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化是一种奇特而又复杂的历史现象,它一方面与社会的物质生产有关;另一方面又有其民族性与内在的历史继承性,其特点使文化之内涵益趋丰富、外延益趋广阔。中华历史五千年,拥有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儒道佛混杂而又以儒家文化为主干。因此,欲研究中国之传统文化,必始于儒家。本文试就儒家文化之内涵及其历史地位,儒家文化在现代文明构建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探讨。一、儒秦文化的内涵儒家文化在极尽历史的起伏跌宕之后,九十年代重新成为学术热点。所谓儒家文化,其实质是一种现象,是指在…  相似文献   

2.
儒家文化贯穿了中国数千年,同时也一直影响着中国的体育文化.儒家文化的价值观、伦理纲常、哲学思想及文化体系都对中国的体育文化产生影响.体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都烙有儒家文化的痕迹.  相似文献   

3.
传统法律文化是现代法治的逻辑起点和文化资源.作为人类历史的沉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在儒家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其固有的逻辑进程和自身延续性的道德价值观和秩序准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必须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扬弃.  相似文献   

4.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技的发展与否,都与文化有关系,特别是与儒家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其中有很多复杂的关系,只好具体分析两个具体问题,以见一斑.  相似文献   

5.
鲁迅与儒家文化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一方面,由于"五四"特殊的时代原因,鲁迅从"立人"、"立国"的终极关怀精神出发,采用文化--历史批判视角,对儒家文化的各个层面作了整体性批判;另一方面,本着文化重建的目标,鲁迅对儒家文化又加以批判性继承.正是将颠覆与重构,整体批判和正本清源两相结合,使得其批判更易触及实质与要害,更全面和深刻,也为民族文化的重建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中越之间的宗藩关系源远流长,它建立在两国对儒家文化及其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之上,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延伸.在历史发展中,儒家文化成为中越宗藩关系建立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7.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主流,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灵,书院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诠释、传播着儒家文化之精髓,历史上造就和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去过平定县冠山的人,会被其浓郁的儒家书院文化气息和古树参天的幽静所感染。从开发的角度,研究冠山独特的儒家文化,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振兴民族精神和传承人文教育、丰富山西省旅游文化、指导地方旅游开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儒家文化起源于中国,而早期的篮球文化起源于美国,篮球运动在中国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可以看出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因此本文将从儒家文化的思想渊源出发,重新认识中国篮球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教育需要文化熏陶。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儒家文化中挖掘大学生德育内涵,既能发扬传统文化,又能改善大学生精神面貌,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本文从儒家文化与大学德育的紧密联系入手,从五方面阐述了儒家文化对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儒家文化教育思想也为整个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儒学文化重新被人们重视起来,并被推崇成为提升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教育力量。儒家文化所倡导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对正确引导人们理解传统文化,提升自身修养,加快现代教育制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论文主要从传统儒家文化教育对现代化教育的意义方面进行分析,突出儒家文化的重要性和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着重对历史上中国一元化的封建专制的政治结构及政教高度合一的文化结构下的儒家的“天人合一”作一深层反思,用历史的、中西的文化比较的方法,找到儒家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及其与历史与自身的一脉相承性,从历史命脉和自身的文化命脉上把握儒家文化和合性及这种和合文化中积极的方面及其隐藏的消极因素,及其对国民性及中国文化发展的巨大深远的影响。在反思中凸现当代国民性建设的重要性。从深层次反思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是构建新时代国民性及中国文化的关键,也是文章写作的立意所在。  相似文献   

12.
《宜宾学院学报》2017,(4):42-48
叶嘉莹在解读与研究过程中,不但立足诗词文本注重审美意蕴的诠解,而且将之放到原有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加以把握与析解,揭示诗词所蕴涵的儒家文化意蕴与历史之维。以儒家文化观照中国古典诗词与诗学的审美特性,不仅可以揭示古典诗词所蕴涵的儒家文化意蕴,而且也将拓展和丰富学界对诗词的研究和解读。  相似文献   

13.
儒家文化与当代世界文化走向的关系的讨论,是在肯定儒家文化与现代化密切相关的前提下进行的。近现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东方儒家文化圈及西方文化都从不同角度肯定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证明儒家文化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代表们从各个角度发掘了儒家文化可资当代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利用的精华,提出了很多有新意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儒家文化对青年创造个性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胜不衰的精神支柱。这其中,儒家文化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特别是在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经历代王朝的推崇与神化,儒家文化实际上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丁度浩 《文教资料》2009,(20):71-73
本文纵观潮汕历史,从儒家文化和海洋文化两个层面入手,分析了潮人文化特性的形成、发展,以及其时潮汕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儒学是统领中国历史几千年的主流文化,儒学文化对政治的表达是其与所生成社会相契合的体现。儒学思想渗透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朝代中,这种思想文化的传播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通过契合每个朝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实现的。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探讨儒家文化得以生生不息成为有古有今且有承继性的文化的原因,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儒家文化占中国文化的主体,它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任何一家思想文化都无法比拟的。具体体现:一是伦理型文化,它的影响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二是儒家文化在教学实践中的特征十分明显:德智统一、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8.
儒家文化自觉精神 ,是指儒家知识分子进行文化反省、文化创造和文化实践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精神。这一精神的主体呈现便是文化使命的历史担当精神、文化承传和文化损益精神、兼知兼行的文化实践精神 ,它们构成了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儒家的文化自觉本质上是一种主体自觉 ,即文化主体对“道”的自觉。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 ,儒家文化自觉仍有着其独特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9.
1905年,在中国历史上运行千年的科举制度废除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中通过科举制度成了核心文化,以至儒家典籍经学化,成了圣典。至今人们对儒家文化仍有诸多争议。为此,在废除科举百年之祭时,我们听听孔子研究专家杨朝明教授对在儒家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孔子文化的解析,可能对我们思考当下文化会有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中国古代乃至近现代的语文教育关系密切.儒家文化的制度文化、心理文化、物质文化三方面对语文教育都产生了不小的作用和影响,语文教育中对待儒家文化应有正确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