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天该怎样编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天该怎样编写历史》,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茨威格在美国的演讲。本刊选自高中甫主编《茨威格文集》第6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263~281页。  相似文献   

2.
<正>《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斯蒂芬·茨威格译者:舒昌善出版社:三联书店被斯蒂芬·茨威格自称为"历史特写"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增订版)(舒昌善译本)收录了十四篇历史人物故事,这部作品与茨威格的其他诸如诗歌、戏剧、小说或是人物传记的写作风格迥异。"闪耀"不仅喻其光芒,更指在历史长河中的那一刹那间的"偶然"。茨威格是在用"偶然"对历史进行独特的解  相似文献   

3.
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奥地利近代大文豪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集中《同情的罪》的内容与艺术特色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概括评价茨威格小说内容与艺术上的成就及特色;第二部分着重分析茨威格小说艺术特色形成的社会根源与价值观及受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影响的状况;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中篇小说《同情的罪》的内容及艺术上的成就及其社会与美学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象棋的故事》是茨威格生前最后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B博士的遭遇反映了茨威格晚期的遭遇与内心的痛苦,茨威格对于纳粹法西斯的罪恶进行了严厉的控诉与谴责。茨威格在创作这篇小说当中,具有强烈的空间意识,从空间视域的角度来重新解读这篇小说,对于我们理解这篇小说中人物的空间体验、精神体验以及重新解读小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极写艺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应该给予重视。让我们先来看看《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的极写艺术。在此文中,茨威格成功运用欲扬先抑、极扬极抑的极写方法,对列夫·托尔斯泰的面貌、长相、  相似文献   

6.
最近,"国际视野中的斯·茨威格研究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新书《茨威格读本》也在现场首发。2012年是奥地利中短篇小说大师茨威格逝世的第70个年头,本次"国际视野中的斯·茨威格研究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奥地利、德国、以色列、英国、日本和国内各高校约5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作家余华参加了此次会议,他  相似文献   

7.
在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男主人公R先生一直神秘存在于女人的只言片语之中,很少引起读者关注。其实R先生,既是茨威格对自己的镜像对照,也是他对于处于感情漩涡中的那个自己的心灵关照。结合作者的生平及其有关作品,以女人信中对R先生的三个结论式评价为研究对象,通过将R先生与茨威格本人进行对照,由浅入深地对R先生的个性特点、恋爱方式和双重生活展开研究,整理分析其中隐含的情感因素,以期得到一个完整的R先生的审美形象,进一步了解茨威格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8.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选自斯·茨威格小说集《热带癫狂症》。斯·茨威格(1881-1942)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犹太工厂主家庭,早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时,20岁的茨威格就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银弦集》。21岁又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30岁时,他成为了一名职业作家,尝试着诗歌、小说、戏剧、传记等文学体裁的创作。但标志着其在小说界形成自己创作风格并使之声名鹊起的是他1911年发表的小说集《初次经历》。1927年,他又发表小说集《热带癫狂症》和《情感的迷惘》。这三部“链条小说”的创作主题——“探索和描绘为情欲所驱使的人的精神世界”,反映…  相似文献   

