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猎杀"红十月"号》是汤姆·克兰西的第一本小说,美国海军学会出版社是一家专业出版社,从未出版过虚构类图书,《猎杀"红十月"号》是海军学会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本小说.美国总统里根称赞《猎杀"红十月"号》是一个"完美的故事".里根的赞语把《猎杀"红十月"号》推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汤姆·克兰西成为上世纪80-90年代超级畅销书作家.《猎杀"红十月"号》的出版过程充满了运气和偶然.  相似文献   

2.
练小川 《出版参考》2021,(4):24-26,35
美国海军学会出版社是一家专业出版社,从未出版过虚构类图书,《猎杀"红十月"号》是海军学会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本小说,本书也是汤姆·克兰西的第一本小说.美国总统里根称赞《猎杀"红十月"号》是一个"完美的故事".里根的赞语把《猎杀"红十月"号》推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汤姆·克兰西成为上世纪80-90年代超级畅销书作家.《猎杀"红十月"号》的出版过程充满了运气和偶然.  相似文献   

3.
《资本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指南.国内的《资本论》译介和研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得以蓬勃开展起来,一系列译本和研究著述纷纷问世.通过考察发现,国内《资本论》的译介与研究始终是与"时代课题"紧密相联的.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仁人志士们从事《资本论》译介与研究主要是为了从中找到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资本论》的全面传播是为了满足"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要求.改革开放以后,《资本论》的系统传播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探索相适应的.经过百年的译介和研究历程,国内的《资本论》的研究和传播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这里是想考察一下,主题出版是否只是我们中国才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是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专利?它有没有空间上的普遍性和时间上的恒久性.粗略地或者说大致地思考了一下,很可能是古今中外的普遍现象. 我国漫长封建社会的"三玄"(《老子》《庄子》《周易》)、"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尚书》《春秋》《诗经》《礼记》《易经》)、"六典"(《金刚经》《法华经》《维摩诘经》《涅粲经》《华严经》《坛经》),其实就是经过大浪淘沙、千修百改、数千年、数百年检验的主题出版物.其中的宋明理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纵观全国各类报刊,现在报名上带有"拼音"二字的只有《小学生拼音报》了.过去北京、上海各有一家带"拼音"报名的报纸,现在全都更名了.北京的《汉语拼音报》更名为《语言文字报》、上海的《汉语拼音小报》更名为《语言文字周报》.《小学生拼音报》创刊40多年来,多次变更名称,但始终保留"拼音"二字,尤其是办报宗旨一直坚持以"拼音"为特色,咬定"拼音"不动摇,为推广《汉语拼音方案》和推广普通话服务.许多业内人士都说: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级小市,在一个狭小的拼音领域,能创办出质量这么高、发行量这么大、影响这么好的报纸是值得研究的"拼音报现象".那么,《小学生拼音报》是如何突出"拼音"特色,发挥品牌效应的呢?  相似文献   

6.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4):105-111
"四书类"是我国图书分类体系中出现较晚的一个类目,始设于明代官修目录《文渊阁书目》.北宋以来,《大学》《中庸》二书受到理学家的高度重视,渐与《论语》《孟子》并列.南宋朱熹撰成以《四书章句集注》为代表的"四书学"系列著作,标志着我国经学史上"四书"名称的确立和"四书学"体系的形成.随着"四书学"著作的日趋繁盛,基于实际需要,《文渊阁书目》创设了新的图书门类"四书类",集中著录该类典籍.此后,明清官私目录大都不同程度地设立了"四书类"及其相关类目,并不断发展完善,使得"四书类"成为传统分类体系中"经部"的重要类目之一.充分体现出古代书目类目增省的"文献保证"原则以及"与知识发展相同步"原则.  相似文献   

7.
葛胜君 《传媒》2016,(13):62-64
2013年,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一经推出,便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潮.随后,《中华好诗词》《中国成语大会》《最爱是中华》等节目纷纷涌现.2015年,由陕西卫视推出的《唐诗风云会》再次成为文化真人秀节目的新典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传播效果.需要指出的是,相比于2007年流行的"讲坛"类文化节目,无论是两年前的《汉字英雄》,还是最新的《唐诗风云会》,都呈现出了明显的"真人秀"色彩和特征,因此,我们可以将其归为"文化真人秀"节目范畴.  相似文献   

8.
钱爱民 《今传媒》2007,(11):62-62
近年来,我写了不少新闻人物和人物新闻.比如:《在小平同志家做厨师》《名扬海内外的张氏剪纸世家》《他是一点点火花--记中国火花大王季之光》《木偶奇女--记著名木偶表演艺术家许虹》《朱蔚彤和"相纸驱墨画"》《"活鸭子"刘宗流》《节目与听众同在--记全国城市电台十佳节目主持人朱宁》《广电大厦的"基石"--记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能手张隶军》《给〈绿杨城郭〉添新"绿"--访江苏广电"十大名专栏"主持人石翔》等.这些稿件除被我供职的《扬州广播电视报》采用外,有的还见诸于中央、省内外的一些报刊,并有稿件获全国城市、省政府人物专访和通讯类一、二、三等奖.大概是写的"人物"常能产生点"效应",便有友人戏说我是"吃'人物'饭的",并与我共同探讨怎样把"新闻人物"和"人物新闻"写得好些,再好些.  相似文献   

9.
《书教》篇指出史学的宗旨是"以史明道",《春秋》与《尚书》本一家之学,《周官》法亡,《尚书》的撰述方式失去了基础,所以后世祖述《春秋》.从《尚书》到《春秋》再到《左传》《史记》《汉书》,都是史意在不同时势下的流变.史识、史才、史学须统合于史意,才能恢复史学"以史明道"的精神.章学诚的史家述作之道,强调史意与别识心裁,而史意又是关键.心术为著书之本,须以六经为根柢来凝练史意,以史德温养史识.  相似文献   

