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春秋决狱",即依据《春秋》来审判案件,其实质是相信《春秋》作为万世之法,可以衡量一切社会行为。"春秋决狱"典型地显示了儒家话语的构成方式:它以经典文献为价值依据和话语资源,通过征引、史鉴、"微言大义"等方式逐渐扩张自己的话语权力,以求构建一个无所不包的意识形态体系。"春秋决狱"在此基础上,还运用了"原心"、"博贯"等方式,使公羊学阐释学变得更加自由和随意。汉儒的《春秋》阐释学由此带上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并走到了它的逻辑终点。  相似文献   

2.
春秋决狱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以礼司法的契入点和以礼统法的审判方法以及对以礼注律的推动,最终达到了以礼入律礼律融合的目的。春秋决狱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礼法融合主潮的促动者。  相似文献   

3.
董仲舒是西汉著名儒学大师,在法律思想方面,他倡导的君权至上、“三纲五常”“德主刑辅”、春秋决狱等,反映出地主阶级的法律思想已经初步完善.董仲舒的法律思想完全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皇权和统治人民的需要,影响中国封建社会达2 000年之久.  相似文献   

4.
在汉代,除依法律法令断狱之外,还直接引用<春秋>这部书的内容作为判决案件的根据,这就叫"春秋决狱".由案例可知,"春秋决狱"有不足之处,但也有积极意义.它使很多犯罪行为受到了适量的宽宥,而且它在定罪时考虑到行为人的主观心理这一点也应肯定.  相似文献   

5.
“春秋决狱“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春秋决狱”所决的都是政治、司法中的疑难案件,应称为“引经决疑”才更准确;“春秋决狱”在汉武帝以前即已存在,汉武帝时开始盛行,但仅是政治、司法惯例,至魏晋南北朝时才形成法律制度;“春秋决狱”至唐朝基本结束,其余绪则延至南宋;“春秋决狱”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应当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6.
"春秋决狱"是汉代以礼入于法的有益尝试,是将儒家经典中的基本精神和事例作为审判的依据指导司法实践,其开启了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大规模融合,奠定了中华法系的基础。从正反两方面来评价"春秋决狱"中所蕴含的法的价值,有助于我们正确地对待这一历史进程,有助于依法治国在刑法领域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春秋决狱”是中国法制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国本位”与“家本位”思想的主导下,在“权”与“情”的双重作用下,“春秋决狱”尽管没有直接造就完备的法制,却开创了礼法融合的先河,为完善独特文化底蕴下的中华法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的礼治影响法律的实施,提出了春秋决狱,本对其利弊做了分析,指出应当看到其本质,而不应简单地批判或肯定。  相似文献   

9.
“春秋决狱”是汉代的一种特殊的审判方法 ,它实行“论心定罪”原则 ,以儒家经典著作中提倡的精神和原则审判案件 ,标志着传统法律的儒家化 ,对封建社会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春秋决狱"之风兴起之后,儒家思想便通过"春秋决狱"的形式而被引入司法实践领域,开启了儒家思想融入法律之门.许多律学家用儒家思想对成文法的注疏、解释,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立法上"纳礼入律"奠定了基础.魏晋北朝诸律家秉承"引经决狱"之传统进而"纳礼入律",对于将儒家思想融入魏晋北朝诸律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儒家思想融入魏晋北朝诸律也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以《吴越春秋》、《越绝书》中的大禹治水神话为线索,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吴越春秋》与《越绝书》两书的材料来源基本同一;《吴越春秋》广泛地运用了先秦以来的资料,《越绝书》只是其参考书之一,不存在抄袭关系。因此《吴越春秋》具有整合之功,内容更为丰富,也更具有文学色彩。《吴越春秋》对汉代神话传说的记录,体现出政治思想对神话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两书在风物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2.
蒙元硬译体是将蒙汉两种语言及语法夹杂到一起的特殊翻译体例,学术界通称为“元代白话”,或是“直译体”。但这些通称其实并不妥当,因为:该文体里的汉语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白话,也不是元代白话语言的变体;该文体出现于元朝前,所以称为“元代白话”在时间上并不十分妥当;而且“硬译”与“直译”是不同的翻译方法,称为“直译体”是把“直译”与“硬译”混同了。笔者从以上三方面分析了该种文体的不同称谓及其不当之处,认为将该文体称之为“蒙元硬译体”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13.
江涛 《培训与研究》2006,23(12):41-42
“中体西用”论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思潮,它始于传统文化的体用观,在中国近代得到广泛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近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中体西用”论应引起我们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从传播学"文本、机构、受众"的视角出发,透视2008年中国国内上映的几部"中国风"式的好莱坞大片,我们不难发现精确的文化把脉和对中国元素的创新表达是该类影片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中西方受众的文化解读差异则是掣肘其发展的最大障碍.此外,促使好莱坞牵手"中国风"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电影市场和中国本主体制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颁布和实施意味着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已形成了体系。文章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现状作了研究;在充分肯定该规定积极意义的前提下,就司法实践中不足之处及需要完善的部分做了简要陈述,争取使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法律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6.
有关《国语》怎样成书,比较集中的说法是编撰者杂取周王室及各诸侯国“春秋”史料而成。其实除了“春秋”一类的史料外,尚有诸如“诗”、“礼”、“乐”、“令”、“故志”、“训典”以及瞽矇口述历史等多种文献为其成书提供史料。这些文献不但丰富了《国语》的史学和文学的内涵,而且增加了《国语》的审美价值。那种认为《国语》不过是毫无润色的史料的简单拼凑,显然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法中界定贿赂的范围限定在"财物"二字,虽然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07年发布了《办理受贿刑案意见》,其中明确财产性利益属于受贿的范围,然而对于"性贿赂"等非财产性利益并无其他明文规定,这也导致性贿赂问题变成了争论的焦点。鉴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首先要求就是谦抑主义背后的非犯罪化趋势,本文认为可以从刑事政策角度理性分析性贿赂不宜犯罪化问题,这也是笔者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18.
“咆哮体”是时下一种流行的网络文体,其独有的咆哮、怒吼的风格深受网民的关注,其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使得网络语言具有多元性特点.“咆哮体”包含的修辞艺术使其在语用表达上具有自己的特色,描述说话人的心情和对事件的主观看法时,加强艺术表达效果,达到戏谑咆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当代民居建筑景观中存在着"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现象。原因主要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妄自菲薄,以及对西方外来文化的顶礼膜拜。当代中国民居建筑景观应体现本土性与民族性,在满足现代居住功能的基础上体现民族特色、地域文化和建筑文脉。  相似文献   

20.
常芳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3):86-89,93
中国古代历史编撰过程中形成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与西方接受美学的本文空白理论存在着不少相通之处,它们共同张扬一种空白美学与含蓄美学,同样重视本文潜在的意义空间与读者能动作用的发挥,在内在的功能结构上也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但是它们在文化与思想背景、理论的指涉范围及影响等方面又是异质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