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学以其博大精深的智慧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并折射出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探索东西方文学中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根源时,古代神话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作为古代人类精神活动的智慧之果,神话最早地表现了原始先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研究古代神话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与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各民族的伟大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神话是人类童年的文学。本文从劳动的回音、对大自然的初期认识、对后世文化的影响三方面阐述了中国、希腊古代神话的相同相似之处,从人神关系、对待人与非人的力量、神话所反映的社会关系、神话的系统性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希腊古代神话的差异,并从地理原因的角度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意在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希腊文学发端之差异。  相似文献   

3.
女娲神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少数几个以女性为主的神话之一。女娲神话涉及古代人民对人类起源的追问、对婚姻对权力的追求等内容,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将女娲神话与西方同类神话相比,可以发现二者神话内容的差异,这折射出不同的地理特征与民族心理差异。特别是通过比较女娲神话与西方同类型神话中的女性角色,发现中西方女性在其古代社会的地位并不相同,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能够为当今时代女性的社会发展提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
神话是人类早期文明的最初的文化形态,曾经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十世纪整个西方的文学艺术界都在经历一个潮流,即神话的复兴与回归。希腊神话是整个西方文明、文化和文学的两大源头之一,对西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希腊神话故事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和神话思维对于现代文学的意义两个方面来透析希腊神话对现代的影响,能够给我们带来某些启发,同时为二十世纪神话的复兴和回归提供某种解释。  相似文献   

5.
古代东方的巴比伦神话,不仅内容丰富,自成体系,而且还产生了它的主神系统和从属神话.古巴比伦神话是巴比伦人生活的折射,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时后代东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古代中西方神话比较董庆生神话是中西方文学共同的源头。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对自然与人生的迷惘及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及其民族个性,使中西方的古代神话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貌。一、精心搜集和零星记载古希腊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的...  相似文献   

7.
每个民族都有构成本民族精神凝聚力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早在神话中就已初露端倪。作为古代人类精神活动的智慧之果,它最率直地表现了原始先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对文学民族性的形成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本文通过中西神话异质点的比较,论述了不同民族的文学之所以显示出不同特色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8.
神话往往被认为是一个民族文学传统文化主题最早的审美形态,民族文学传统思想文化主题来源于民族神话.古希腊神话人本主义思想文化主题和中国古代神话理道思想文化主题,对各自民族文学和文化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后世的历史、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对文学的主观意识包括文学思想主题的作用是有限的,并非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9.
钟华 《考试周刊》2010,(55):28-29
神话是中西方文化与文学的源头.对中西方人民的生活、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中西方神话的起源和传播、内容与形象这几个方面对中西方神话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这两种神话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0.
古代神话,是全民口头传承的原始文化结晶,它的出现,引导人类步入了文明的殿堂,是全世界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本文通过对东西方神话叙事题材的比较研究,旨在揭示隐藏在神话外衣之下的人类思维上的共通性,探寻各民族文化变迁及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以期对民族文学的发生与发展进行理性的反思,从而为民族文化的探究与弘扬注入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11.
神话植根于民间文化的沃土之上,很多广泛流传的神话已经成为经典,渗透到各国文学、文化领域。“重述神话”这样一个主题,呼应了当下“神话复兴”和“重构经典”的潮流。现以“重述神话”已出版的几部作品为例,从文本指向和意义指向的角度分析“重述神话”现象的狂欢化表现。  相似文献   

12.
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文论界兴起,对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运用神话原型理论进行文学批评的实践也层出不穷。但是,文章认为,将神话原型批评只限定在运用“神话原型的交际作用”来找出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主题等是不够的,还应深入神话文本进一步探讨这种神话原型意象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五四"以来,神话在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学创作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周作人的知识体系与思想态度中,神话也是一种具有特殊情结的文学形式。文章通过周氏所建立的关于神话的科学认识、所培育的浓厚兴趣以及利用神话来达到启蒙目的等几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在神话这一古典形式下周作人的现代思考。  相似文献   

14.
神话的历史化是中国古代神话发生形变和质变,甚至散佚、消亡的核心原因。在神话历史化的过程中,神话人物被分成正义与非正义、善与恶、美与丑两大对立的阵营,一些在神话时代极其有名的大神因为无法纳入历史系统而被逐出中国文化的圣堂,还有一些大神奇异的长像或别的种种原因无法重新塑造而被无情地淘汰。  相似文献   

15.
神话不仅包括传统神话内容,而且也包括在当代世界里发生的所有的现象,后来它才逐渐汇为比较复杂的整体,并且与历史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在神话里,我们很容易发现历史的痕迹和随着现实生活的发展发生的人们对生活的愿望。中国的神话也不是另一种神话世界。我们在研究中国神话的过程中,可以接近中国人的思维结构。  相似文献   

16.
神话根据其发展时期的不同特征,可以大体上分成“原始神话”与“再生型神话”。于明代后期问世的神魔小说《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神话的晚期杰作,广泛汲取和融合了远古神话的基本素材和精神资源,同时又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开拓和改造,从而成为再生型神话集大成之作,并以小说的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神话文化的基本形态和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7.
神话是一种原始文化积淀,是各个民族在发轫时期的精神遗存,神话的产生、发展,演变都具有各个民族鲜明的个性特征,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是两种不同文明培育出来的,体现着不同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神话的意蕴与神话学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话是20世纪中国人学科话语中出现的新名词,与它同时传入我国学术界的是以神话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神话学”,神话作为学,宗教和初民思维的表现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化意蕴和哲理蕴涵,现代神话学发展迅猛,理论和方法日新月异,在解读模式上可归结为语言学的,仪式学的,自然学派的,历史学的,结构主义的,心理学的,哲学的和女性主义的八中方法流派,总结神话学的多种方法并加以综合运用,对于拓展跨学科的人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女娲神话在中原地区流传很广,与之相关的民俗因逐渐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而被严格地遵从、承袭,因而也得以保留下来。从一些与神话有关的民俗事象中探视原始神话的原生状态,则可以从中寻求到一些民俗事象的“源”,帮助我们理解民俗心理和原始神话思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神话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生动的心理遗传画面——没有解决的冲突和两难困境会遗传给下一代,直到一位真诚勇敢的家族成员加以化解。当然,神话中的家族遗传也许是积极的,也许是消极的,或者是两者的混合。文章从心理学视角探讨了古希腊神话中风神家族传承的故事,探索其神秘性以及对我们当前生活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