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最近在妈妈网上,有个叫"甜妈"的网友很火,熟悉她的人都喊她"疯妈":孩子写作文《桃花》,不知道桃花长啥样,什么味道,"女儿对大自然太陌生了。"于是上个月,她索性在北碚区农村包下一座山,想让女儿和小伙伴们在体验中认识自然、描绘自然。(4月24日《重庆晚报》)只要孩子能读书,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包山识桃花"其实就是"砸锅卖铁思维"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刘根生 《生活教育》2014,(11):46-47
正这段时间,"甜妈"火了。三年级女儿甜甜写作文《桃花》时遇到了困难,因为她根本不知道桃花长得什么样。其母感叹:"女儿对大自然太陌生了。"于是,一年花个20来万,在重庆北碚区农村包下一座山,要让女儿和小伙伴们在山中认识桃花。"甜妈"由此火了起来,网友们都喊她"疯妈"。"甜妈"所为,引来诸多批评。代表性观点是:表面上看,这是在给孩子成长创造条件,实则是在炫富。在孩子的感知世界里,陌生  相似文献   

3.
《教育》2014,(5):16-16
唐伟在2014年4月25日《长沙晚报》撰文指出:网上有个叫“甜妈”的网友很火,她为了让女儿认识桃花,索性在农村包下一座山,  相似文献   

4.
<正>桃花是大自然中一种常见的花卉,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五彩缤纷的桃花激发了古代文人墨客的灵感,他们纷纷吟咏桃花,赋予桃花多姿多彩的意象。一、报春桃花桃花在早春开放,芳华鲜美,往往成为春天来到的象征。唐代周朴在《桃花》中吟道:"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唐代吴融在《桃花》中写道:"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南宋词人赵鼎在《鹧鸪天·建康上元作》中写道:"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与他同时代的李持正在《人月  相似文献   

5.
《碧桃花》,全名《萨真人夜断碧桃花》,元代无名氏的杂剧,共四折,有《元曲选》本。第二折《幽会》,与《牡丹亭》的《幽媾》有相近之处。第三折《夜断》,与《牡丹亭·冥判》有相近之处。焦循在《剧说》中也有"玉茗之《还魂记》,亦本《碧桃花》《倩女离魂》而为之"的说法。本文主要从家世、游园、幽会、还魂这几方面的对比,来剖析《牡丹亭》对《碧桃花》女主角人物塑造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方方简介: 原名汪芳,江西省彭泽县人,1955年生。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是“新写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湖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湖北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篇小说《风景》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出版有《祖父在父亲心中》、《白雾》、《桃花灿烂》、《落日》、《埋伏》、《十八岁进行曲》、《行云流水》、《方方文集》等。许多小说被译为英、法、日等文字在国外出版。中篇小说《桃花灿烂》、短篇小说《纸婚年》分获《中篇小说选刊》第五届百花奖。《埋伏》、《行为艺术》、《桃花灿烂》等被改编成电影。  相似文献   

7.
桃花,作为一种自然物,本来不具有“文化”的涵义。但是,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中国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被渗透、融汇了审美主体的心理因素,并且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信息载体,世世代代承袭相传,于是,如同中国的“梅文化”、“葡文化”一样,‘“桃花”也成为我们民族集体记忆和心理深层的积淀物,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文化”。中国的桃花文化,又是中国女性、中国文人的文化。一、中国的“桃花文化”中国的“桃花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先秦的《诗经·周南》中,就有一首关于挑花的诗。“桃之夭夭”,描写茂盛、火红…  相似文献   

8.
随文仿写自古就有,比如宋代词人晏殊的《清平乐·红笺小字》中"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便是化用了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由此可见随文仿写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联系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习随文仿写的原则,从而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随文仿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叶弥,女,一九六四年出生,苏州人,祖籍无锡。一九九四年开始小说创作。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著有长篇小说《美哉少年》《风流图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成长如蜕》《粉红手册》《钱币的正反两面》《天鹅绒》《去吧,变成紫色》《桃花渡》《恨枇杷》《市民们》等。部分作品译至英、美、法、日本、俄罗斯、德、韩等国。现居苏州。  相似文献   

10.
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是我国国家大剧院以"长征"为题材,精心创作的中国原创歌剧《长征》中的歌唱选段,讲述了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表现了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对红军战士深厚的鱼水深情以及爱戴之情.本文从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的音乐分析和演唱处理两方面入手,旨在演唱中进一步加强作品理解,提高舞台表现能力,从而准确地诠释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唐诗中有大量的关于桃花的隐喻。从概念隐喻的视角分析《唐诗三百首》中的桃花意象,认为诗歌中的桃花隐喻把花作为源域,人或其他事物作为目标域,诗人将桃花的外表、特性、生长环境等映射到人或其他事物上,形成了桃花意象隐喻的映射机制,从而得出桃花映射了女子、爱情、春景、时光、品性、悲情等。  相似文献   

