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级编辑李长仁,继《通讯员写稿入门》一书发行之后,最近又写了《通讯员写稿入门续集》,并已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回答了通讯员提出的怎样克服采访和写稿中遇到的问题?怎样提高写作水平?怎样提高稿件的命中率?怎样写应用文等等问题。全书22万字,定价5.00元。北京中国新闻书店有售。  相似文献   

2.
李长仁(高级记者吉林白城日报总编辑)著《通讯员写稿入门》一书,新近已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0万字。此书是作者根据自己长期新闻实践的经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作指导,提炼加工而成的一部新闻写作入门的著作。用通俗的笔法,问答的方式,回答  相似文献   

3.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的条件下,党报通联工作不仅不能削弱,而且需要加强。一、拥有一支稳定的通讯员队伍有助于增强党报走向市场的竞争力。在报刊林立,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党报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努力扩大信息量、提高可读性、增强服务性。而要做到这些,没有一支活跃在各条战线,触角伸向各个领域的通讯员队伍的密切配合,仅靠少数专家和本报记者的努力,是很难想象的。如从1995年度《河南日报》通讯员新闻奖评比中可以看出,报纸刊发的大量信  相似文献   

4.
通讯员之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1团广播站,积极发展通讯员队伍,使自办节目越办越好。这个团场现已建起十三个基层通讯报道站,发展通讯员一百二十六名。五年来,这些通讯员向广播站发稿近二万篇,广播站从中,采用一万六千多篇,有力地促进了团场  相似文献   

5.
通讯员之页     
新疆军区去年在部队精简整编的情况下,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和专职、业余报道人员共同努力,取得了新闻报道工作的较好成绩。截至11月中旬,去年军区部队共在全国性报刊和广播、电视台刊播文字、图片稿件六百二十六篇(幅),在自治区级报刊和广播、电视台刊播稿件四千三百多篇(幅)以上。这些稿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较好地反映了军区部队贯彻党中央、  相似文献   

6.
通讯员之恋     
回首往事,最值得珍藏和回味的莫过于我与宣传报道结下的这段不解之缘。8年前,当我第一次站在写稿的十字路口徘徊时,偶然结识了《新闻爱好》杂志,没想到我对杂志的感觉一发而不可收。初进通讯写作的大门,我以为把看到的、听到的等写出来就行了,其实不然。报道一件事情不但要具备一定的新闻知识和人物的思想、境界、品质等,还要突出短、快、新的特点,力求生动、新颖:  相似文献   

7.
通讯员之页     
新疆军区1月10日召开有四百多人参加的新闻工作会议。军区政委唐广才要求各级党委提高对新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新闻工作的领导,配齐配强新闻队伍,广泛发动机关干部写稿。他要求新闻骨干虎年要拿出虎劲来,努力使新闻报道紧紧跟上军区指战员前进的步伐,为推动部队的各项工作作出贡献! 会上传达了兰州军区新闻工作会议精神和刘海清司令员在新疆军区常委会上关于加强军区新闻工作的讲话,宣读了新疆军区党委《关于加强新闻报道工作》的五条决定。会议还表彰了1985年度军区新闻报道先进单  相似文献   

8.
岳高峰 《大观周刊》2012,(39):246-246
在所有初中的学科中.只有化学的时间最短,从开始接触到毕业升学也不过十个月时间,是采取牺牲学生的节假日和休息时间?是采取题海战术?……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  相似文献   

9.
四、理直辞达。新闻的倾向性要求消息不能只是客观地堆积事实,而是要通过报道事实告诉受众一定的道理。“事实说话”是新闻体裁的基本风格之一。这“说话”便是作者在消息中要告诉受众的道理。理直,是道理要正确合理,不是歪道理、错道理,这要求作者立场坚定、观点正确。辞达,就是要把事理表达得清楚明白,不隐晦曲折,不艰涩难懂,不会产生歧义或误解。这要求作者按照语言规律写作,语法正确,修辞讲究。毛泽东同志写的消息,以及历年获奖消息,一般都具有理直辞达的风格。理直、辞达是紧密联系而又互为条件的。一般说  相似文献   

10.
消息是狭义的新闻,是新闻体裁的典型样式。新闻体裁的基本风格是各种新闻体裁的共性,不同的新闻体裁在风格上有着各自的个性。消息的风格在许多方面便与通讯、评论的风格不同,其基本风格大致可以概括为5句话、20个字,即:结构自然,言简意丰,平实贴切,理直辞达,新颖明快。  相似文献   

11.
消息的结构     
消息的结构,大体上有四种类型:倒金字塔式结构,金字塔式(编年史式)结构,倒金字塔和金字塔相结合式结构,自由式(散文式)结构。一、倒金字塔式结构消息大都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也有称“倒三角”的。它的特点是:头重脚轻地安排组织材料,把新闻的高潮或结论放在最前面,然后以事实的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从大到小,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外国报纸上的新  相似文献   

