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社会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综合课。大纲规定:社会课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等常识。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社会常识;培养他们正确观察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指导小学生作文,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或序列,关键是从小学生的思维规律出发,掘开恰当的渠道,有效地引导学生把积蓄在自己内心的生活材料和思想感情顺利地流淌出来。有了思维的正确引发,就具备了作文成功的基础。作为小学生的作文思维规律,有其特殊性: 一、小学生作文思维必然受儿童生活实际的限制。小学生是在社会中成长,作为人的一部分参与构成社会,虽然也能从一定的自然、社会环境和书本中获取对事物的认识,但他们的生活领域毕竟和成人有极大区别。他们观察、感受、认识的事物不可能超越自己的生活范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  相似文献   

3.
指导学生认识社会事物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尹济小学社会课是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课程计划新外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要求指导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了解一些社会常识;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4.
黄琳 《四川教育》2001,(2):82-83
社会课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综合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儿童的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第一阶段,小学阶段则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转折点。社会课的功能就是正确引导学生去观察社会现象、认识社会规律、明确社会职责、规范社会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相似文献   

5.
社会课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综合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儿童的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第一阶段,小学阶段则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转折点。社会课的功能就是正确引导学生去观察社会现象。认识社会规律、明确社会职责、规范社会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小…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强调: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我们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而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接触最多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农村作文教学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小学一直开设着一门课程——生活课。生活课顾名思义,就是围绕社会生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课程。它不同于其他学科,而是一门重视亲身体验的课程。它强调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把自己的生活圈作为学习的场所,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与自己的关系。就是说,孩子们通过对自己身边的自然和社会现象进行观察、调查、分析、实践等具体活动及体验来获得知识。因此,体验既是方法,又是目标,也是内容。  相似文献   

8.
社会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综合课程。通过教学要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光靠课堂上传授的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实践性强是社会课的鲜明特点,坚持贯彻好实践性这一原则,也就成为教好社会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社会课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社会课要求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常识都来自社会,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观察、认识、适应社会能力,只有经过接  相似文献   

10.
《自然》课是小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在自然教学中安排了大量实验演示内容。充分运用这些实验、演示给学生观察。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现象,掌握自然知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怎样才能使小学生对具体自然事物和现象有认识过程呢?   小学生对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始于感知,也就是说小学生的认识开始于用自己的眼、耳、鼻、舌、手和皮肤等各种感觉器官去直接地观察客观事物和表象。同时也可用演示来加深学生的认识过程。   演示过程是由教师将直观教具或实物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演示的可以是实物、标本或模型,也可以是图片图表,还可以是幻灯、录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演示手段进行教学,以达到认识过程和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小学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该教材融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等常识为一体,指导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同时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结合社会课的特点谈谈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几点做法。一、收集、调查访问,加强社会教学的实践性。社会课内容包罗万象,具有突出的社会实践性。因此,课堂四十分钟的容量大,时间紧,课堂…  相似文献   

12.
想像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像是无限的。一个人可以在他的头脑中做无数次想像,并形成自己特有的想像空间。这样的空间一经出现,就充满了活力,成为一个神奇的创造空间。   无论从前还是现在,自然界都会存在许多未知的现象,令人倾心倾力,甚至奋斗终生。但对于小学生而言,即使一些像风雨等常见的现象,他们也是好奇的。小学自然课程初步归纳总结了自然界的一般现象及其规律,并着重选取生活中典型的事例,引导学生逐步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同时培养学生的有关能力。其中,如果学生能够积极运用想像能力,打开想像空间,…  相似文献   

13.
黄琳 《四川教育》2001,(3):82-83
社会课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综合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儿童的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第一阶段,小学阶段则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转折点.社会课的功能就是正确引导学生去观察社会现象、认识社会规律、明确社会职责、规范社会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相似文献   

14.
小学社会学科毕业复习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次复习,本次复习应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完成,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社会知识进行一次再学习、再提高的一个重要过程。复习之前,首先要明确:小学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其次要明确复习的要求,了解小学阶段所学知识的内…  相似文献   

15.
小学常识课是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广大农村城镇小学实际情况而开设的综合性学科。它是一门指导小学生积极探究周围环境,初步认识世界,进行生活和科学启蒙教育的课程。 通过常识课的教学,使小学生初步了解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初步认识我国和世界,学习一些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的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学习一些简单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社会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综合课。大纲规定:社会课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等常识。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为此,笔在小学社会课教学中进行一些探索,形成了立足基础性、渗透教育性、着眼主体性、发展性的教育思路,使课堂教学渗透素质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舒玮 《文教资料》2005,(25):143
社会课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课程,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还有较强的思想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儿童认知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内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才能达到《大纲》要求的:“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寻找途径,努力上好这门课。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小学生年龄小,对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比较肤浅。教学中,我注意把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认识社会。如教《家庭与社区》一课时,先让学生知道自己家庭所在的社区,然后提…  相似文献   

18.
社会课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综合课。社会课如何落实素质教育,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一、贴近儿童生活所谓“贴近”,指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社会生活知识,从他们耳闻目睹的一些社会事物和现象入手,从感性知识逐步上升到理性知识,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比如讲第一册的《家庭与社会》,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先谈谈自己的家庭,再推广到其它同学的家庭,最后让学生明白“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小家庭构成大社会”这个道理。又如讲《商业与我们的生活》(第一册四单元第一课),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  相似文献   

19.
舒玮 《文教资料》2006,(6):126-127
社会课是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以社会性为本质特征的综合性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一些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一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社会课是一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常识,培养学生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因此,在社会课的教学中不应局限于教材,教师既要让学生走进社会教材,更要带领学生从社会教材中走出来,去面对社会那一片更广阔的天空。一、加…  相似文献   

20.
赵化庚 《学周刊C版》2013,(6):136-137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具有思维性强,逻辑推理严密,内容比较抽象等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方面他们渴望学习知识,但其学习受情绪影响很明显,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另一方面,因为小学生年龄尚小,注意力不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会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则心不在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