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译者作为翻译活动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和信息发送者的双重身份,探讨译者主体性在传递原文信息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研究表明,译者主体性可体现主、客观因素上,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有利于译者进一步明确主体的构成要素,从而达到传递信息、有效进行翻译活动、传播异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钟敏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3):198-199,188,5
新闻标题翻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和传播学为分析框架,论证诺德提出的"功能加忠诚"是指导新闻标题翻译实践的重要原则。译者作为"把关人"之一,有充分的能动性,可以使用直译、意译、增词法、减词法等编译手段翻译英文新闻标题,但必须考虑源语文本作者的目的,以及兼顾新闻受众的需求,尽可能在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多边关系中寻求一致。  相似文献   

3.
陈敏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0):150-152
翻译的创造性是指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信息进行增添、删除及重组,这一现象虽然背离了传统译论中“信”的标准,但若把翻译学纳入传播学,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则能够为之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本从亚里士多德古典修辞学和传播学现代说服理论出发,将修辞学、传播学与翻译学相结合,揭示了翻译研究的一个全新视角,即:将翻译看作是译者通过译本说服读者的过程。有说服力的译本,才能被读者接受,受到普遍的欢迎和认可,并获得广泛的流传。同时,文章提出了影响翻译说服力的四个因素,译者因素、受众因素、译本因素和译境因素。翻译说服仅是一个全新的理论,有待于不断地发展和补充。  相似文献   

5.
张志芳 《考试周刊》2007,(48):68-69
本文以传播学的理论作为宏观的指导,借助语言学的视角和中英文化的对比,详细阐述旅游资料翻译过程中的各个基本的要素,如受众、文本、译者、噪音、反馈等。本文指出,旅游资料与其他文体不同之处在于其强调对于受众的传播效果。离开了受众的接受,传播效果就不能得以实现。因此,译者应该在翻译过程当中把对译文受众接受能力的考虑放在很重要的地位,采取以受众为中心的翻译策略,做好受众分析。  相似文献   

6.
姚霞 《文教资料》2020,(1):52-54
"译者行为"作为新兴的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一个关键要素,在翻译行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作为研究翻译规律和译者默认翻译策略及翻译评估等方面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本文旨在通过国学经典的一个具体文本分析译者行为,通过分析比较两个译本寻求更加灵活、客观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7.
功能翻译理论及译者主体性的相关理论有助于分析译者主体性在昆曲翻译中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及主体审美在昆曲翻译中的具体体现。交际性对等原则与译者主体性在昆曲翻译中的应用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昆曲翻译中的同一认知关系。这种同一认知关系体现在原文同译者风格、译文文化语境、译语美学特征的同一认知。同时,译者主体性介入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选择正确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以杨宪益夫妇《儒林外史》英译本The Scholars为语料,结合传播学理论,运用传播学模式探讨了译者对小说中出现的大量文化负载词英译的处理和所采取的策略,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以引起译者对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思考,旨在为中国典籍英译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涉及多项主客体要素,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整体系统.然而,在传统翻译理论、结构主义及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路线中,由于缺乏对翻译整体性的辩证分析,对译者主体性问题始终缺乏全面的认识.从翻译的整体观出发,辩证分析译者主体性与翻译其他主客体因素间的联系,才是正确分析译者主体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翻译研究的重点转到翻译认知过程的研究,把译者作为研究对象,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探究译者的翻译行为。译者的信息加工包括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的加工方式,认知信息加工过程也是翻译过程。本文根据翻译认知过程与认知心理学的知识理论,探究与分析译者控制加工与自动化加工。  相似文献   

11.
斯坦纳的阐释运作翻译理论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极力予以彰显。基于斯坦纳的理论模式,把译者主体性这一抽象概念分解到斯坦纳的阐释运作翻译四步骤中,以此探究论证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的能动作用贯穿整个翻译的动态过程,为进一步确立译者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满静 《华章》2013,(24)
关联翻译理论是由Gutt提出来的,是语用学关联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关联理论强调,译者作为翻译过程的说话者,为了传递信息,达到最佳关联,所以要使其尽可能的吻合读者的期望。所以,在关联翻译理论中,译者的主体性作用是值得商榷的,本文集中探讨了关联翻译理论中译者主体性的特点,并对其反思。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外国商品的不断涌入及中国商品的大量走出,商标翻译愈显重要。而译者作为一个主观的影响因素,在商标翻译中的作用长期被忽略。本文以部分商标翻译的实例为基础,分析译者在商标翻译过程中需处理的关系和平衡的矛盾,着重指出不同翻译理论对译者的影响,并提出译者需提升部分意识以期更好的承担商标翻译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要完成翻译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然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受到这样那样的束缚。对译者主体的情感、译者主体的文化取向与译者主体的文化身份对翻译过程中所作的规定与束缚进行分析,旨在为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的“再创造”的“度”的把握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5.
以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为依据,具体分析在交际翻译指导下,译者在广告文本翻译中实与虚处理、单位转化和译者主体性方面体现出的翻译策略。通过实例分析,指出译者在翻译广告文体时,应以译入语读者的反应为中心,以劝导广告译文读者购买产品、接受服务为目标,并将这一思想贯穿到以实与虚处理、单位转化和译者主体性体现为代表的一系列策略中,以期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新闻翻译实践与研究概况和新闻翻译的传播学模式,在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基础上,结合新闻翻译工作的实际情况,研究传播学的五种理论分析,即传播者分析、传播内容分析、传播手段分析、传播对象分析及传播效果分析,并从传播学视角对新闻翻译工作的发展进行研究,指出新闻翻译工作要想最终达到理想效果,就需要研究和分析新闻翻译传播过程的特征,使新闻翻译工作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顺利实现信息转换.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个案描述与理论分析的结合,对宏观视域下翻译目的与微观视域下的行文措辞进行研究,分析功能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一方面,以对比和分析《红楼梦》两个英译本来探究每位译者所采用的具体翻译策略。另一方面,结合目的论的理论观点,深入分析译者的翻译策略和翻译目的间的关系。《红楼梦》的解码过程体现了不同译者在特定文化氛围和社会历史环境中,受不同翻译目的驱使的译风、译貌等典型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郝靓瑶 《海外英语》2011,(7):167-168
翻译研究中一直以"信、达、雅"作为判断翻译质量优劣的准绳,将译者重新诠释原文的能力作为评断翻译质量的基准,然而却很少关注译者的语言能力之外的因素。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涉及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三元关系的交际行为。该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简要探讨读者、社会环境、交际效果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翻译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认为,在翻译过程中,作为带有社会、文化和性别特征的译者,必然会在其作品中留下特殊的印记,因此,要彰显译者的主体性。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对文本的理解和诠释中,还体现在对文本的选择以及翻译策略的应用中。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转换与交流活动,传播学研究的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作为一种社会信息的传递,翻译具有传播的一般性质。文章对翻译与传播学进行目的、模式和本质上的比较研究,揭示两者息息相关及互动的关系,并认为将传播学与翻译联系起来,可以为翻译提供新的研究方法,丰富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