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文"字邮票的研究中出现过诸多争论,"哪套邮票是‘文’字邮票的转折点"是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笔者一直关注这方面的探讨,再次谈谈个人的看法。首先有必要回顾一下有关"文"字邮票"转折点"之争的主要方面。"文"字邮票共发行了19套,笔者所见最早(以下谈及的"最早",均指笔者所见,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同好补正)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的  相似文献   

2.
《集邮博览》2014年第3期"档案照登"为《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邮字第240号通令》,这是邮电部邮政总局业务处邮票科拟定的邮业字第6471号文《发行旧"中华邮政"汇兑印纸加字改值人民币普通邮票通令》。加字改值邮票在发行时均未编列序号。1955年中国集邮总公司成立,此后按"加"字头编列序号,分为10套。1980年以后出版的目录中,改为按"改"字头编列序号。240号通令与《中国邮票史》(第七卷)及201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相对照,其版别及齿孔的表示有不同,见下表。  相似文献   

3.
拜读了贵刊2007年6期上海王家年君《对二南雅化的补充》文章,受益匪浅。文中说光绪开炉钱一套十枚背字都是"宝泉",但笔者的一枚"孔府大修",其背文却是"天下太平",并非"宝泉"。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文”字邮票发行阶段,出现了中国邮票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 就是印刷工人参与邮票设计和直接设计邮票。在19套、80枚邮票中, 有文2(工人和邮票设计工作者各设计4枚)、文13、文14、文19等3套半,共10枚邮票是由北京邮票厂工人设计的。工人设计邮票是怎样出现的?怎样看待这一邮票设计工作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5.
2008年第4期《集邮博览》刊出刘延河的《黑白两色展千姿》文(以下简称"刘文"),笔者认为该文中有的内容值得商榷。其一是刘文称特59、编57-62、T.106等3套《熊猫》邮票为"以画作为题材"的邮票。笔者认为,"以画作为题材"应是以已有的绘画作品作为邮票的题材,而这3套邮票以  相似文献   

6.
“文”字邮票发行阶段,是邮票设计严重倒退的阶段。当时在邮票发行机构内部有一个流行的说法, 即“文”字邮票设计是“大红大绿大票幅”,就是说,大多数“文”字邮票用色单一,票幅较大,缺乏邮票艺术的特性和美感。在19套、80枚“文”字邮票中,刷色以大红为主的有13套、 50枚,占总套数的68.4%,总枚数的 62.5%。图案中的人物穿着绿色军装  相似文献   

7.
谭世光 《集邮博览》2010,(10):73-74
笔者几年前曾以《"之最"最多的一套体育邮票》为题,介绍过匈牙利1925年发行的一套"国际体育比赛"附捐邮票。在该套8枚邮票中,就有9项世界之最:一是把附捐额印在邮票的背面,属世界首创;二是8枚邮票图案,就有8项内容是属体育邮票的世界之最:如最早的"入场式"邮票、最早的滑雪邮票、最早的滑冰邮票、最早的击剑邮票、最早的游泳和划船邮票(一票两项)、最早的童子军邮票、最早的跨栏邮票。  相似文献   

8.
《上海集邮》2012,(7):48
1.张赓伯最早的邮文《华邮小史》连载于哪本刊物?2.中国银行于何年何月何日在上海汉口路3号成立开业?3.美国首套2种邮票于何年何月何日发行?凡参加2012年第7期"月月有奖读刊活动"的读者,请会  相似文献   

9.
第1期月月有奖读刊活动征答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国外最早翻译出版的是哪个国家?2.文7-13《水调歌头·游泳》邮票主图的原手迹是书赠给谁的?3.加拿大首套邮票发行于何年?有几种凡参加2010年第1期月月有奖读刊活动的读者,请会员写上会员号,非会员剪下本期第17页右下角的读刊活动标  相似文献   

10.
本刊1999年第11期沙水清的《评〈集邮知识问答1000题〉》(以下将此书简称《问答》)一文,纠正了该书不少谬误,但其中对贴用“文”字邮票信件的销票戳的论述也不够确切。  相似文献   

11.
大家熟知的极限片、极限封是以片或封为载体的,而笔者介绍的这枚极限张则以纪念张为载体,与邮票、邮戳互相映象,和谐一致,共同构成了极限的三要素。如图所示,"武陵源神堂湾极限张"采用了许彦博设计的1994—12《武陵源》邮票中的第二枚"神堂湾",纪念张也是许彦博设计的,其上特别印有"1992年湖南省邮票公司赠",说明此纪念张早于邮票"神堂湾"的发行首日,而加印的"武陵源区慈利县湘潭市联合邮展一九九四年九月二十五日",与笔者加盖的湖南武陵源邮局于1994  相似文献   