10.
杨雄文 《传媒》2006,(8):47-48
科技的发展给法律带来了无尽的挑战,但技术始终是促进著作权制度发展的催化剂.2001年我国修改《著作权法》确认"信息网络传播权",2006年7月1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开始实施.《条例》为著作权人的"私有领域"和社会公众的"公有领域"之间设定了网络环境下的界限,为我国网络信息时代著作权法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宽阔的道路.但是,《条例》的颁布实施并不能一劳永逸解决网络维权的所有问题,它的作用仅仅是为人们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给出了一个原则性的标准.网络维权,路途还有多远?依然是个疑问.  相似文献   

11.
2013年甫一开年,《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老牌新闻节目,均出现了不少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引发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 例如,继2012年播出"你幸福吗"专题、文氏四兄弟寻找母亲的"寻人启事"之后,《新闻联播》的变化继续引人注目.2013年1月2日,《新闻联播》播出"生活服务台"专题,内容是"冬季雪天路滑,驾车有技术",向观众介绍了几项雪地开车的注意事项,令人耳目一新;1月3日,石家庄"豆饼大叔"姚彦君在《新闻联播》中亮相,引起全国观众关注;1月4日,《新闻联播》头条关注成都曹家巷拆迁,独创"新闻连续剧"形态.  相似文献   

12.
向敏 《编辑之友》2006,(6):77-79
绪言 《大公报》以"四不"方针和"文人论政"而著名,它的"社评"、"通讯"、"星期论文"和"副刊"深受时人的好评,被誉为"四绝".而吴宓主编的《大公报·文学副刊》(以下简称《文副》)作为《大公报》副刊的一种,被研究者认为是《大公报》诸副刊中学院气最浓的一个,"多为文学界大师们的宏论"[1],萧乾先生也曾说《文副》"登过不少精品"[2],创立初始就吸引了一批读者.《文副》存在了6年,共计出版了313期,在短命报刊泛滥一时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可谓得享天年者.作为出版史和编辑史的一个案例,其盛衰兴亡应该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魏永刚 《今传媒》2007,(12):6-8
以水为主题的一系列报道成为《经济日报》2006年报道中耀眼的一章.《科学发展看五湖》《城市河流,让我们重新认识你》《莫让雨水空流走》等等,这些报道紧扣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报道.其中最夺目的当属"城市河流,让我们重新认识你"系列报道,这组报道以其主题重大、写作精心而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而"水文章"的"开篇"则是"科学发展看五湖"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14.
千河 《今传媒》2009,(6):53-54
"学习华商办好两报."这是我从3月18日西安日报社出版的《采编生活》,头版看到的用大号黑体字排印的醒目标题.第一感觉是《西安晚报》《西安日报》社委会真的已"觉悟",要放下"架子"了.  相似文献   

15.
事实判断:警惕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某地又见彭宇案",无论网络还是传统媒体,这样的标题既省事,也吸引"眼球".最新的例子就有是天津的"许云鹤案".2011年8月16日,网上出现了一个题为《天津车主搀扶违章爬马路护栏摔倒的老太反被讹10万》的帖子.之后,多家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新闻标题是《助人为乐反被讹诈》《讹诈成"善举"绊脚石》《天津再现"彭宇案"》等.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1月21日,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签署了《国家档案局第9号令》,公布了《各级各类国家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1《规定》制定的目的与依据 1.1 《规定》制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建设覆盖人民群众的、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国家档案资源体系";二是为了"划定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的范围".这里的"各级各类档案馆",包括各级综合档案馆、各级部门档案馆、各级专门档案馆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档案馆. 1.2 《规定》制定的依据.主要有三个: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三是《全国档案馆设置原则和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17.
杨玉霞 《出版广角》2018,(13):80-82
文章通过对《女神》诗集(初版本)的全部诗作以及未收入其中的散佚作品的考察,以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与《<女神>之地方色彩》为切入口,分析评价郭沫若早期新诗创作的文学史评价的形成与呈现状态.《女神》是"力"美与"静"美的平衡,是"东方"与"西方"融汇的努力,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在新诗创作中进行了各种尝试与创造,而不仅是一次浪漫主义诗歌行动.  相似文献   

18.
面对日趋复杂的当代社会,文学何以为?这是拷问着当代作家的世纪难题.余华新作《第七天》延续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 "经典"的温情主义风格,又以丰富的"当代性"成功突围,借"先锋"之手笔重建"善良",颇有接续鲁迅之风范,完成了对"经典"的延续,也成就了"当代"的蜕变.  相似文献   

19.
"《十亿中国人民久已盼望的正义审判的日子到来了》""《九亿人民的审判》"读者诸君:上面引的是两条关于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标题.第一条载于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解放日报》的头版头条.第二条是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解放日报》转载的《人民日报》社论的标题.审判林彪、"四人帮"人心大快,但看了这两条新闻标题以后,不免大吃一惊.两个标题登在一家报纸上,而且只时隔一日,十亿人变成了  相似文献   

20.
曾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的著名作家刘白羽同志说,"使我感到惊奇的,听说编这样一套书就一个人,花了近十年的时间.一个人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埋头工作,我很感动." 这"一个人"就是我的父亲吴早文,这"一套书"就是他一人策划编辑的《将帅传记回忆录》丛书. 首先问世的是《刘伯承回忆录》,之后是《刘伯承回忆录·二》和《刘伯承回忆录·三》,《徐海东将军传》、《艰苦岁月》、《往事沧桑》、《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千万里转战》(粟裕)、《非凡的年代》、《征战纪事》、《第二野战军纪事》和《记刘帅》.此为丛书第一辑12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