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初中差生与辍学生具有同源性,教育机会不均等和制度化教育是造成农村地区差生、辍学生大量存在的根本原因,农村初中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既是制度化教育弊端的结果,又构成了大量产生差生、辍学生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农村初中辍学生与差生具有同源性,最大限度减少差生是遏止学生辍学的根本。通过专项执法可以遏止辍学,通过补偿教育可以建立预防、转化差生的立体防治体系,并结合小康农村教育实际,达到标本兼治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地区初中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辍学生大量来源于初中生中的学业成绩不良者,辍学生与"差生"具有同源性质。调查表明教育内部教育机会不均等和制度化教育的弊端是造成辍学生和差生大量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对辍学问题的治理,仅仅靠对学生经济支援、对责任人的惩罚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重要的是从改革教育内部诸多因素入手,防止新的差生出现,才能达到根治辍学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
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现象产生的根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地区初中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辍学生大量来源于初中生中的学业成绩不良者,辍学生与"差生"具有同源性质.调查表明教育内部教育机会不均等和制度化教育的弊端是造成辍学生和差生大量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对辍学问题的治理,仅仅靠对学生经济支援、对责任人的惩罚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重要的是从改革教育内部诸多因素入手,防止新的差生出现,才能达到根治辍学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地区初中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辍学生大量来源于初中生中的学业成绩不良者,辍学生与“差生”具有同源性质。调查表明教育内部教育机会不均等和制度化教育的弊端是造成辍学生和差生大量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对辍学问题的治理,仅仅靠对学生经济支援、对责任人的惩罚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重要的是从改革教育内部诸多因素入手,防止新的差生出现,才能达到根治辍学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经费保障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和落实,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有了根本的保证。因此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而辍学的现象明显减弱。但调查数据表明,农村学生辍学率很难控制在国家规定的2%以内,有些山区、深山区辍学现象甚至超过5%。因此“控辍”已经成为广大农村初中实现普及教育工作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7.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普遍存在,无论从教育经济学角度还是社会发展角度来看都影响甚大。我校高辍学率的出现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如家庭、社会、学校、学生自身等,从本校近几年辍学生的调査研究发现:辍学有两个显著特点和两个高发期。  相似文献   

8.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我省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率有上升趋势,影响我省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黑龙江省政协2004年4月至10月在哈、齐、绥等市及所属市县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农村劳动力中小学程度的为31.1%,初中的为49.3%,高中的为9.7%,大专以上的为0.5%,近80%的人中没有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9.
初中学生辍学问题是目前农村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根据国家“普九”要求,农村初中学生年巩固率不得低于97%,流失率不得高于3%,但从有关调查数据看,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学校高达20~30%,这不仅加大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也影响到“普九”成果的巩固和提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8亿多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教育需求的一件大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关健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奔小康的重要举措。农村教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普九”的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而“普九”的“主战场”又主要集中在农村初中。因此,认真研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村初中辍学问题已成为困扰我省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其社会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它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普九"成果的巩固与提高,滞缓了普及高中教育的工作进程,从而直接影响了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把握初中学生辍学的真实原因,从而扎实有效地搞好控辍保学工作,既是当前农村初中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又是各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一个时期需协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学生辍学的原因。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是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中出现的比较突出、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1986年九年义务教育法的逐步普及,我国义务教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不褥不看到,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质量,也使其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阻碍之一。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几方面进一步探索和分析隐含在辍学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解决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1986年九年义务教育法的逐步普及,我国义务教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不得不看到,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质量,也使其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阻碍之一.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几方面进一步探索和分析隐含在辍学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解决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一、学生辍学的新特点及原因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对教育的投入加大,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和物质帮助,但仍然有不少学生离开优雅的学习环境而辍学。当前,学生辍学的重点在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在初中阶段,初一流失生较少,初二流失生逐渐多,初三上学期达到高峰。辍学问题反复性强,有些学生经多次家访等工作,在校学习一段时间后仍然会辍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从课程视角分析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丽云  孙利 《教育探索》2003,(12):21-23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课程的视角探寻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课程资源的“城市取向”,课程设置的“专业化取向”,课程标准的“城市取向”,课程理论和课程内容的“政治伦理取向”,课程决策的“强势群体取向”,等等。这些原因使农村初中学生在学业上产生失败感,再加上农村经济落后,人均收入较少,办学经费短缺,因而学业困难和无经济支持也是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强调指出: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保障农村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到2007年,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而回到家乡。一些中小学毕业生因为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没门,搞二三产业无路,只好在家里闲着,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据了解,我国普通初中毛升学率约为88%,但在农村地区却远达不到这个比例。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一项调查显示,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达到了87.7%。造成辍学(尤其是初中辍学)原因很多,对于这个问题,教育专家也在不断的探讨,这里我们编选了四位来自农村一线的教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同时希望广大关注农村教育的有识之士,就农村辍学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1)市场经济的影响.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扭曲。在过去.每年来自农村的大中专毕业生比较少,谁考上中专、大学.谁就跳出了农门.有个“铁饭碗”。学生家长砸锅卖铁也要拼命送子女上学读书。但是近些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本没有多少化知识的人却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成为“暴发户”.致使一些农村学生家长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因而不愿送子女上学。  相似文献   

19.
目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十分严重,特别是我们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均在10%以上,有的乡镇、学校高达20%,一个学校就有一、二百名学生流失,一个县市辍学生人数多到四、五千人,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和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还给社会治安带来了许多不安定因素。为了寻求控制初中学生辍学的有效办法,笔者走访了部分辍学学生、学生家长和有关教师,并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到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上的原因、也有观念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江西农村初中较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辍学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江西农村初中教育的经济贫困和教育质量和内容的低贫。农村初中辍学率偏高将严重影响江西教育事业的发展,制约江西“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并影响着社会的安全稳定与和谐发展。解决江西农村辍学问题,需要建立合理的分担公共教育经费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并加强义务教育宣传和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