12.
秦殿杰 《新闻三昧》2006,(10):47-47
通讯员应该掌握多种写作文体,但是,笔者认为首要的需要下大力气主攻“消息写作关”。理由如下:通讯员生活在基层,每天接触到单位、社会以及身边发生的种种新闻事实,特别是那些生动感人的故事。最适合用消息的体裁,以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方式、最简炼的文字,向受众报导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正如陆定一所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从写身边的新闻做起,对通讯员来说也是最容易的事。消息写作,一定要抓住一个“新”字。内容必须注意“新”,“新”就不是历史,而是报道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抓新”,不是有闻必录,更不是追求千奇…  相似文献   

13.
其五,真实准确,是无产阶级新闻报道的生命,消息写作也必须坚持这一基本要求.有的记者和通讯员认为,写消息一般是“急就章”,几百字的消息更简单,抓点材料就成了.所以,采访时粗枝大叶不用心,写稿时更是马马虎虎,甚而对事实的真伪也不追究清楚.用这种态度搞报道,不仅写不出好消息,还可能导致报道的失实或浮夸,犯这  相似文献   

14.
某日收到某报社稿费,凡6篇,计58元。妻子苦笑一下说:“稿费还不及你的路费呢。”我是浙江省舟山市某报的通讯员,对采访成本是深有感触的。通讯员有单位的还好,稿子发了除稿酬外,单位亦有奖励,采访中发生的费用,单位大都能报销。而对另一类通讯员,如我——无单位的“游民”,要报销采访花费何其难哟。不仅如此,由于通讯员没记者证等“大”证件,造成了通讯员与记者在采访上的不平等。要获得一些新闻线索、采访到位,通讯员要花费比记者多几倍的精力(本单位新闻除外),更不用说世俗的偏见,编辑在同一选题上对本家记者的照顾了。现在一些基层通讯员…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案头,放着一封读黄来信,上面写道:“‘编辑同志,不少老师给我们上新闻课时,都讲到写消息要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认为这是消息写作的‘金科玉律’.但我们平时写消息时,‘倒金字塔’结构却采用得很少,为此我感到很困惑,是‘倒金字塔’结构不适合军报的新闻文体呢,还是消息写作有更好的结构斤式?希望您能给予回答。”’接到这封读者来信后,我也困惑了一段时间。不可否认,‘“倒金字塔”结构确实是消息写作的一种很好的结构方式,它把最重要、最新鲜、最生动、最有趣的事实放在最前面,能紧紧抓住读者,吸引读者把文章看下…  相似文献   

16.
消息有哪些结构形式?我认为,主要的、较常见的结构形式有五种:链条式(含逆时式、顺时式)、总分式、扩展式、递进式、链环式等。下面分别作些说明。  相似文献   

17.
像勤恳的渔民、辛劳的樵夫、繁忙的采购员的满载而归,当记者采访回新闻素材的时候,那愉悦之情也自不待言。但对前者来说,可以暂告段落或就此完结的事情,对于记者却意味着,仅仅是完成了一次工作的前半。他必须毫不停歇地进入下一道工序——写作。 当一名会打枪的兵 新闻作品的体裁有消息、通讯、言论、特写、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记者要将他采回的素材加工成哪一种产品呢?按说,应当是“因材定体”。适于写消息就写消息,适合写通讯就写通讯。但我们敢说,所有新闻素材都毫无例外地可以加工成消息。因为消息是最能体现新闻作品特点与功能的、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体裁。甚至我们有时干脆就把消息叫做新闻,说新闻就指的是消息。消息作为新闻家族的一个成员,他的名字竟可同全家族的名称通用,足见其在整个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消息写作为什么提倡“短”我们知道,消息这种文体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传播信息,而且力求以最快的速度传播最新的信息。这一特有的文体功能,决定了消息写作必须短小精悍。比如关于北约空袭南联盟的报道,除了背景新闻以外,凡是关于战争动态的报道,一般都非常简短,记者站在离轰炸目标不远的地方,背后是冲天的火光,耳边是隆隆的炮声,在这种情况下,记者通常只能够“快刀斩乱麻”,三言两语迅速报道战况。随着战争事态的不断发展,这样的三言两语的报道会不断发回来,我们每天看到的“新闻联播”和“新闻30分”节目当中播出的科索沃…  相似文献   

19.
新闻的主要体裁——消息部分只写了两讲,许多基本问题没有谈到,特增补一讲,请读者注意。消息的地位、片寺点和分类消息通常被人们称为新闻,是狭义的新闻,是!一义新闻中的一种基本体裁,是使用量最大、最经常的一种。在报纸上被冠以"本报讯",在广播电台被冠以"本台消息",或者"据x通讯社消  相似文献   

20.
报纸上的不少消息,标题概括地告之了基本事实,但是直到把整篇文字都看完,才能知道具体事实;这还算是好的,有时,就是全看完了,对基本事实仍然不甚了了。原因不外两个,一是对事实本身就没有交代清楚。另一种更常见的原因,是消息的叙述结构不当。后一类问题的消息常见,已经见怪不怪了。我就以光明日报2002年3月11日四版的一条消息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