励、监督、整合、调控等程序或环节的对策,优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外部生态环境。由此,马克思主义方能内化为青年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科学指导青年的外化实践行为。  相似文献   

20.
《大连大学学报》2020,(2):117-12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未来,牢固掌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话语权,构筑科学高效的话语体系是高校始终面临的重要课题。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改进话语表达机制,通过"抓话题"这一全新方法,以全面培养为出发点、分层培养为创新点、精准实施为着力点,构建话题多元化参与平台、打造话题立体化学习模式、丰富话题个性化选择途径,以巩固和提升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帮助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树立"四个自信"、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及和平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