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地水     
【知识点击】1.陆地水类型按空间分布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按循环周期分类:静态水资源(其中,冰川占淡水总量的2/3);动态水资源(人类可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相似文献   

2.
孙斌 《中学生物学》2001,17(3):28-30
人类的活动对环境是深刻、巨大和多样的,其中对气候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四种:1温室效应 由于工厂、交通运输、家庭等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农业生产上频繁的耕作(使土壤中分解的分解作用加强);地球表面光合作用总量下降(森林等绿地面积减少和海洋被污染),从而使大气中的CO2浓度逐年增加。CO2透过太阳短波辐射,使其到达地面以增加地面温度;同时它又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上升,再以逆辐射形式射向地面。这种现象如同温房一样,故称“温室效应”。(当然温室效应的产生还有其它原因,如甲烷)  相似文献   

3.
一、21世纪物理学必须面对能源和气候问题21世纪:物理学从“大科学”向“小科学遍地开花”转变;半导体的发明促成人类进人信息技术(IT)时代;人类期待的能源无虞原子能时代没有到来,反而面临能源短缺与气候变暖;研究经费向可再生能源、可持续能源的研究倾斜。  相似文献   

4.
事件     
《福建教育》2005,(2A):4-4
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东海事件”凸显中日能源之争;“为了明天——青春自护远离网瘾行动”启动;  相似文献   

5.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对热学内容部分有以下基本要求:(1)能区分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2)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热运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3)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4)了解热量的概念;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5)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人类科学的最大成就集中在物理学和微电子学领域。科学家预言,21世纪的科学革命将发生在生物学领域。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HGP)将为人类展开一幅震撼人心的世界图景:疾病将永久地消失;恐龙可能复活;生命可以在工厂里生产。然而,它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伦理  相似文献   

7.
论人的主体性与人类主体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是作为主体的人同作为客体的事物(包括作为客体的人)处于对象性关系时表现出来的关系属性。它的内涵包括:自主性与依附性的统一;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创造性与制约性的统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主体主义。  相似文献   

8.
人类生活、生产与环境的关系,教材从两方面讲述。第一,从人类新陈代谢的特点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上看,说明人类对环境的依赖。1、人类为了生存从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2、人类必须占有含有媒质(空气、水)的一定空间:3、人类新陈代谢和活动的产物,也要排放到环境中去。在了解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去学习第二个问题,即:“人类与环境相关模式图”,就容易多了。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基础的思考,从以下几点阐述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性:(1)价值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之分是近代的产物;(2)人类中心主义是建立在二元论世界观基础上的,这种世界观具有内在缺陷;(3)不能用逻辑来反驳非人类中心主义。这种“逻辑基础”是人类中心主义同样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10.
每一时期发展观的理论底蕴,应到哲学的深处去寻找。章首先简要剖析了自古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经历的三种不同历史形态:古代宇宙人类中心主义、中世纪神学人类中心主义、近代绝对人类中心主义。由此提出现代辩证人类中心主义与上述的不同之处:它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为思想基础;它是一种有条件的相对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1.
一、人类对风能的开发与利用——风力发电 例1 风能将成为21世纪大规模开发的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气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主要部件包括风轮机、齿轮箱、发电机等,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能源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和工业的崛起,需要建设更为完善的能源系统和开发更多的能源形式来支持现代化建设。强烈的能源需求使能源类专  相似文献   

13.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鲞铺》中语:“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中,柴居第一位,足见人类发展与能源的密切关系。柴借火而成为能源,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使用火是能源科技的第一次创新。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由于大规模使用化石能源给自然生态带来了严重后果,能源危机、气候变化等问题日渐严峻。  相似文献   

14.
在能源利用的问题上,人类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需求量日益增大,所利用的能源多为不可再生的矿物能源,因而能源短缺问题非常严峻;二是由于大规模利用矿物能源,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尖锐,影响到人类发展。因此,必须寻求新的替代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研制。  相似文献   

15.
反思环境危机的哲学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观、认识论与价值论不仅是构成哲学的三大主要领域,而且反映了人类思维的发展历程:古希腊人对世界本源的探索反映了人类对认识世界的渴望;近代理性派与经验派的哲学探究是为了找到认识世界的最佳方法;现代人对人自身的研究兴趣反映了人类价值观念的困惑与迷茫。因此,探究环境危机的哲学根源,需要找出人类在世界观、认识论与价值论上存在的问题。人类在世界观、认识论与价值论上存在的问题就是:世界观上的机械论、认识论上的主客二分和价值观上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能源,石油正在以飞快的速度被消耗,为此,世界各国的能源专家都致力于寻找和开发石油的替代能源。除了广为人知的太阳能、潮汐能等能源外,还有许多种能源也被科学家设想为可以有效利用的“石油后”能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物学》2005,21(4):31-31
自然式探究(naturalistic inquiry)评价模式是建立在现象学、解释学、日常语言分析哲学以及符号互动等理论之基础上的。自然式探究评价模式认为,科学(严格意义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仅是人类许多种求知方法中的一种,评价的最佳方式是在自然背景下对社会行动进行现场研究并作出描述。它不主张采用固定的研究方法,它的主要特征包括:注重自然情境的研究;注重定性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范国军 《教学月刊》2002,(11):49-5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提出的高中生物教学目的为:(1)知识,技能;(2)能力,方法;(3)情感,态度。并具体指出情感和态度所包含的内容为:“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物质性,生命运动的多样性,生物界存在的普遍联系和协同发展,教育他们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生物问题。  相似文献   

19.
例1美国“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使人类对火星的研究进入了新阶段.现在已测知,火星大气层上方无臭氧层.大气中95%为二氧化碳,氧气和水的含量极少.火星目前还不适合人类生存的理由是:①——;②——;③——.  相似文献   

20.
复习要求:(1)常识性介绍 空气的成分及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意义;空气的污染与防治。(2)认识氧气和氢气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氧气的工业制法。(3)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4)初步学会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