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事记者》2004,(7):1-1
在新闻界目前广泛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大力提倡弘扬新闻职业精神,对加强新闻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新闻队伍的素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加强新闻队伍建设贾树枚1993年,中宣部、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上海市委对此十分重视,市委主要领导在由新闻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新闻季度会上多次强调,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新闻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的新闻阅评工作从1991年起,至今已经开展了十年。市有关领导说:“新闻阅评是市委和市委宣传部指导新闻宣传工作,协调新闻单位关系,加强队伍建设的一个非常得力参谋和助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对北京市新闻阅评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一、阅评:逐步规范制度化 北京市是全国最早开展新闻阅评工作的省市之一。1991年8月,市委宣传部组织了12名具有丰富新闻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参加新闻评议工作,为党的新闻宣传提建议、当参谋。1996年7月,中宣部在烟台召开“加强新闻舆论宏观管理座谈会”,提出了新闻阅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宣传思想文化教育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这也为加强新闻队伍回身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高标准。新的要求的核心是“政治强”。首先必须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新闻队伍的头脑,用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新闻队伍的思想认识,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标准和新闻职业道德要求来规范整个新闻队伍的言行,身体力行《决议》的要求,才能自觉加强新闻队伍的自身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  相似文献   

5.
邵竹畔  姜学魁 《记者摇篮》2004,(2):20-21,25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做出了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这是在新形势下,加强新闻队伍建设,采取的重大措施。为了贯彻落实这一通知精神,2004年1月10日,大连日报、大连晚报、大连人民广播电  相似文献   

6.
把好“五关”加强队伍建设张泽勇三峡晚报社自1994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指示精神,把好“五关”,狠抓报社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政治上较强,业务上较精,作风上较硬的新闻从业队伍,改变了报社的面貌,推动了报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闻腐败实际上是社会腐败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折射,是经济、政治腐败现象侵蚀新闻界的结果;或者说,是新闻界吸纳社会腐败的产物。新闻腐败有三大表征:版面、节目的腐败,新闻从业人员的腐败和新闻管理的腐败。事例很多,业内外人均心知肚明。过去,对于新闻界的问题,有关方面不是没有重视,反对“有偿新闻”的斗争已进行了多年。除颁发了全国性的《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外,报业、广播电视业也相应出台了行业规定、规则、公约等。然而,从实际效果看是不尽人意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  相似文献   

8.
《新闻导刊》2005,(4):1-1
“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是搞好新闻工作的一个“老课题”。为了做好这个课题,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各新闻媒体领导多年来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了显成效——新闻工作队伍总体素质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意识日益加强,新闻报道质量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9.
刘敏 《视听纵横》2005,(5):87-88
规范的职业行为和崇高的职业精神,是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然要求,也是继承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保持新闻队伍的良好社会形象的基本条件,是完成新闻队伍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并具有较强的社会公信力的行为保障。  相似文献   

10.
大力弘扬新闻职业精神,是新闻界正在广泛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全面理解、把握和实践这一精神,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新闻队伍的能力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深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闻职业精神.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品格,是长期新闻实践的产物。特别是我们党的新闻事业创立以来,一代又一代新闻工作创造了永载史册的辉煌,形成了许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新闻职业精神注入了崭新内容.使之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党的新闻事业的历史就是弘扬新闻职业精神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基层部队新闻报道工作的繁荣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骨干队伍。对于如何加强基层部队新闻骨干队伍建设,许多部队都作了有益的探索。结合工作实践,我们感到要加强基层部队新闻骨干队伍建设,就要着眼当前新闻骨干队伍建设的现状,摸清情况,转变思想观念,拓宽选拔渠道,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途径、多层次、多种方式,搞好学习教育、培训活动和实践锻炼,促进新闻骨干队伍综合素质的整体跃升,推动基层新闻报道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佑臻 《中国广播》2007,(11):17-18
最近,北京电视台“纸做的包子”假新闻事件出现以后,新闻队伍再次开始深刻反思队伍素质问题,广电媒体柏对发展较快的湖南,提出了治理新闻媒体“五大公害”的主张,达“五大公害”是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低俗报道、过多负面报道、不良广告。确实,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和产业飞速发展,新闻媒体实力不断壮大,新闻从业人员也一再增加,广电媒体节目质量整体得到提高,从业队伍整体上也显示出高水平、高素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具有舆论监督和引导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去年初,新闻战线在广泛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活动的同时,按照党的十六大决定,又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要把新闻编采人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上来,切实解决好新闻工作和新闻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新闻队伍素质,提高新闻宣…  相似文献   

14.
无论报纸、广播还是电视,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通讯员队伍。这些通讯员就是他们的耳目和触角,每天通讯员都会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新闻线索、一部分新闻稿件,帮助他们成就新闻事业。因此,通讯员队伍是群众办新闻的一支重要力量,新闻单位应发扬“为群众办新闻”和“靠群众办新闻”的优良传统,把扶持通讯员队伍当作新闻事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取得丰硕成果。作为集中性的学习教育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但如何加强学习型新闻队伍建设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新闻单位在新形势新任务下,要努力完成党赋予的历史使命,必须加强学习型新闻队伍建设,坚持“三贴近”原则,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真正让党放心,使人民群众满意。  相似文献   

16.
新闻是一个需要激情和理想的工作。所谓新闻理想,既是新闻从业人员对自己职业行为设定的目标,也是他(她)职业信仰的集中体现。在当今新闻队伍建设中,令许多有识之士担心的,就是所谓“新闻民工”现象,从业者把新闻职业只是当成一个饭碗,一种谋生的工具。如此,就很难担负起这个职业所应承载的神圣使命,很难保证其新闻作品的真实、全面、公正。  相似文献   

17.
“新闻寻租”的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翔 《新闻界》2005,(1):82-83
在传媒及传媒从业者逐渐在市场化环境生存的今天,“传媒腐败”已经不能用传统语词意义上的“有偿新闻”来涵盖和解释。理由有二:其一、传统“有偿新闻”一般等同于“红包新闻”,而在新的社会现象中,“红包新闻”只表现为“传媒腐败”中最为普遍、最为常见的一种;其二,传统“有偿新闻”一般只针对新闻从业者个体的个别违规现象,而如今发展到传媒以单位行为进行的有偿违规新闻操作,  相似文献   

18.
只要是集体,哪怕只有两三个人,也需要队伍建设,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只是方式不尽相同而已。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实质就是在进行队伍建设,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武装新闻从业人员的头脑,督促新闻从业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更好地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下面结合《齐鲁晚报》对这件事情的认识与实践,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党报的新闻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当前,党报的队伍建设又处于重要的关键时刻。江泽民同志年初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明确指出:“要适应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需要,高标准地搞好新闻队伍建设。”六月,江泽民同志又作了《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长篇重要讲话,这支干部队伍当然包括党报的新闻干部。两次讲话提出了“两高”:“高标准”、“高素质”,这使我们体会到党中央的殷切期望和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记者的职业需求与人的公共道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者这个职业确实有一定的特殊性。记者的天职是追寻新闻,捕捉新闻,挖掘新闻,发现新闻。深入到群众中去、到生活中去、到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去“追”、去“捉”、去“挖”、去“发”,是记者的职业需求。记者在履行职责、尤其在行使舆论监督职能时,因为要“追”、要“捉”、要“挖”、要“发”,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磨擦,激起一些波澜,甚至引起一些矛盾,遭到一些白眼,但记者只要出于公心,行为举止符合法律法规、恪守道德规范,社会受众都是理解、支持、拥护的。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全国记者队伍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由于某些媒体对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