9.
茨威格的作品以人物心理刻画见长,对女性心理的剖析深刻、细腻、真实。他的中短篇小说在塑造女性形象上更是达到令人惊叹的高度。茨威格对故事中的女性总是充满了爱和同情,充满了宽容和理解。对于女性的一些超乎常情却又在情理之中的行动,他做出了最好的辩护和解释。而这一点在他的中篇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显得尤为明显--故事以C太太,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当局者的视角呈现了整个故事脉络。在她的叙述中,充溢着感情激烈的心理活动,推动叙事向前发展。本文试图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为参照,从"话语层面"对茨威格《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进行评析,分析小说中的话语权威与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全神贯注》是人教版课标本小语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茨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时,对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满,就全神贯注地修改起来,还差点把茨威格锁在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创作动机入手,分析了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代表作品《象棋的放事》,剖析了作家理想的虚幻性及生命的悲剧性,肯定了作家对人类神精世界的精细刻画。小说的社会价值在于既揭露。控诉了法西斯的野蛮残暴,也揭示批判了人性中的偏颇冷酷,对非理性社会现象提出了质疑。这在茨威格小说研究中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象棋的故事     
最近,影坛才女徐静蕾自导自演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荣获了第52届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银贝壳奖。这部电影改编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说。一时间,茨威格这个名字在许多人的舌尖上滚动,在六十多年后的异乡重新变得炙手可热;而我,行走在电影院门口的巨幅海报之下,忽然想起了那段迷恋茨威格的日子。那时我正上高中,无意中在一本云集了众多作家的小说集里发现了茨威格。那是个阴沉的,上着数学课的午后。我一面跟随着茨威格细致入微的笔触在二战时的德国小镇体味着时代和人生的辛酸,一面努力装出认真记笔记的样子,用没…  相似文献   

13.
罗曼·罗兰称茨威格是一个"灵魂的猎者",茨威格擅长探索人物精神世界的和描绘人物心理活动。巧妙的构思、戏剧性的情节、悬念的设置以及形象化的语言使其小说有着强烈的文学魅力和艺术特色。通过着重分析其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环境描写对主题思想的体现,揭示了当时社会道德标准对妇女情感的抑制以及女性内心主体意识的复兴。  相似文献   

14.
罗欣 《学语文》2003,(1):17-17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第一册所选《世间最美的坟墓》,是奥地利文学家茨威格在1928年拜谒托尔斯泰墓后写下的一篇著名散文。在研读、执教这篇文章后,我们觉得人们对这篇文章的解读有值得商榷之处,特献疑于此。  相似文献   

15.
茨威格之死     
直到今天 ,茨威格始终是国际上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 ,“他的文学声誉传至世界每一个角落” ,托马斯·曼这样评论茨威格。许多人不知道茨威格最后的日子是在巴西度过的。实际上 ,他的代表作之一《象棋的故事》就是在这里创作的 ,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也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的。1 936年 ,茨威格第一次来到巴西 ,在里约热内卢 ,他受到了国宾般的礼遇 ,“今天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宫殿里放声大喊。”他在自己行程结束时记录道。巴西的旅行使他了解到自己是最受欢迎的欧洲作家之一。然而在他自己的国家 ,他的书正被纳粹焚烧。变卖了家乡的房子 ,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略分析了茨威格的《危险的怜悯》。小说在意识流般的心灵自白中 ,塑造了一个善良中纠结着怯懦软弱性格的青年军官形象  相似文献   

17.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经典作品.茨威格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为情而生、为情而困、为情而死的陌生女人形象,感染了无数中外读者.小说借由R的目光,从侧面反映出陌生女人由童年到少女到女人的变化,然而她的内心却是停止生长的,陌生女人实际上是作家茨威格以男性视角创作出的形象,并因小说的假定性情境,而成为不朽的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18.
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可以解读成思维进行自我对话的故事。故事不断在探问思维中的自我对话如何可能,如何确定自身以及自我对话限度问题,故事中的自我对话者以精神分裂告终,显示出自我对话的短暂性和内在矛盾。茨威格希望更进一步揭示出纯粹精神性思考的不可能性以及对话间隔的必要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否定了自我对话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犹太籍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喜欢探索谜一般的心理,他擅长剖析偏执的灵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茨威格刻画了一位一生都沉湎于爱情乌托邦里的陌生女人,激情的单恋,幻想的爱情以及她降低自尊,成为他人的客体,注定她的爱情乌托邦不可避免地毁灭,表达了作者失去家园的绝望,也预示着作者精神世界的崩溃。  相似文献   

20.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在父权制社会的背景下,茨威格的作品表现出了对女性的关怀,不经意间也表露出了为女性发声的思想。但茨威格终究是受父权制影响较深的男性作家,对他来说,女性依然是他观望的对象,是"他者",女性依然是失语的。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可从作品中看到女性话语权的架空和女性自我意识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