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典型的物理题所体现的物理模型往往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引导学生分析、解答这些典型题目时,如能帮助学生透过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去粗取精,抓本质、抓核心,弄清题目体现的物理模型,然后通过典型例题拓展,强化学生的物理模型意识,使学生能将陌生的物理问题通过抽象、转移、类比等途径回归到与之对应的熟悉的物理模型上,这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一些物理习题中,往往有一类题目表面看来似乎是同类型的题目,但仔细分析却发现,是不同物理模型的题目;还有另一类题目,看似不同的类型,但其实质却是同一类型的题目.处理好这些习题有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现仅以几个典型习题来研究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物理问题方便起见,将某些实际问题抽象概括,形成一些物理模型,利用理想化物理模型求解物理问题,是学习物理的相当重要的思维方法.物理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依照一定的物理模型来拟定的,解题过程实质上就是分析和还原物理模型的过程.因此,高考复习时可以物理模型为主线,通过典型题目  相似文献   

4.
陈敏华 《物理教师》2000,21(2):44-45
教育部最近提出了高考改革方案.关于高考内容改革,总体上将更加注意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反映在试题上,就是要增加应用性、综合性、能力型的题目.这些题目与一定的实际情境相联系,要求学生抽象出相应的物理模型.我们把这些物理模型相对不清晰的题目叫做情境化题目.比较 1997、1998、1999三年高考物理试卷,我们发现,高考物理试卷的情境化题目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表1是我们的粗略统计. 表1.三年高考物理试卷情境化试题统计 这说明对高考内容的这一改革趋向在最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已有所体现. 下面就二个知识点的…  相似文献   

5.
司友甫 《考试》2004,(1):42-43
一、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要求考生在分析题目信息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的物理情景、物理条件和物理关系,把实际问题简化、抽象为恰当的物理模型,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并应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物理习题中,有些题目设问相同但情景略有差异,或图形稍有不同,有些题目情景相同但设问略有差异,有些题目物理情境和设问都相近,但应用的物理模型、解题过程、所用规律和最后结论都有着本质差异.在平时学习和考试时我们可能经常见到这样的“熟题”,但很多学生并没有注意到题目中的本质差别,导致问题错解而失分.在学习过程中,若能抓住这些“形似”的题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找到本质的差别,便可以克服解题中的思维定式,增强应变能力,提高解题的准确率,下面列举数例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潘丹志  王娟 《物理教师》2007,28(2):2-64
第1届(“求学杯”)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是一份难得的好试题,这些应用型物理题大都以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和现代科学的经典实例为背景组织材料并提出问题,如能源卫生、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生态环保、体育杂技、生产生活等,这类题目的信息量大,物理模型隐蔽性强  相似文献   

8.
在近几年的高考和竞赛题目中,经常会看见这样一类新题目:求解时间问题.这类问题思维跳跃大.要求学生知识全面,迁移建模能力要强.若想解决此类问题,需对所给题目的信息条件进行加工联想,并与原有物理知识和解题方法进行类比,从而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进而迁移,创造性地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9.
雷怡 《高中数理化》2014,(20):39-39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具有严密逻辑性的自然学科,学生仅靠死记硬背是无法学好物理的.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一遇到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物理问题就会变得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当前多数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往往只会生搬硬套,而不是根据题目已有信息,建立恰当的物理模型,再利用该物理模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进行有效求解,即学生无法从实际物理问题中抽象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0.
等效思维方法是将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化、等效为一个熟知的物理模型或问题的方法,也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是物理学中转化观点的具体体现,通过在题目中寻找与已有信息(某种知识、方法、模型)的相似、相近或联系,通过类比联想或抽象概括,或逻辑推理,或原型启发,建立起新的物理模型,将情景问题“难题”转化为常规命题.  相似文献   

11.
等效思维方法是将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化、等效为一个熟知的物理模型或问题的方法,也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是物理学中转化观点的具体体现,通过在题目中寻找与已有信息(某种知识、方法、模型)的相似、相近或联系,通过类比联想或抽象概括,或逻辑推理,或原型启发,建立起新的物理模型,将情景问题“难题”转化为常规命题.  相似文献   

12.
物理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依照一定的物理模型来拟定的,解题过程实质上就是分析和还原物理模型的过程,因此复习时,可以物理模型为主线,通过典型题目的巧妙组合,用模型将不同的知识点串起来,以最小的题量达到最大的效果,避免学生陷入题海之中。  相似文献   

13.
对培养学生运用物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思考曾平,吴静物理题目类型繁多,解法各异,但解答物理题目一般遵循如下的思维过程:在上述过程中,从题目条件出发,运用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建立符合题意的物理模型是解题的首要环节。解答物理问题需要数学工具...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中,有许多贴近生活的物理应用性题目,如运动员跳高、静电除尘、电磁流量计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把题目给出的信息转化为物理模型来解题,否则会无处下手,构建模型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模型在物理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一高二高中物理教学中有一半以上教学是习题教学,高三物理教学主要是习题教学.今物理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复习过程中特别在高三总复习中不能再依赖于题海,应在一轮复习结束后加强思维能力的  相似文献   

15.
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而能力立意又常以问题立意为切入点.千变万化的物理命题都是根据一定的物理模型,结合某些物理关系,给出一定的条件,提出需要求的物理量的.而我们解题的过程,就是将题目隐含的物理模型还原,求结果的过程.因此,如何于实际情景中构建物理模型进而借助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则成了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二卷的物理压轴题,许多学生读不懂题目的意思,无法解答,算是一道难题.这是一道信息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建构物理模型的能力,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数学生没有找到题眼,不能建构物理模型,因而无法解答.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中,呈现了大量“原生态”的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社会、环境的试题.解决这类理论联系实际问题时,关键在于审题,在审题的过程中要能够剔除题目中的生活要素和科技实例中的事件因素,获取题目中构成物理问题的物理要素,把实际生活问题简化、抽象为恰当的物理模型,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对问题给予解决.  相似文献   

18.
很多学生认为高中物理难度大,做题时常会陷入“条件不足”的怪圈,其主要原因是不会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常常在缺少条件的情况下分析问题,自然不会顺利地解决问题。其实,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常指物理现象所具备的二级性结论,物理模型的约定俗成,物理过程的临界态的特点等。如果能反复读题、重点推敲、合理联想,就可以从试题的字里行间找出隐含条件,然后再利用这些隐含条件,就能理清解题思路,从而跳出“条件不足”的怪圈。本文主要谈谈挖掘隐含条件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解决STS(科学·技术·社会)问题的基本步骤是: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捕获有效信息, 通过联想、类比建立物理模型,进行推理、计算, 必要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第24题为例,从动量守恒定律中的"爆炸模型"出发,分析在物理问题解决中如何通过题目的设计与变形来培养学生物理模型的识别、建构,再通过动量守恒定律中的另一个常见模型:"人船模型"中熟悉模型识别、建构与变式,进而归纳出识别、建构其他物理模型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