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减负"——我国素质教育面临的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减负,真的减了吗? 在进行探讨之前,我们先要明白何谓"减负"?"所谓'减负',主要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很明显目前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存在"超标"的现象.学生因为课业压力过重、考试成绩不理想等原因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的事件屡见报端.可见,这种"超标"现象已严重影响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各地教委多次下文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的负担.但"减负"的效果如何呢?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河南一个乡镇中学的初中生所在中学规定的作息时间: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缺乏主动性、独立性、自信心,学习没有目标,死记硬背不求甚解;或是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习惯不好;甚至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学习成绩较差。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上的"学困生"。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不能放弃这些"学困生"的,而应该热情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转化工作,争取让他们建立学习信心、找到学习方法、进入学习状态,争取使"学困生"达到正常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3.
陈强 《河北教育》2000,(4):44-44
厌学情绪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和学习过程产生的逆反心理体验。倘若这种体验在一个人身上长期存留 ,会沉积固化为不良学习品质 ,影响个体发展 ,甚至贻误终生。我们这样讲 ,并非有意耸人听闻。有关调查显示 :当代中小学生有52 %的人不同程度存在厌学情绪 ;有近12 %的人厌学情绪较严重 ,已经使学业成绩受到影响。儿童少年期 ,正值学知识长本领的黄金时代 ,何以产生如此严重的厌学情绪呢 ?1 .课业负担过重 ,学生难以应付 ,导致滋长厌学情绪。近些年来 ,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仍…  相似文献   

4.
每当漫长的假期结束,新的学期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上课犯困、打盹,情绪低落,学习热情骤减、提不起精神,甚至屡屡迟到并有厌学倾向。我们不禁要问:他们这是怎么啦?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高考复习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在高考备考过程中,他们的成绩,在开始一段时间里进步较快,达到一定程度后,他们尽管不断进行重复学习,成绩却无明显提高,甚至还出现倒退的现象,这使得学生感到困惑不解,这其实就是心理学所说的“高原现象”,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该如何去引导考生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慢慢转变,由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但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甚至阻碍了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正>教师要全方位地关爱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生活、学习习惯等。谈及社会不良之风,我们有的摇头、有的唾弃,甚至咬牙切齿,痛骂不绝。令人担忧的是,在我们学校,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学习不良现象,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置之不理,一定要防微杜渐。如:请同学吃饭、玩游戏、上舞厅等以广交社会朋友;自己花钱让别人代做作业、扫地值日;拉帮结派,摆阔等。一、透过现象看本质  相似文献   

8.
过度学习导致疲劳是教育畸变的结果,化学学习疲劳现象非常普遍,给化学教学带来很大困扰,甚至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化学学习疲劳的成因复杂,从学习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主要有:化学学习负荷过重、化学学习难度偏大、化学教学形式单一、化学学习品质不良和外界环境压力过大。缓解化学学习疲劳要立足学习过程,优化化学教育系统,主要措施有:建设积极班级文化,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切实立足科学素养,降低学习认知负荷;重组化学学习内容,降低学习内容难度;突出学生问题意识,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培养良好学习品质,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学校带动家庭减压,建立联动互助机制。  相似文献   

9.
这里思辨的是我们的现代教育中并非“现代”的一些现象。这里没有去搜罗最近几年教育领域出现的奇妙事件,奇妙的事件总是偶然的。这里选择的是我们大家经常耳闻目睹的事,天天发生、月月发生、年年发生的常事,甚至人人都“揭发”过、批评过、上级部门也下过禁令的常事,然而它们还是在我们眼前发生着。常事总与必然相联系,这些事成了必然,就令人深思了。何况这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辛苦了的老师、辛苦了的学生、辛苦了的家长。勾股定理与题海战术在一次与数学系大学生和研究生谈学习的座谈会上,一位数学家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说出勾股定理和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之和?  相似文献   

10.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各方面关注的热门话题。参与讨论者从书包重、作业多、搞题海、超难度等问题着手,发表了许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看法。的确,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而本文试图从学生这一角度,浅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主观因素对形成“课业负担过重”这一现象的影响。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并不是我们所说的那样,而是另有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减轻学生负担即通常所说的“减负”,是教育部针对学生过多的学习时间和过重的课业负担而提出的战略举措,其目的正如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减负电视会议上阐述的: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目前迫切需要改革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把学生从过重的负担中解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大型调查表明,我国近半数中小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课业负担过重。表现为:学生在校时间长,节假日补课,教师拖堂,布置的作业形式单一,甚至以惩罚为目的,内容过多、过难。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在学习上无快乐感,对学习和学校感到恐惧,甚至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就谈不上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摘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是一场重大改革李铁映同志在与北京中小学校长座谈时指出: 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基础教育方面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且还有加剧的趋势。这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影响到义务教育的普及,妨害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多方面问题的综合反映,既涉及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也关系到各级政府、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是各种陈旧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综合表现。用什么思想办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用什么思想指导教育改革,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改革。所以关键是转变教育思想,实现教育现代化。当前,尤其是要注意转变一些人的人才观和质量观。  相似文献   

14.
自学考试现代汉语科目中语法一章比重较大、内容抽象。不同的语法体系对同样的语法现象往往会做出不很相同或很不相同的解释,使初学者觉得无所适从。他们关心的是:语法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它从具体的句子中概括出来,并能指导我们正确地组词造句...  相似文献   

15.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总是把目光、精力集中在优秀生和后进生身上。因为优秀生可以为我们装扮“门面”,而转化后进生可以体现我们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唯有那些性格内向、听话、懂事、学习一般的中等生,我们觉得很放心,所以从来不去关心与注意他们。表扬和荣誉轮不到他们,甚至连批评也与他们无缘。  相似文献   

16.
张毅 《西宁教研》2002,(4):20-20
“如何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心的热点。它不但关系到千千万万的家庭,还将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否。笔者认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应从教师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素质,主战场应是学校的课堂,因而,认真坚持“教学要认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谈异步教学过程对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性黎世法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其主要表现为: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经过他们的努力也不可能完成的学习任务;由于布置的学习任务过重过多,学生不...  相似文献   

18.
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就是在学习进程中由于知识量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暂时的抑制性饱和,或由于客观压力过大,心理产生过重的负担,有了难以“负重”的感觉后出现情绪上躁动不安,而直接导致学习上的停滞不前,甚至产生学习急速“滑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群体,他们的学习关系到国民素质。中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有义务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国家对外交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我们教育发展的问题之一,已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引起了各级党政领导的普遍重视。为了减轻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处就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先后两次从学校内部和社会方面采取不同方式进行了调查。从学校内部调查了市内6个区的50余所小学的606名1——6年级学生。社会方面调查了工厂、商场、医院、机关共400名学生的家长,涉及到市内132所小学的各个年级。一、我市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市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确有过重现象,个别的还很突出。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在不同时期、不同年级、不同班有着不同的反映。考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