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国家级示范院校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的478名学生为被试,探讨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的实施对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接受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和未接受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的学生进行测试对比,结果显示,实验处理明显影响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对于增强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知识与技能去完成工作或行为的自信程度。在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目标时,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本文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的功能、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若干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方法,目的是使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起行动的自信,勇敢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最终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3.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自我效能感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一活动的关键。本文以自我效能感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自我效能感对中学生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并从五个方面探讨了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基本途径,即对学习效果进行直接而及时地反馈、体验成功、确立学习掌握目标、对学习进行积极归因,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自我效能感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一活动的关键。本以自我效能感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自我效能感对于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295名农村初中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农村初中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家庭差异、年级差异以及英语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农村初中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2)英语自我效能感在英语成绩、能力感、努力感和挑战感上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3)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与父母是否外出打工不存在显著差异;(4)英语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提高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自我效能感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一活动的关键.本文以自我效能感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自我效能感对中学生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并从五个方面探讨了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基本途径,即对学习效果进行直接而及时地反馈、体验成功、确立学习掌握目标、对学习进行积极归因,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478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生为被试对象。探讨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的实施对高职学生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量的影响。采用学习动机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接受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和未接受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的学生进行测试对比。结果表明:两类高职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在学习心理状态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张艳青 《考试周刊》2012,(68):168-169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应付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自信心。师范专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状况是否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就?师范专科学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专业上有没有差异?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们心理素质提出更高的挑战,而自我效能感是人们成功完成某一活动、达成某一目标的关键。但目前高中女生自我效能感偏低,这对她们健康成长和发展极为不利,试对此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四个方面探索提升高中女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此外,家庭、社会、高中女生自身都应为此努力。  相似文献   

10.
熊燕 《中国培训》2005,(6):27-28
一、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行为的信念,它涉及的不是技能本身,而是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它包含两层意思:(1)自我效能感是对能否达到某一特定行为的预期和主观感受,产生于实际行为发生之前。(2)一个人在不同任务领域中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自我效能感随着时间、信息和经验的变化而变化,它最初只是与某个特定的任务有关,但随后会渗透到相关的任务情景中。二、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培训的影响企业培训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员工对自己能够学习一项培训内容的…  相似文献   

11.
依据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立足于提高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和教师教学效能感,本文深入探讨改善英语教学效果的师生自我效能感同质性互动关系,提出了教学过程中师生"教"、"学"自我效能感相互提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许凯 《教育导刊》2005,(6):20-22
一、幼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及其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幼儿教师自我效能感 在心理学上,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操作行为时,对自己能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把握与感受.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则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价值以及自己是否具备教育好儿童的能力的认识和判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一般可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理解: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13.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教育工作和自身教育能力与影响力的自我信念、判断与感受,对教师自身发展和儿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释了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具体分析了教师自我效能感对儿童自我概念、学业成就行为、个性和师生关系等发展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揭示了教师自我效能感作用于儿童发展的内在过程与机制。  相似文献   

14.
对广东省部分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表明:性别、学历、工作年限、职务等对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其中,男性辅导员自我效能感高于女性辅导员,研究生学历的辅导员自我效能感高于专科与本科辅导员,工作年限3~5年的辅导员自我效能感高于0~2年和6年以上的辅导员,担任学工办主任或分团委(团总支)书记的辅导员自我效能感高于普通辅导员,有过团学经历的辅导员自我效能感高于无团学经历的辅导员.  相似文献   

15.
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海 《职业技术教育》2002,23(13):68-68
一、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 自我效能感由美国教育家班都拉提出,指一个人对于其是否能够成功地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所具有的信念。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学习相联系,指一个人对于学习一定的职业行为、完成一定的职业训练的能力所持有的自信。它主要表现在效能期望和结果期望两个方面。前者即个体对于自己完成一定任务和行为的能力的认知,后者指个体对行为结果和绩效的信仰。如果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那么他们在职业学习中会更加自信和乐观,不惧怕学习中的困难,敢于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而当学生自我效能感较低时,他们在学习中不可能付出更多的努力,遇到困难时也很容易放弃。……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校高职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入剖析普通高校中高职生学习自我效能感低下的原因,探究提高这一群体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途径,有助于帮助高职生提高自我效能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方法采用职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工作绩效,量表对安徽、广东、江苏省内187名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自我效能感总体较好,尤其是学生组织活动因子表现明显;②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年龄和学历方面有一点差异,但经过检验没有达到显著化水平;③职业自我效能中影响学生学习活动效能以及维持纪律效能与工作绩效呈正相关。最终结论是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工作效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Bandura于1977年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指一个人对其完成特定工作或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判断或自我评估,也是对其能胜任特定工作或任务的一种信念。"边玉芳2003年在其博士毕业论文中提出:"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的学业能力信念,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学习成就的良好‘预测器’。学习效能感和归因、目标设置、学习兴趣、学习和考试焦虑、自我调节这些重要的学习变量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学习效能感一方面直接影响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9.
全淑连 《现代英语》2022,(5):124-126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能力的知觉和信念[2].文章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为基础,结合笔者所教授的高校分析了教师自我效能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研究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20.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教育工作和自身教育能力与影响力的自我信念、判断与感受,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阐释教师自我效能感基本涵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教师自我效能感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影响,特别是对儿童自我概念、学习与学业成就、行为与个性、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等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揭示了教师自我效能感作用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内在过程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