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艳 《山东教育》2002,(16):43-44
一、放手教学,鼓励创新在教学中,我们重视“学”、“思”、“乐”、“创”的结合,重点突出“学”,实现“学”的三个转变,即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把教师的“教案”转变为“学案”,突现一个“创”字,把教室变为学生创新的场地,让教室的墙壁成为学生创新成果的展示墙。如在教学《月亮湾》这篇课文之后,我让学生盖上书中的图,自己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学生根据“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这句话,在本上画了一个小村子,村子的前面画了一条小河。在学生画时,教师要求学生专心、认真…  相似文献   

2.
胡泉  张义玲 《农村教育》2005,(7):113-113
一、从“教室”到“学室”的转变。是教师的教学角色的转变 “教室”所体现的是“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师成了知识的“权威”,没有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教师主宰着课堂,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只不过是引导学生往里钻的“圈套”,学生没有主观能动性,处于被动地位,怎么教,怎么学,教多少,学多少,参与的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
在测量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仲洪 《职教论坛》2002,(16):41-41
在测量教学中,如何适应信息时代学生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得到知识,使教学过程由传授知识过程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如何通过教学组织,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求知欲,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懂得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使学习具有探究性质。针对这些问题,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一、走出教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教学目标,把教室搬到实习场,实战工地,激发学生求知欲,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上《建筑施工测量》的第一堂课时…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认为学习者是一块可以记录知识的“白板”,是可以储存足够信息知识的“空桶”,从而使教学行为突出了“教室为主、教师为主、书本为主、知识为主”。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地位。这种  相似文献   

5.
运用“带学三点法”和“帮学三点法”进行职校语文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很多人对“教”、“学”只理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我则认为“教”、“学”不仅如此,它还应包括教师的“学”与学生的“教”,这样才算是完整的教学,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切人教学过程,对它进行层次分析,将教学过程分为“教”和“学”两个过程,在“学”的过程中,学生为主体,学习情境(教学情境)为客体;在“教”的过程中,教师为主体,教学情境为客体。教师的主导性、创造性、艺术性……无不反映在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上.而学生的学习更是不能脱离“环境”——教学情境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8.
“反思性教学”即教师对教师“教”、对学生“学”的反思,是指教师以教学目的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学习效果为反思对象,进行主动探究,寻找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提高自我监控能力,加强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监控,调动教学自主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反思性教学”是在《音乐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的,它以教师和学生的“思”为核心,以全体学生“学会”、“会学”为目的,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既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的“想学”,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思维上的“能学”,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会学”。初中有60首古典诗歌的教学任务,诗歌教学是重点更是难点,年代久远,时空跨度大,要想真正领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需要每个参与者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存,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多层次、多角度地品味诗歌。笔者在诗歌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想学”,并培养学生的“能学”和“会学”能力,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很好地体现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情感交流,送学生一双自主学习、自由飞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写好数学日记,教师不能只是提出要求、布置任务,还要想方设法创造一定的氛围,让学生处在写数学日记的环境当中。我在教学过程中,就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在课堂上定期宣读学生的数学日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和点评。二是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中开设“数学小作家”专栏,展示学生的优秀数学日记。供学生学习和借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课常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可是,我们有不少教师,不能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课常上出现了“多”与“少”的种种反差现象。要消除课常教学中的反差现象,就必须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改革教法,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2.
卢琳 《教育导刊》2003,(8):69-72
近年出现了一种新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 Internet,简称Web教室。本基于中小学Web教室教学实践,运用行动研究法,以素质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和共同学习原理为指导,揭示了Web教室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模型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其创新性在于将学习组织和学习资源纳入到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范畴、充分发挥Web教室的环境优势,把研究性学习与资源开发相结合、师生共建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用行动研究法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相似文献   

13.
“课堂”与“教室”在英文中是同一个单词——classroom。尽管我们是用两个不同的词去指称它们,但通常人们仍然把“课堂”和“教室”相等同:以为一道墙、一排篱笆围出一个院落,围出一方空间.人置身其中便有了读书的感觉。然而,课堂并非教室。课堂不仅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舞台,其中蕴藏着复杂多变的结构、情境与互动,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系统整体,远比物理空间具有更加鲜活的生命取向,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果.更要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设计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根据一定的学与教的理论对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进行规划、安排的过程,包括以“教”为主的教学过程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过程设计。其中,以“教”为主的教学过程设计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以“学”为主的教学过程设计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无论哪种教学过程设计其核心都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特性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5.
曹彦红 《考试周刊》2013,(86):96-97
课堂是指在教室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我们所要探讨的“有效性”就该针对“班级授课”而言,它是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通俗地说.就是在比较固定的教学环境中,老师对比较固定的学生群体。在比较固定的时间内完成的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一堂课上得是否成功、教学效果如何和学生对这节课的感觉是有很大关系的.也就是说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能否听进脑海里、主动学还是被动学。笔者就对有效课堂的认识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向学生学习     
教学,历来仅仅被理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实际上,教学关系应该是师生借助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形成的双向的“教”与“学”的过程,即教师在向学生施教的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当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它要求教师必须冲破头脑中长期形成的许多观念上的障碍,例如“只管教不管学”、“以权威自居”、“不允许学生提出异议”、“不允许学生超过自己”,等等。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要从传统的“灌输式”被动教学转变为激发学生“兴趣式”的主动教学,首先要把知识教“活”,让快乐走向课堂,其次要把情感激“活”,让学生“爱”学,再次要让个性自由的发挥,让想象插上翅膀,最后要走出教室,激发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胡剑锋 《湖南教育》2002,(18):52-52
我特别喜欢那些散见于报刊杂志、流传于民间地头、“终非诗体之正”、“难登大雅之堂”的巧诗、趣诗,并且活学活用于作文教学中,收到的效果令人非常满意。一、趣诗引路,集中注意,激发情趣。趣诗构思巧妙,通俗易懂,趣味性极强,读着它,令人叫绝,使人捧腹。用趣诗来引导学生学习写作,能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我教学生学习描写“雪景”时,一进教室,就出示了一首唐代张打油的趣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该诗明白如话,滑稽可笑。学生感到受启发不小,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写…  相似文献   

19.
周兆福 《科学教育》2006,12(4):31-31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动手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它需要一种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实验室作为生物教学的物理环境,实施新课程目标,活化实验室内各种资源,有利于新课程下的生物学教学。1在桌凳的摆放上普通教室的课桌椅几乎都是面向黑板、讲桌,整齐有序地摆放成秧田型,整个教室空间处于教师全方位控制之下。这种课堂教学空间,只适宜于教师与学生全体之间的单向交往,不宜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往,每个学生只是作为“单独的个体”在课堂中学习,学生之间缺少交往与合作,强化了学…  相似文献   

20.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这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对关系。在对待这对关系上,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形成了以教师为本位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关系,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了再学、不教不学。这一观念更是根深蒂固。学生只能跟随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教与学”本末倒置、越俎代疱的种种片面性,导致学生的亦步亦趋、囫囵吞枣,最后摧毁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