12.
张旭(675—750),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善于草书,素有"草圣"美称。他精通书法,而且还工诗词。其中《桃花溪》一首,堪称唐诗中的上品——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位于湖南桃源县西南桃花洞的北面,溪水的两岸,满目桃林,暮春时节,那桃花的粉色  相似文献   

13.
王成 《高中生》2013,(10):56
2011年第二季《中国达人秀》节目,来自广西一个小村庄的街舞达人卓君,战胜人气爆棚的"菜花甜妈",成为年度总冠军。在数万人瞩目的舞台上,卓君以《梦幻狂想曲》征服了评委。除了将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步模仿得惟妙惟肖,卓君还给这段舞蹈赋予了深意:小男孩找到了他梦想得到的气球,却再也回不去最初的小箱子,那个小箱子,就象征着伴随卓君成长的小村庄。在之  相似文献   

14.
以花喻人的红楼叙事中,关涉黛玉又关涉袭人的植物意象是"桃花".清代《红楼梦》评点多以"芙蓉"品黛玉,以"桃花"评袭人.尤其集中在"掣签"一回.关于桃花花名,有贴切身分、薄命、轻薄等解;关于题字"武陵别景"和附诗"桃红又见一年春",一说袭人再嫁,一说文笔蕴藉;关于签语"杏花陪一盏,坐中间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一说关乎群芳薄命,一说关乎特写芳官.至于"嫁人"回中"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几无好语.如此等等,涉及到袭人性情、命运、人物关系及情节发展,而袭人形象亦由此更加丰满而凸显.特别是"一芹一脂",以"桃花"展示了袭人的特殊意义,袭人去向也因以深蕴于红楼叙事.  相似文献   

15.
<正>"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每逢春时,披一身清晨之光,漫步桃林。桃花清新的香气在微风中舞荡着,那如丝如绸的花瓣团簇成缤纷的花朵,在柔和的春风中轻轻地绽放,静静地绚烂,使人不禁联想到林黛玉《桃花行》中的"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的美态。抬头仰望,一树新红晕染开来,仿佛一树红云飘荡。记得小时候,每逢桃花盛开的季节,我总爱缠着奶奶拍几张"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照片。  相似文献   

16.
读完张铧《桃花雨》组诗(原载《湖南教育》3月下旬刊),掩卷遐思,一株株粉嫩娇小的桃花调皮地蹦入脑海。赏读之余,如品清茶,淡香过后有些许苦涩沁入心田。与众多诗人描写的桃花相比,张铧笔下的桃花别有一番风味。一方面,美丽的桃花在天真烂漫中不乏淘气俏皮,另一方面,桃花又不局限于表层意蕴,她作为一个鲜活的、有丰富生命经验的个体,在  相似文献   

17.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是美丽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是永久的;桃花仑上,建校百年,尽培俊杰,桃花仑是灿烂辉煌的。因此,我们的文学社,命名为"桃花仑文学社",我们的社刊,命名为《桃花仑》。屈指数来,我们的文学社和社刊,已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22年的辉煌历程。湖南益阳市第一中学桃花仑文学社建社22年来,已有1000多篇社员作品发表于全国各大报刊,并有300多位同学在全国各类作文大赛  相似文献   

18.
三月桃花开     
清代的刘灏在《桃花》一诗中写道:"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桃花开了,春天便风姿绰约地降临人间。虽然迎春花开得更早,但那时依然春寒料峭,不能使人感到暖意。而只要桃花开了,那风儿就变得轻柔了,树枝在风中摇来摆去,用不了几天,灰色的枝条便好像被谁在不经意间涂上了浅浅的绿意,黄绿色的嫩芽不久便挂满了枝头。不必说,桃花是非常美  相似文献   

19.
一《史记》中有《平准书》和《货殖列传》两篇文章专论经济。从这两篇文章来看,司马迁的经济思想有三大理论支柱。先秦诸子所提出的自然人性论是司马迁经济思想的第一理论支柱。先秦诸子在探讨平治天下的方略时,注意从人的自然本性、生理心理需求入手,去构建全部的理论大厦。他们认识到所谓治国实质上是治人问题,离  相似文献   

20.
王发学 《考试周刊》2014,(90):178-179
<正>王羲之在心情畅意下提笔挥毫,一气创作出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后来重书几遍,仍不及原文之神韵。可以说在那种绝妙的情境下,才铸造出中国书法史的顶峰之作。凡·高在他表兄莫夫刚刚去世的一段时间里很悲伤,为了纪念去世的表兄莫夫,创作阳光下《盛开的桃花》,并题诗:"只要活人还活着,死去的人总还是活着。"他在悲痛的心境下创作《盛开的桃花》,从而打造出不朽的名作。因此,开展美术情境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