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据可视化是大数据背景下诞生的跨学科、跨领域的新闻报道方式,通过数据挖掘,运用信息图表、交互式多媒体将数据可视化呈现,探讨数据背后的新闻。本文运用文本分析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外媒体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数据可视化报道为例,对疫情报道中数据可视化的报道类型和呈现方式进行研究。在疫情报道中,运用数据可视化将数字生动化,提高公众对疫情的关注度,帮助受众理解专业知识。目前,疫情报道中还存在为了可视化而可视化、误用可视化报道呈现方式、追求花哨的设计样式、重宏观数据轻个体叙事等不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疫情报道中数据可视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近期以来,我国连发多起侵害校园师生安全的事件,引起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本文结合这六起事件分析行凶者的共有特征,我国媒体在报道此类事件新闻报道易产生的负面效应,并借鉴《华盛顿邮报》在报道美国校园暴力事件时的做法,对我国媒体如何有效地规避这些负面效应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强化议程设置理论在网络媒体中的运用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实用性.本文尝试运用议题设置理论,结合其在网络中的应用,选取关于危机事件报道的实际案例,探讨网络媒体在报道危机事件时是如何做到既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又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舆论导向功能的.  相似文献   

4.
谢稚  孙茜 《东南传播》2013,(12):57-58
灾害带给人们深重灾难,对灾害的报道不仅需要对灾害本身进行报道,还要对灾害引起的各类事件进行报道.媒体在灾害性报道中需要及时、迅速地到达现场;真实、客观地进行事件报道;监督社会救助过程以及充当公众情绪“减压阀”的功能等.社会责任的担当,让媒体的公信力得到树立.  相似文献   

5.
6.
随着近年来社会转型的加快,由于群体利益的冲突等负面社会新闻报道的比例近年来不断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负面社会新闻报道中,富士康跳楼事件、南平弑童案以及彭宇案等因媒体行为失范,造成了一系列消极影响.而在近期震动全国的"小悦悦事件"中,一些媒体在报道中表现出的"泛道德化",也值得我们警惕.  相似文献   

7.
所谓“人本意识”,简言之,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换言之,就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8.
熊英 《新闻知识》2012,(6):24-26
本文以曹操墓新闻报道为例,分析了复杂事件新闻报道中存在的消息来源偏向、实地调查采访缺失等问题,探究了地方政府的公关、媒体对经济利益的过分注重、记者的独立调查研究缺失造成的新闻真实难以维护的状况,并提出了复杂事件新闻真实性维护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9.
每年两会都是全国各大媒体报道的重头戏,也是各大媒体进行报道创新的竞技场。今年两会,全国媒体推出了例如AI主播、机器人主持、VR、5G、Vlog等高科技报道工具。其中,Vlog作为一种新兴的短视频形态,在今年两会报道中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各大新闻平台纷纷推出《两会Vlog》《我的上会Vlog》等作品,这些作品视角独特、风格亲切,受到了用户的欢迎和好评。本文借两会报道的契机,梳理Vlog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现状,思考其不足,展望Vlog新闻报道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一带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震后,海内外诸多媒体的上千名记者云集灾区,从一线为全球受众发回宝贵的现场报道.灾难事件,以其“破坏性”、“突发性”和“多变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有着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现场报道是新闻报道中极为重要的手段,为受众呈现最快最新的信息,缩短了受众与地震发生、救人等新闻事件的时间和距离,使受众产生与事件进展的同步感.虽然中西方记者对突发灾难事件的现场报道采取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在不同角度体现出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西方新闻界有一句话“GOOD TIME,BAD NEWS,BAD TIME,GOOD NEWS“,这话让人有些无奈,但面对突发性的灾难事件,各家媒体的反应速度如何、报道能力如何,做什么、如何做,确实能够反映媒体的品格、人文精神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侯磊 《新闻世界》2008,(12):22-23
在公共突发事件中,根据国家、公众利益和受众的接受心理,对受众进行正面的引导,弱化负面新闻信息的负效果,化解负面新闻信息传播中的消极作用.是值得我们关注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一般地说,突发事件发生时,媒体的积极作为主要是传播信息以矫正视听、沟通互动以疏解民声、设置议题以引导舆论。本文将以各大媒体对“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为文本,  相似文献   

13.
江萌 《新闻前哨》2009,(10):36-38
近年来.媒体目标受众的同类化、传播内容的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这一现象不仅引起受众的微词,也引发新闻业界的反思。 为摆脱“你有我有全都有”的传播内容同质化。各新闻传媒都急欲寻找和树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15.
赵鹏  朱帆 《传媒》2018,(14):65-67
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人们对健康生活更加重视,健康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媒体如何做好健康传播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美国学者罗格斯(Everett M Rogers)在1994年提出健康传播的概念,认为健康传播是一种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的健康知识,并通过大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个社区或国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为目的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王卓 《新闻世界》2013,(10):311-312
非典作为一次突发公共事件已经过去了10年,这段时间足够我们对事件本身的新闻报道及其后续报道进行总结和反思。很多非典患者在痊愈后又患上了非典后遗症。对非典后遗症的报道应该属于非典后续报道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非典结束后很长时间内,成为媒体关注的真空地带。  相似文献   

17.
刘志昊 《青年记者》2017,(26):45-46
时政新闻报道是主流媒体塑造政治认同、增强政治信任、引导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手段.而当下互联网对传播格局的重塑和受众需求的改变,使得传统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时政新闻传播的现实重要性和其传播效果的不相匹配,迫切需要媒体人转变传播观念,创新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8.
许媛媛 《新闻世界》2013,(7):352-353
【摘要】每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新闻媒体往往迅速出击,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本文以2013年4月20日发生的雅安地震为例,分析各类新闻媒体在危机报道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在大众传媒的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对非洲难民、贫民窟的穷人、城市的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报道.在报道中,我们或同情、或怜悯、或鄙视,却很少有人尊敬这类人。因为这些人属于弱势群体,自身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是需要帮助或救助的对象,因此,他们很少受到公正的对待。作为媒体也是如此。媒体作为人们了解社会的窗口,引领着人们的目光去看人生百态,很多时候.人们对于某个事物的认知,都是通过媒体获得的。  相似文献   

20.
新闻报道的节奏,是指在新闻写作过程中,通过作者的主观努力,使新闻呈现一种文字上、结构上或不同报道之间符合事件特点的、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