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法律援助是国家为维护社会正义,保护因经济困难而处于不利状态的人能够得到法律帮助的一项制度,是国家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从法律援助制度的设立目的及作用、从其援助的对象及案件范围来看,法律援助是对人权的重要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2.
法律援助制度已经成为现代法治国家一项不可缺少的司法救济制度,其实质曼.保障社会贫弱者不受经济困难所制约,享有与其他人同等的法律帮助权,保障基本人权。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雏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要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多层次的法律援助服务体系,多渠道地解决法律援助的资金问题,扩大法律援助的服务范围,实现法律援助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法律援助制度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司法保障。然而,当前农村法律援助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深入分析农村法律援助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难点,并进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内在要求,还有利于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4.
法律援助制度,也称法律救济、法律扶助制度,是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国家对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当事人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这一新兴法律制度已成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5.
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体现了国家公力救济,是在刑事被害人因无力支付诉讼费用等情形下给与的帮助.它体现了正义,保障了人权,有助于完善我国法制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我国于2003年9月开始施行的<法律援助条例>,存在着诸多不足,对保护被害人的权益也只起到了很小的作用,不能真正实现对被害人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另外我国刑事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尚处于初创阶段,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此背景下,笔者具体分析了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的概念、性质、特征等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想出适合我国的刑事被害人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6.
法律援助制度作为一项司法救济制度,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司法领域中的实践。在我国,由于经济上的障碍、权利义务观念的淡薄、沟通交流上的障碍、法律服务资源的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妨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为保障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颁布了《法律援助条例》,规范法律援助制度,从而使法律援助制度走向法制化。  相似文献   

7.
法律援助主体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援助制度是一种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司法救济制度,它是对需要利用司法机制但又缺乏相应能力的社会成员,由国家,社会,个人给予援助,使之克服司法障碍的社会现象,我国司法援助主体涵盖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国家应制定统一的法律援助法对法律援助的主体,性质等予以界定。  相似文献   

8.
建立法律援助缺席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目前 ,法律援助缺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民主与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世界各国通行的一项重要的司法人权保障制度 ,并载入有关人权的国际公约当中。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已经初步建立并有所发展 ,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维护司法公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其过程中也遇到许多问题 ,需要各有关部门注意 ,从而更加完善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9.
民事法律援助工作,是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保障经济困难公民的合法民事权益,通过法律救济手段保障其权益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1]民事法律援助,是与刑事法律援助、行政法律援助并列的一项专门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已有140多个国家的宪法和国际公约将其列入其中,使得任何公民都能够平等地获得司法救济和保护,以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
法律援助制度作为实现社会正义和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行为,在一国的司法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分析新形势下法律援助工作面临的问题和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是公民权利保护的两项重要的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律援助和法院的司法救助没有很好地衔接。不但影响法律援助功能的充分发挥,也使司法救助受到很大影响,使受援人得不到全面、高效的法律帮助。鉴于此,本文试从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的发端、异同、不衔接等方面来探讨如何确立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的互相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12.
刑事被害人在遭受犯罪侵害后,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指控犯罪并参与到刑事诉讼中去,但由于被害人大多缺乏应有的法律知识,故对自身合法权利的维护往往力不从心。从顺应国际社会加强保障被害人人权的潮流以及保证被害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的角度看,我国有必要根据联合国的有关规定,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基础上,从立法和司法上完善被害人获得法律援助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杨狄 《培训与研究》2010,27(6):90-92
随着国家对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日益重视,我国残疾儿童的法律援助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残疾儿童法律援助制度也初步建立,残疾儿童法律援助制度均衡国家与社会利益冲突的价值功能也为人所重视。但是,立法的缺位和制度设计上的漏洞导致了残疾儿童法律援助今日的窘境。进一步完善立法与制度设计,将是我国残疾儿童法律援助制度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司法话语权,是司法话语权主体所拥有对法院司法审判过程的言说行为权,是司法话语权主体对法院审理、判决案件的司法过程所享有的表达其利益、主张与要求的话语资格。司法话语权主体,则是享有司法话语权的个人或集体。司法话语权主体行使司法话语权所形成的各种司法话语汇集的博弈场所,就是"司法话语场域"。  相似文献   

15.
在刑事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而又未能从犯罪人或其他渠道得到充分赔偿时,进行法律救助,有效保障刑事被害人权益,是目前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我国刑事被害人法律救助的法律缺陷和对被害人法律救助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刑事被害人法律救助最有效的途径是构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并对建立国家补偿制度提出设想,希望能够在刑事被害人的法律救助制度的构建和立法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让律师享有了介入侦查的权利,但没有明确律师的法律地位和身份。此次新刑事诉讼法明确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身份和地位,增加了辩护人对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保障的规定,健全了侦查阶段法律援助制度,从而完善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制度。  相似文献   

17.
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体公正的重要保障,司法公正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司法明,而司法救助制度则是司法明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实施和完善我国法院司法救助制度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而弘扬司法明、确保司法公正则是达到社会正义的必由之路。司法救助制度有待于在审判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包括司法制度的完善、社会机制的完善和个人法律意识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这在多数实行法律援助制度的国家中已形成共识.文章对法律援助制度建立过程中的政府责任进行了研讨,认为只有由政府来承担法律援助主体责任,成为法律援助制度的设计者、法律援助规范的制定者、法律援助资金的主要提供者、法律援助实施的管理者,才能最低限度地满足公民对法律援助的制度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