12.
"文"字邮票有12套的邮政铭记使用的是用毛泽东同志手迹拼合的"中国人民邮政"六字。其中"中国"两字,先后两次选用了毛泽东为《中国青年》题写的刊名。笔者在考证"毛体"邮政铭记来历的同时,也对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青年》刊名题  相似文献   

13.
《集邮博览》2015,(4):27
瘦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于2015年4月18日发行《瘦西湖》邮票。一套三枚的《瘦西湖》邮票是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设计师史渊根据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大师孙传哲的遗稿设计而成。孙传哲(1915—1995),浙江宁波人,新中国第一位专业邮票设计家,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设计群体代表人物"。在其40多年的邮票设计生涯中,他潜心用力,辛勤耕耘,情系方寸,先后设计了150多套邮票,使中国邮票在内容、形式、风格上气象万千,方寸之间辉映出祖国的沧桑巨变。  相似文献   

14.
在"文"字邮票发行阶段,林彪图像曾3次设计为邮票图案,即文2《我们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邮票第5图、第8图"毛主席与林副统帅在一起",已公开发行;原  相似文献   

15.
近读魏裕民先生《“文”字邮票邮政铭记的变化》(集邮博览2004.2)一文,笔者很是得益。然而对魏先生“毛体邮政铭记的来历”中关于是用哪几款毛泽东手迹拼接铭记却有不同的看法。魏先生说:“文1、文2邮票上邮政铭记选自毛泽东为1965年1月1日发行的《中国青年报》重新题写的报头”(图1)。还说毛泽东“也为  相似文献   

16.
我国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于1997年12月公布,但不久就宣布停止使用。在这极短的期间内,我国发行了5套邮票,其上也出现了这些“简化字”(笔者称“超简字”)。这5套邮票是: 1978年4月25日发行的T24《气象》邮票,第1枚“天气预报”图中的“预”字,简化为“予”(图1)。1978年6月30日发行的T27《牧业学大寨建设新牧区》第1枚“大搞草库伦建设”邮票,图中红旗上的“寨”字,简化为“(?)”(图2)。1978年8月26日发行的T29《工艺美术》邮票,是出现“超简字”最多的一套  相似文献   

17.
笔者近日拜读了刘化刚先生的“会计邮票”和“电报邮票”一文后,觉其文有误。(《集邮博览》2005年4期P12,下简称“刘文”) 其一,“刘文”依据翟宽先生编著的《中国集邮辞典》(下简称《辞典》)将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曾经使用过的“结算邮费专用40分”和“结算电报费专用1.80元”两种票认定为“会计邮票”和“电报邮票”。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辞典》下卷P41对邮票明确定义:是由邮政部门或经政府许可的邮政机构代表国家发行的具有邮资效力的有价证券,其票面由铬记、面值、主图(图案)组成。另《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 邮票、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等邮资赁证由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发行,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伪造。  相似文献   

18.
正《集邮博览》2014年第4期所刊《香港首套无面值邮票》一文,将香港邮政为配合2013年10月1日邮资调整而推出的一套2枚分别印有"本地邮资"和"空邮邮资"字样的邮票,称为香港首套无面值邮票,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香港首套无面值邮票早在2003年就已经诞生了。2003年9月10日,香港邮政首次发行一套4枚《心思心意》邮票,票幅均为35毫米×35毫米。票中没有数字金额的面值,而以"本地邮资"和"空  相似文献   

19.
《上海集邮》2013,(2):48
1.纪20错版邮票在邮票名称上多了哪两个字?2.《刘三姐》邮票的设计者吴冠英又设计了今年的哪套邮票?凡参加2013年第2期"月月有奖读刊活动"的读者,请会员写上会员号,非会员剪下本期第17页右下角的读刊活动标志(复印无效)贴在封片上,并在封片上写上正确答案,贴足邮资,写清通信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于2013年3月1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寄上海市四川北路18号《上海集邮》"读刊活  相似文献   

20.
正读了《中国集邮报》2014年第26期(总1857期)上的《盘点邮政贺卡兑奖邮资明信片》一文,很受启发。该文说:"中国邮政(有奖)贺年明信片发行于1991年,邮政明信片作为兑奖奖品却只有6次。"笔者认为,该文漏掉了于1991年第一次发行的中国邮政(有奖)贺年明信片兑奖奖品"获奖纪念明信片"(简称获奖片)。1991年12月1日发行的首套"1992年中国邮政(有奖)贺年明信片",全套12枚,图案可见《新中国邮资封片简目录》(1950—19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