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儒家生态观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国波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0):145-147
生态道德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对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地球环境危机时,中国传统儒家生态道德思想在今天仍然体现出宝贵的时代价值,为人类提供着智慧和启迪。儒家生态观的一些积极理念是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补充,对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具有十分有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先秦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生态思想的源头,从其生态思想中挖掘环保意识、消费意识、生命意识等生态意识,对于今天人们正确生态意识的树立与培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在高校中对大学生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时,对具有代表性的儒、道、墨三家的生态意识进行辩证吸收,能丰富和完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以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与生态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4.
探究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路径,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形成全面健康的人格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通过梳理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现状展开调查分析,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实施路径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态危机而出现的高品位高境界的新型社会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内涵与育人价值,对指导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态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生态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的阐述,分析了生态文化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辩证关系,并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文化与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构建生态文化推进大学生道德教育新的途径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态道德教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教育,而是对大学生生态人格的一种教育。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需要在社会中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进行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不仅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还能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在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积极寻找创新教育方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同时提高全社会生态道德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光  高小宽  吕亚慈 《考试周刊》2014,(59):150-151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在国家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新要求。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不相称,在大学生德育过程中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十分必要。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要将法律法规的学习、关爱生命教育、社会道德意识教育融入到德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大学生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生态道德状况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调查数据入手真实概括大学生生态道德现状,并进一步对影响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老子从"自然无为"生态关学原则、"天人合一"生态平等思想以及生态和谐共生意识等方面表达了对生态问题的深刻见解.老子美学思想成为当代深层生态学和生态美学的重要源头之一,对于当今生态美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79):161-162
康德是教育理想主义的代表人物,他重视道德教育,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成就道德,并明确提出道德教育思想。通过浅析康德的道德情感思想,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大背景下,结合高校生态德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阐述康德道德情感思想对我国高校生态德育的启示,借此提出开展丰富的道德教育活动、实现生态德育方式多元化及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的自律性等增强高校生态德育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的生态化趋势是一种新的文明发展趋势,它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生态化、发展方式生态化和消费方式生态化。思维方式生态化要求人们以整体性思维、多样性的思维以及开放性思维来看待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方式生态化是以可持续的方式去实现发展,体现了一种新型的发展观;消费方式生态化实现的途径是建立合理的消费观,其实质是对人文精神的弘扬。  相似文献   

12.
生态心理学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涉及到环境哲学、心理学和生态学等。生态心理学对由于环境的改变、恶化对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或者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心理以及生理疾病治愈的促进作用进行研究。生态心理学是从人类心理的角度呼吁保护环境,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3.
1.IntroductionEcologicalfootprinttheoryisanewmethodtomeasuresustainabledevelopment,whichwasproposedbyCanadianecologistsWilliamandWackernagelin1990s[1].Sincethen,manyscholarshaveappliedittovariouscountriesorregions[2-8].Butintheirresearch,theyoftenconfrontaperplexity,thatis,themoredevelopedaregionis,themoreecologicalfootprintis,whilethelessdevelopedaregionis,thelessitsecologicalfootprintis,i.e.itsdevelopmentissustainable.Forexample,inRef.[8],undevelopedregionssuchasYunnanandTibetofChinahavee…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其根本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学教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生态文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找出生态文学的典型作品,挖掘出蕴藏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分层次地逐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然、社会、人文相结合、相协调的生态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化的主流提倡以一种"生态中心主义"代替"人类中心主义"。大多数学者把"主体性"设为靶子,把超越"主体性"作为终极目标。虽然有人提出了把人与自然的"主体间性"作为生态美学的方向,但是并没有提出如何实践"主体间性"。在生态文化陷入"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之争的胶着状态之际,本文把目光投向能够代表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的"意境论",试图分析该范畴在实现生态文化中建立"生态主体性",并从"生态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十分丰富,同时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成为社套最突出问题的时代,马克思前瞻性地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是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社会根源,从而指明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结合的共产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7.
现代工业化的社会生活中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并且排放出大量废弃废物,人们越来越关注身边的环境是否生态健康,建筑设计应该朝着绿色生态环保和健康方向发展,本文探讨了我国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教育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各种要素的和谐相处,于是就有了构建生态性课堂这一说法。本文主要讲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关于生态性课堂的构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环境危机加剧,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科技的飞速进步为生态技术注入了发展的动力。生态技术的提出促进了人、技术、社会的和谐。本文通过论证生态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过程、生态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直观对比,生态技术的有效应用,来论证生态技术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